期末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讲义及练习---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专用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四类: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
知识链接
一、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被提前(否定句往往以否定词为标志)
①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被提前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借助结构助词“之”或“是”把宾语提前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
(二)主谓倒装(也叫主语后置或谓语前置)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赤壁赋》
(三)定语后置
标志词:“之”“者”“……之……者”
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标志词:“于”“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荆轲刺秦王》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介词结构都作后置状语。例如: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控于地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在上面这个句子中,“于地”这个介宾短语只能作补语,译成状语说不通。
“落到地上罢了”──正确。如果译成“在地上落着”则跟前面矛盾。
二、被动句
?标志词:“见”“于”“见于”“为”“为……所……”“被”“受……于”
(一)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二)用“见”“见……于……”来表示被动关系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
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四)用“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五)无标志被动句?
(无标志被动句需要从上下文关系来判断)?
洎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
三、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有两大类:(一)名词作谓语的句子。(二)因果倒装句用“……者,……也”格式连接。?标志词:“者”“也”
(一)名词作谓语的句子?
1.“……者,……也”格式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用“也”表判断?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5.用“非”“乃”“则”等帮助构成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当立者乃君子扶苏。(《陈涉世家》)?
③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6.无标志判断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二)因果倒装句用“……(者),……也”格式连接。
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
三、省略句
(一)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
1.承前省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
?
2.蒙后省
?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
3.自述省
?
(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
?
4.对话省
?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
(二)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
(三)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
?
1.屠惧,投(之)以骨。
(蒲松龄《狼》) ?
2.此人──为(之)具言所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介词的省略? ?
1.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战国策.千金市马)
?
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
牛刀小试
一、指出下列句式类型
1、此小大之辩也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急于星火
4、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5、而莫之夭阏者
6、彼且奚适也
7、奚以知其然也
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9、奏流水以何惭
10、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1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2、遂见用于小邑
13、复驾言兮焉求?
14、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15、彼且恶乎待哉?
16、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7、乐夫天命复奚疑
18、去以六月息者也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对相同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彼且奚适也
④杨意不逢
⑤都督阎公之雅望
⑥问征夫以前路
⑦今臣亡国贱俘
⑧而莫之夭阏者
A.①/②⑦/③④⑥/⑤⑧
B.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C.①⑥/②⑦/③④⑧/⑤
D.①⑥/②⑦⑧/③④/⑤
2、对下列句式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句
B、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句
C、奚以知其然也?
定语后置句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句
3、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乐夫天命复奚疑?
B、问征夫以前路
C、莫之夭阏
D、复驾言兮焉求?
4、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B、麾下壮士骑从者百余人耳。
C、
苟以天下之大
D、而告以成功
5、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C、视为止,行为迟
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6、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秦人不暇自哀
B、故不我若也
C、
贤哉,回也
D、不吾知也
7、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为国以礼
8下列各项中对相同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异乎三子者之撰
②秦人不暇自哀
③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④大块假我以文章⑤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⑦与可没于陈州
⑧初不自贵重
A
、④⑦
/
②⑥⑧/①③⑤
B、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C
、⑥⑧/①③⑤/②④⑦
D、①④⑦/②⑥⑧/③⑤
三、综合句式选择
1.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岂不榖(不榖,谦称,我)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
A.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苏秦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
四、文言文整体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齐黄门侍郎之推孙也。父思鲁,以学艺称,武德初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师古少传家业,博览群书,尤精诂训,善属文。隋仁寿中,为尚书左丞李纲所荐,授安养尉。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师古年弱貌羸,因谓曰:“安养剧县,何以克当?"师古曰:"割鸡焉用牛刀。”素奇其对。到官果以干理闻。时薛道衡为襄州总管,与高祖有旧,又悦其才,有所缀文,尝使其掎摭疵病,甚亲昵之。从(高祖)平京城,再迁中书舍人,专掌机密。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太宗践祚,擢拜中书侍郎,封琅邪县男。以母忧去职。服阕,复为中书侍郎。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令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师古多所厘正,既成,奏之。太宗复遣诸儒重加详议,于时诸儒传习已久,皆共非之。师古辄引晋、宋已来古今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于是颁其所定之书于天下,令学者习焉。贞观七年,拜秘书少监,专典刊正。所有奇书难字,众所共惑者,随疑剖析,曲尽其源。之后物论称其纳贿,由是出为郴州刺史。未行,太宗惜其才,谓之曰:“卿之学识,良有可称……不忍遐弃,宜深自诫励也。”于是复以为秘书少监。俄又奉诏与博士等撰定《五礼》,十一年,《礼》成,进爵为子。时承乾在东宫,命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重。十五年,太宗下诏,将有事于泰山,太常卿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为封禅使,参考其仪,多从师古之说。其所注《汉书》及《急就章》,大行于世。?
