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7 20:1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齐读文天祥的《正气歌》(节选):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文天祥崇尚、继承、传扬、歌咏的浩然之气正是孟子首倡的
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
—孟子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浩然之气” 和“大丈夫”气概的基本内涵;
3、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1.给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注音。
恶( )乎长( )
行有不慊( )于心 闵( )其苗
苗则槁( )矣 揠( )苗者也
舜发于畎( )亩之中
胶鬲( ) 法家拂( )士

一、基础知识

cháng
qiè
mǐn
gǎo

quǎn


2.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意义。
⑴夫子恶乎长 恶:
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
⑶丈夫之冠也 冠:
⑷安居而天下熄 熄:
⑸征于色 征:
⑹入则无法家 拂士 法家:
一、基础知识
哪里,什么
盛大流行的样子。
古时男子年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指战争平息。

有法度的世臣。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是,馁也 馁:萎靡不振
B.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确实
C.管夷吾举于士 士:指读书人
D.发于声,而后喻 喻:明白
4.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敢问夫子恶乎长 予助苗长矣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不阙秦,将焉取之
C.非徒无益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戍卒叫,函谷举
( )
C
B
5.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B.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助。
C.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横塞。
D.行有不慊于心 慊:通“歉”,歉疚。
6.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
他三句的一句是( )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必先苦其心志
C.行拂乱其所为 D.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D
A
①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译文:
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的,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塞在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和义与道相配合;没有这些,就会萎靡不振了。这气是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取得它的。行为上有了问心有愧的情况,(气)就萎缩了。”
(二)重点句子翻译
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即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即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即义)上,实现志向(的时候),就和民众(一起)遵循仁义道德,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富贵不能使我 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 样才叫他做大丈夫!”
(二)重点句子翻译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以前不具备的才能。
(二)重点句子翻译
讨论第一篇:
1、齐读本章最后一段,思考:何谓“浩然之气”?(用原文回答)
孟子的回答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浩然之气是指浩大刚正的精神,是处于高尚道德境界所具有的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但这至大至刚的气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需要培养的。
2.既然浩然之气是需要培养的,那么孟子怎样培养他的浩然之气呢?他与告子的养气有什么不同?
明确:
直养无害
配义与道
集义无馁
明确:
孟子强调的是要真诚不欺以养良心,养浩然之气;对事不欺骗别人,对内不欺骗自己的良心,浩然之气是从良心道义不断的培养茁壮而随之壮大的。
告子认为道义是别人对我所作外在的评价,道义是别人给的虚名,只要我的心态能够不受影响,过得愉快就好。
孟子认为道义内在于心,所以我们不能像告子一样把心一横,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就可以混过了事。所以说告子以义为外,而孟子是以义为内在。

思考

3、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些什么呢?
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
勿正勿忘 勿助长也

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举动就取得的。因此,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养气不能急于求成,否则“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讨论第二篇
1、本章开篇提到非常厉害的两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公孙衍和张仪,他们能称得上是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吗? 孟子是如何评价公孙衍和张仪的呢?
提示:
“女子从人,以顺为正道也。盖言二子阿谀苟容,窃取权势,乃妾妇顺从之道耳,非丈夫之事也。”(朱熹《四书集注》)
何叔京曰:“战国之时,圣贤道否,天下不复见其德业之盛。但见好巧之徒得志横行,气焰可畏,遂以为大丈夫。不知由君子观之,是乃妾妇之道耳,何足道哉?”(朱熹《四书集注》)
妾妇之道: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
(公孙衍、张仪之流,只是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2、孟子认为得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称得上具有浩然之气的 “大丈夫”呢?
明确:得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意思是“住在天下最大的住宅(即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即礼)上,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即义)”
仁:仁爱,仁慈,仁义之师之仁。
义:义务,大义,正义、义举之义。
礼:礼节,礼让,礼仪之邦之礼。
有原则,能居仁、依礼、行义
其次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是“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道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
有理想,能坚守正道
再次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
能坚持,面对威胁利诱毫不动摇。
具有浩然之气的人要具备:
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乃丈夫中之大者)

阅读第三章
思考: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孟子在本章中写这些贤人有何用意?
明确:
都来自社会底层,都经过艰苦磨练,成就一番大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浩然之气者如何面对磨难
担大任成大业必先经历大磨难
出示一幅对联:
横批:善养吾浩然之气
天地有大气,一( )一( )一( ),
人间有至圣,唯 孔 唯 孟 唯( )。
天地有大气,一(仁)一(礼)一(义);
人间有至圣,唯孔唯孟唯(己)
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一切向“钱”看的浪潮如龙卷风般,将每个人都席卷进来,凡事均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甚至以此衡量人一生的成就。面对这种大趋势,人们还来不及思索,就随之游走于世间,自我不断膨胀,欲望如草般疯长,灵魂却远远地落在了身后,蹒跚而行。 作为 90后的你们,应该怎样去做呢?
拓展延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精忠报国,收复河山的岳飞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挺身而出,挽国家于狂澜的毛泽东
不贪恋异国繁华,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钱学森
在山崩地裂之时,奋力一撑挽救四个孩子生命的谭千秋
我们要吸取这些民族之光,并把它发扬光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请大家来举一些事例。
1、完成历年高考所考《孟子》中的名句默写。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04年高考辽宁卷)
(2) ,申之以孝悌之义, 。
(《孟子·粱惠王上》04年高考重庆卷,08安徽卷)
(3)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乐岁终身饱, ________;_________,故民之从之也轻 。
(《孟子·梁惠王上》 05天津卷,08四川卷)
(4)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告子上》)(08全国卷2)
随堂训练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