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山东济南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一本书放在桌面上,桌面受到书的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桌子
C.地面
D.书
2.(2014·河北九年级其他模拟)如右图所示,小明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明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时,小明是施力物体,小船是受力物体
C.小明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后,小船运动越来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答】D
【解】试题分析: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是受力物体;
(3)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2019·江苏南京市·南京一中八年级期中)海洋钻井平台水面下的支撑立柱经常受到洋流的冲击,为增强平台的稳定性,我国“
南海石油
981”钻井平台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在立柱上安装可以按需要改变朝向的螺旋桨,螺旋桨高速排水可以保持立柱的平衡,螺旋桨排水的方向应该是
A.顺着洋流方向
B.逆着洋流方向
C.与洋流方向垂直
D.竖直向下
4.(2017·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所示,小强用双桨在水中划动游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他应采用下面什么方式划水(
)
A.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
C.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
D.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
5.(2018·天津和平区·八年级期末)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6.(2019·金昌市金川区宁远中学九年级月考)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因为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大,所以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因为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大,所以木块第1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D.刚开始未拉动木块,是因为拉力小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7.(2017·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马拉车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所以马才能把车拉动
C.人走路时用脚蹬地,人受到一个使他前进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脚
D.磁铁能吸引铁钉,同时铁钉也吸引磁铁
8.(2021·天津八年级期末)穿轮滑鞋的小红因推墙而运动,对此现象中相关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红相对于墙是静止的
B.小红对墙的力小于墙对小红的力
C.力改变了墙的运动状态
D.力改变了小红的运动状态
9.(2020·山东济南市·八年级月考)在下列含蓄的诗文描述中,不能表达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形状的是( )
A.秋风扫落叶
B.北风卷地百草折
C.将军夜引弓
D.司马光砸缸
二、填空题
10.(2021·上海浦东新区·八年级期末)吹气球时发现用手轻轻一压,气球就变扁了,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用手轻轻推气球,气球就向一侧飞去,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气球被推走了而手没有被推走,手对气球的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气球对手的推力。
11.(2020·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起飞时火箭对喷出的燃气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由于___________,燃气同时对火箭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使火箭上升。
12.(2020·江苏苏州市·盛泽一中八年级期末)如图,用洒水壶提水和洒水时,要用不同的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______把手(填“A”或“B”),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13.(2020·广西梧州市·中考真题)2019年9月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如图所示是赛场上中国队队员朱婷把对方猛扣过来的球垫起来的情景,这现象表明排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______,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14.(2021·上海松江区·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图中两力大小相等)。除此之外,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
15.(2018·山东枣庄市·八年级期中)如图是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若对它施力,它的__________
或
______可能改变。
16.(2017·山东临沂市·郯城红花初中八年级单元测试)观察如图的三幅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17.(2020·天津八年级期末)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从斜面上滑下,并继续在水平面上滑动。请在图2中画出该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题
18.(2019·山东济南市·九年级一模)我们知道物体在不平衡力的作用下会做变速运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研究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实验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获得运动距离s与所受外力F、物体的质量m,运动时间t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外力F/N
质量m/kg
时间t/s
距离s/m
1
2
0.2
0.2
0.2
2
2
0.1
0.2
0.4
3
4
0.1
0.2
0.8
4
4
0.2
0.4
1.6
(1)物体在不平衡力作用下运动距离s与所受外力F、物体的质量m,运动时间t的关系式可用_________表示;
(2)一辆小车在同一拉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图线_____表示。
19.(2016·上海上外附中九年级课时练习)某同学为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所做试验如图所示.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在用不同的力去拉它,使其发生形变,其中.
()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为了记录实验中的数据,设计了如下的表格,请你完成该表格的填写:
示意图
结论
_____________
当大的作用点和方向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比较甲和丙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0.(2018·江西南昌市·八年级月考)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1)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天健物理学习研究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天健小组同学用6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①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为了验证猜想三,应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勇为物理学习研究小组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他们发现两者下落时间不相等,原因是:_____.