??????????????????(选自《旧唐书·颜籀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
B.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
C.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
D.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参军,中国古代官职,官品不高,陶渊明、杜甫、白居易都曾担任过此职。
B.东宫,封建时代太子居住的宫殿,因方位而得名,也借指太子本人。又称“储宫”。
C.践祚:即“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践祚指皇帝登临帝位。
D.封禅,封为祭地,禅为祭天,是帝王在太平盛世或止乱复治时举行的大型祭祀典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师古少承家风,广读书善作文。襄州总管薛道衡喜欢他的文才,曾经请他修正文章,因为写作和颜师古交往甚密。
B.颜师古精通治理,于己才干自信。尚书左仆射杨素质疑其治理能力,他轻松奏对,到任后才能出色并且治理得很好。
C.颜师古学识出众,深得太宗爱惜。师古遭众人非议说他收受贿赂,被贬出京,太宗惜其才,将他重新调回任秘书少监。
D.颜师古勤于治学,学术成就斐然。太宗让读书人学习他考定的《五经》,他所注释的《汉书》和《急就章》,广为流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因谓曰:“安养剧县,何以克当?”师古曰:“割鸡焉用牛刀。”(4分)
(2)俄又奉诏与博士等撰定《五礼》,十一年,《礼》成,进爵为子。(4分)
5.颜师古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分)
一、指出下列句式类型
1、此小大之辩也
:判断句
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3、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
4、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状语后置
5、而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
6、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
7、奚以知其然也
:宾语前置
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状语后置
9、奏流水以何惭
:宾语前置
10、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1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宾语前置
12、遂见用于小邑:被动句
13、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
14、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
15、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
16、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
17、乐夫天命复奚疑
:宾语前置
18、去以六月息者也
:状语后置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对相同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
)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彼且奚适也
④杨意不逢
⑤都督阎公之雅望
⑥问征夫以前路
⑦今臣亡国贱俘
⑧而莫之夭阏者
A.①/②⑦/③④⑥/⑤⑧
B.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C.①⑥/②⑦/③④⑧/⑤
D.①⑥/②⑦⑧/③④/⑤
2、对下列句式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句
B、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句
C、奚以知其然也?
定语后置句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句
3、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B
)
A、乐夫天命复奚疑?
B、问征夫以前路
C、莫之夭阏
D、复驾言兮焉求?
4、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D
)
A、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B、麾下壮士骑从者百余人耳。
C、
苟以天下之大
D、而告以成功
5、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C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C、视为止,行为迟
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6、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C
)
A、
秦人不暇自哀
B、故不我若也
C、
贤哉,回也
D、不吾知也
7、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D
)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为国以礼
8下列各项中对相同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D
)
①异乎三子者之撰
②秦人不暇自哀
③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④大块假我以文章⑤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⑦与可没于陈州
⑧初不自贵重
A
、④⑦
/
②⑥⑧/①③⑤
B、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C
、⑥⑧/①③⑤/②④⑦
D、①④⑦/②⑥⑧/③⑤
三、综合句式选择
1.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
)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D
)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岂不榖(不榖,谦称,我)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B
)
A.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苏秦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
)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
四、文言文整体阅读
参考答案:
1.C(3分)
2.D(3分)(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3.C(3分)(还未出京就重新任命)
4.(8分)(1)(4分)就对他说:“安养是个难以治理的县,你凭借什么能担当此任?”师古说:“割(杀)鸡哪里(何必)用牛刀。”(“因”,“何以”,“焉”各1分,句意1分)
(2)(4分)不久又奉诏令与博士等撰定《五礼》,贞观十一年,《五礼》修成,师古晋升为子爵。(“俄”,“十一年”,“进”各1分,句意1分)
5.(3分)
家庭环境的熏陶,博览群书,勤于写作。(1分)严谨缜密、追根溯源的治学态度。(答“严格考证”、“勇于探究”也可,意思对即可)(1分)太宗皇帝的重视和支持。(1分)
文言文翻译:
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是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的孙子。他的父亲颜思鲁,因学识文才受到人们的称许,武德初年曾任秦王府记室参军。师古从小受到家学的熏陶,博览群书,尤其精于训诂之学,擅长写文章。隋文帝仁寿年间,由尚书左丞李纲推荐,被任命为安养县的县尉。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师古年轻体弱,就对他说:“安养是个难以治理的县,凭什么能担当此任?”师古回答说:“割鸡焉用牛刀。”杨素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师古到任后果然以办事能干,把地方治理得好而闻名。当时薛道衡是襄州总管,与其祖有交情,又喜欢师古的文才,有所著作,曾让他指摘文章中的毛病,与他非常亲昵。跟随(高祖)平定京城,两次升迁任中书舍人,专掌机密。当时军国政务繁多,凡是诏令,都经他亲手完成。他明于政务事理,所草拟的册奏工整美好,是当时他人所不及的。太宗即位,提拔他为中书侍郎,封爵琅邪县男。师古因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满,恢复中书侍郎之职。太宗认为经书典籍距离古圣人初创之时已经久远,在长期的辗转传抄过程中文字谬误很多,命令师古在秘书省考定《五经》文字,师古做了很多订正,《五经》定本撰成后,上奏皇上。太宗又召集诸儒重新进行详细的评议,当时诸儒对承袭的师说相习已久,都一起非议五经定本。师古总是根据晋、宋以来的各种古今版本,对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做了清楚明白的回答,广征博引论据详明,都出乎大家意料之外,诸儒没有不叹服的。于是太宗把他考定的书颁布于天下,令读书人学习。贞观七年(633),师古被任命为秘书少监,专管校订古书的工作。所有大家都疑惑不解的奇文难字,他都能一一辨析清楚,说明其深隐的本源。后来众人议论说师古收受贿赂,因此出京任郴州刺史。师古还未走,太宗惜其才,对他说:“卿的学识,可称是优良的……不忍远弃,卿应当深刻地告诫自勉。”于是重又授师古任秘书少监。不久又奉诏令与博士等撰定《五礼》,贞观十一年(637),《五礼》修成,师古晋升为子爵。当时承乾为皇太子,命师古注释班固的《汉书》,师古对《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看重。贞观十五年,太宗下诏,准备去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太常卿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任封禅使,考证相关礼仪,多依从师古的说法。他所注释的《汉书》和《急就章》,在当时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