(
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山东济南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一本书放在桌面上,桌面受到书的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桌子
C.地面
D.书
【答】D
【解】
书放在桌面上,书由于受到重力而挤压桌面,对桌面产生压力,压力的施力物体是书。故选D。
2.(2014·河北九年级其他模拟)如右图所示,小明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明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时,小明是施力物体,小船是受力物体
C.小明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后,小船运动越来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答】D
【解】试题分析: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是受力物体;
(3)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A、小明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小明在施加力的同时,他自己也受到另一只船的作用力,在另一只船作用力作用下小明自己坐的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时,小明是施力物体,小船是受力物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小明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后,小船由于受到水的阻力作用,运动越来越慢,阻力改变了小船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3.(2019·江苏南京市·南京一中八年级期中)海洋钻井平台水面下的支撑立柱经常受到洋流的冲击,为增强平台的稳定性,我国“
南海石油
981”钻井平台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在立柱上安装可以按需要改变朝向的螺旋桨,螺旋桨高速排水可以保持立柱的平衡,螺旋桨排水的方向应该是
A.顺着洋流方向
B.逆着洋流方向
C.与洋流方向垂直
D.竖直向下
【答】A
【解】
水流冲击立柱,给立柱一个力的作用,要保持立柱受力平衡,应给立柱一个相反的力,若螺旋桨顺着洋流方向高速排水,则螺旋桨给水一个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会给螺旋桨一个相反的力,即与水流方向相反的力,这样可以保持立柱的平衡.答案选A.
4.(2017·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所示,小强用双桨在水中划动游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他应采用下面什么方式划水(
)
A.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
C.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
D.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
【答】C
【解】A.
如果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同时受到向前的力,船前进,不符合题意;
B.
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同时受到向后的力,船后退,不符合题意;
C.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左桨向前划水时,受到水向后的作用力,右桨向后划水时,受到水向前的作用力,船在此两力的作用下,会左转,符合题意;
D.
左桨向后划水,受到水向前的作用力,右桨向前划水受到水向后的作用力,此两力的作用下,船右转,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18·天津和平区·八年级期末)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答】C
【详】
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6.(2019·金昌市金川区宁远中学九年级月考)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因为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大,所以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因为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大,所以木块第1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D.刚开始未拉动木块,是因为拉力小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答】A
【分析】
根据题中“……拉木块……摩擦力……”、“……未拉动……拉力小于……摩擦力”及s-t图像可知,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物体受力时的运动、s-t图像。根据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平衡状态的受力、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等规律进行分析推断。
【解】
乙图中两次拉动木块运动的s-t图线都是过原点的直线,且图线1在图线2上方,说明两次木块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A.
B.C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两次拉动木块,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木块两次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又因匀速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也相等。故A正确,B.C错误。
D.未拉动木块,即木块仍然静止,属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拉力等于摩擦力。即未拉动木块是因为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故D错误。
7.(2017·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马拉车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所以马才能把车拉动
C.人走路时用脚蹬地,人受到一个使他前进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脚
D.磁铁能吸引铁钉,同时铁钉也吸引磁铁
【答】D
【解】
A.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比如: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故A错误;
B.马拉车时,车也拉马,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力,故B错误;
C.人走路时向后蹬地,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给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使人前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故C错误;
D.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吸引铁钉时,同时铁钉也吸引磁铁,故D正确。
故选D。
8.(2021·天津八年级期末)穿轮滑鞋的小红因推墙而运动,对此现象中相关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红相对于墙是静止的
B.小红对墙的力小于墙对小红的力
C.力改变了墙的运动状态
D.力改变了小红的运动状态
【答】D
【解】
A.由题知,小红因推墙而运动,所以小红相对于墙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小红对墙的力和墙对小红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小红推墙,墙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没有改变墙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小红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因为推墙而运动,所以力改变了小红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9.(2020·山东济南市·八年级月考)在下列含蓄的诗文描述中,不能表达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形状的是( )
A.秋风扫落叶
B.北风卷地百草折
C.将军夜引弓
D.司马光砸缸
【答】A
【解】
秋风扫落叶是力改变了落叶的运动状态,而草、弓、缸都在力的作用下改变了形状。
故选A。
二、填空题
10.(2021·上海浦东新区·八年级期末)吹气球时发现用手轻轻一压,气球就变扁了,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用手轻轻推气球,气球就向一侧飞去,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气球被推走了而手没有被推走,手对气球的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气球对手的推力。
【答】改变物体的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等于
【解】
[1]用手轻轻一压气球就变扁了,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用手轻轻推气球,气球就向一侧飞去,气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1.(2020·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起飞时火箭对喷出的燃气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由于___________,燃气同时对火箭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使火箭上升。
【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
火箭起飞时火箭对喷出的气体有向下的力,同时气体对火箭产生了向上巨大的推力,使火箭上升,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2020·江苏苏州市·盛泽一中八年级期末)如图,用洒水壶提水和洒水时,要用不同的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______把手(填“A”或“B”),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答】B
作用点
【解】
[1]结合生活实际,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在B把手用力。
[2]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不一样,说明里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3.(2020·广西梧州市·中考真题)2019年9月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如图所示是赛场上中国队队员朱婷把对方猛扣过来的球垫起来的情景,这现象表明排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______,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答】运动状态
朱婷
【解】
[1][2]排球受到朱婷的力后,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均发生改变,故排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该力的施力物体是朱婷。
14.(2021·上海松江区·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图中两力大小相等)。除此之外,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方向
作用点
大小
【解】
[1][2][3]由图示知,用力向下压弹簧,弹簧被压缩,向上拉弹簧,弹簧被拉长,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有关。
15.(2018·山东枣庄市·八年级期中)如图是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若对它施力,它的__________
或
______可能改变。
【答】运动状态
形状
【解】
[1][2]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若用脚将球踢出去,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若用脚踏球,球会变形,即改变了球的形状。由此可知,对球施加力,球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可能变化。
16.(2017·山东临沂市·郯城红花初中八年级单元测试)观察如图的三幅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如图:手压桌子时,桌子也对手有向上的支持力;左手给右手一个,右手也会给左手一个力;手向上提包,包也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故可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相互的。
三、作图题
17.(2020·天津八年级期末)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从斜面上滑下,并继续在水平面上滑动。请在图2中画出该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答】
【分析】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因为向右运动,所以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解】
重心在物体的中心,过重心沿竖直向上、竖直向下以及水平向左的方向分别表示出支持力、重力和摩擦力;
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18.(2019·山东济南市·九年级一模)我们知道物体在不平衡力的作用下会做变速运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研究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实验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获得运动距离s与所受外力F、物体的质量m,运动时间t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外力F/N
质量m/kg
时间t/s
距离s/m
1
2
0.2
0.2
0.2
2
2
0.1
0.2
0.4
3
4
0.1
0.2
0.8
4
4
0.2
0.4
1.6
(1)物体在不平衡力作用下运动距离s与所受外力F、物体的质量m,运动时间t的关系式可用_________表示;
(2)一辆小车在同一拉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图线_____表示。
【答】
B
【解】
(1)[1]根据控制变量法,比较第1、2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在外力F与运动时间t相同时,运动距离s与质量m成反比;比较第2、3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在质量m与运动时间t相同时,运动距离s与外力F成正比;比较第3、4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外力F相同,第4组实验中质量m是第3组实验质量的两倍,若运动时间t相同,运动距离s应为第3组实验中运动距离的一半,而实际当第4组实验中运动时间t为第3组实验中运动时间2倍时,其产生的运动距离是第3组实验中距离的2倍,说明运动距离s与运动时间t2成正比。综合分析可得物体在不平衡力作用下运动距离s与所受外力F、物体的质量m,运动时间t的关系式为
(2)[2]一辆小车在同一拉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小车质量m不变,所受外力F恒定,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不成正比关系,由上题结论分析可知,此时运动距离s与运动时间t2成正比,两者关系可以用图像B表示。
19.(2016·上海上外附中九年级课时练习)某同学为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所做试验如图所示.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在用不同的力去拉它,使其发生形变,其中.
()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为了记录实验中的数据,设计了如下的表格,请你完成该表格的填写:
示意图
结论
_____________
当大的作用点和方向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比较甲和丙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控制变量法
比较甲和乙图
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钢条的形变不同
比较丙和丁图
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时,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大小不同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分析】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同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掌握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控制变量法是一个物理量有多个影响因素时,保持其他量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量,观察物理量和这个改变量之间的关系.
【解】
()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图甲和乙中,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力越大钢条形变大;
图甲和丙中,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的关系,力的方向不同,钢条的形变不同;
图丙和丁中,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大小不同.
由此得出结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
(2)比较甲和乙图;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钢条的形变不同;比较图丙和丁;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时,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大小不同.
(3)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0.(2018·江西南昌市·八年级月考)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1)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天健物理学习研究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天健小组同学用6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①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为了验证猜想三,应比较实验序号为_____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勇为物理学习研究小组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他们发现两者下落时间不相等,原因是:_____.
【答案】1、2、3
无关
1、6
无关
2、4
有关
纸团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
【解析】
(1)①研究猜想一,即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要控制物体的质量和下落高度相同,只改变材料,故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为1、2、3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无关;②研究猜想二,即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要控制物体材料和下落高度相同,只改变质量大小,故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为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无关;③研究猜想三,即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要控制物体材料和质量相同,只改变高度大小,故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4数据,分析可知,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2)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但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铁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重力相比,可忽略不计,而纸团下落时纸因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重力相比不能忽略,故不是做自由落体运动,故不符合上述“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的结论.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