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
1.小华是辽宁沈阳某初级中学二年级学生,每逢第一学期开学第三周的一天,都能听到长长的警报声。这是警醒人们,不要忘记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九一八战争
2.为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 ( )
A.四一二事变 B.七一五事变
C.柳条湖事件 D.西安事变
3.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对日本的态度是 ( )
A.不抵抗 B.片面抗战
C.顽强抵抗 D.不表态
4.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主要是为了 ( )
A.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 B.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C.与中国共产党友好相处 D.打回东北去
5.西安事变发生后,若置蒋介石于死地,在客观上只会有利于 ( )
A.中国国民党 B.广大中国人民
C.中国共产党 D.日本帝国主义
6.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这表明了 ( )
A.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B.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已不存在
C.蒋介石摒弃前嫌,以民族利益为重
D.英美与日本完全对立起来
7.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很快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 )
A.东北军战斗力低下 B.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C.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溥仪出任伪满洲国执政
8.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 B.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 D.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加剧
9.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是 ( )
A.国民党内亲日派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
B.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C.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D.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作的努力
10.“从大革命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中共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不包括( )
A.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B.依据中国社会的性质制定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C.依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的关系
D.两次克服党内严重错误,使革命转危为安
11.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目的是 ( )
A.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B.打败南京国民政府
C.与国民政府进行合作 D.维护东北军的利益
12.简述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并说明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如何解决?它的正确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材料一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
——12月17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 这次事变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1)材料一中提到的“陕变事起”指的是什么事件?“强邻压境”中的“强邻”指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指出“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的含义是什么?为“处置得当”,中共采取了什么对策?
答案:1.D 2.C 3.A 4.B 5.D 6.A 7.C 8.B 9.D 10.B 11.A
12.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下,张学良,杨虎城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为了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意义: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
13.(1)西安事变,日本。(2)含义:如果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则国共两党从此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中国革命就由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对策: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共35张PPT)
冯玉祥鼓励抗日盟军将士奋勇杀敌,以雪国耻
妇女们参加了西安的群众示威活动。陕西杨虎城将军的夫人走在全国妇女救亡同盟队伍的前面。
吉鸿昌
蒋介石(右1)到西安督战,张学良、杨虎城与其合影
蒋介石乘坐的飞机
蒋介石卧室玻璃上的弹孔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正门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坐落在长春市新发广场)
日军开进沈阳城
日军在承德大肆烧杀抢掠,避暑山庄钟楼等古建筑和古文物惨遭破坏。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
西安事变指挥部——杨虎城公馆
一二九学生运动中的游行队伍
一二九运动中学生与军警发生冲突
赵一曼
“西安郊外十里出的游乐胜地临潼,是诗歌、故事中讴歌的唐代杨贵妃的别墅。”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就被囚禁在这里。
《何梅协定》披露报端
柳条湖爆破现场
日军占据辽宁省政府
12月9日,清华大学学生救国会发表《告全国民众书》,悲愤地喊出:“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勿忘国耻警钟
伪“满洲国”皇帝溥仪
辽宁抗日义勇军总司令黄显声
抗日义勇军用的武器―手枪、拐杖刀
杨靖宇
张学良将军
杨虎城将军
捉蒋亭(陕西西安骊山)
西安事变时留在五间厅窗户上的弹孔
周恩来(左三)、秦邦宪(左一)、叶剑英(左二)应邀赴西安,通过谈判和工作,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4日,宋美龄派蒋介石的顾问端纳(Donald William Henry)到西安了解事变情况。图为张学良在看端纳带来的宋美龄的信。
周恩来、叶剑英与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中)在红军驻西安联络处合影
位于西安市建国路69号的张学良将军公馆
位于西安市青年路117号的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
北平学生高呼:“大众起来!”(共31张PPT)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我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松花江上》
张寒晖
东北沦亡后,东北人民背井离乡,到处流浪。那时流行的《松花江上》歌曲,唱出了他们的思乡之情:
难忘九一八
第18课
一、九一八事变
背景:
时间:
借口:
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
日本国内深陷经济危机;中国的内战
1931年9月18日
柳条湖事件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免冲突。
——1931年8月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思考:
1、面对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实行了怎样的政策?
2、他的精锐部队正忙着干什么?
3、这种政策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不抵抗政策
全力“围剿”红军
东三省沦陷
东北三省沦陷形势图
面对日本残暴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反映如何?其中的感人事迹你都知道哪些呢
这些人和事充分说明了什么?
1935年,日本迫使国民政府代表何应钦与日军华北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了《何梅协定》,其中要求中国驻军撤出河北省和平津地区。图为当时的报纸揭露出了这一卖国行径。
二、民族的怒吼
一二九运动中学生与军警搏斗
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
议一议:
一二九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我们今天应向一二九时的爱国学生学习什么?
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加紧了对华北的侵略,使华北面临沦亡,局势危急.
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们在民族危亡时候挺身而出,为民族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的斗争精神
三、西安事变
时 间:
地 点:
人 物:
目 的: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
张学良、杨虎城
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逼蒋抗日
思考
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
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
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
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亲美英派宋美龄等
竭力张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
党人和革命群众。
议一议:如果你是中共领导者,你会杀蒋还是放蒋?为什么选择杀或放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和秦邦宪、叶剑英等亲赴西安,首先与张杨沟通;然后又与蒋谈判。
中共通过谈判,促成事变和平解决。
蒋: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
周:只要蒋先生能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
电影《西安事变》剧照
西安事变是全民抗战的序曲;
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先导;
是中国共产党战略境遇的重大转折;
70年来,西安事变留给国人的思考远未结束。
2006年西安事变70年纪念活动中,人们这样评价到
小结
日本侵略:
中国抗争:
九一八事变
局部抗战
扩大侵华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
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西安事变
练兵营
1.去年9月18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 但它又是极不寻常的日子。右图是一位同学在这天画的一幅画,你认为它反映的主题应是( )
A.月映华夏魂 腾飞中国龙
B.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
C.雄鸡舞婵娟 两岸一家亲
D.奋臂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
B
2.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致使当时东北人民面临悲惨处境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正忙于进行北伐战争
B.中国的武器落后 C.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D.没有得到国际援助
C
练兵营
3.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B.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高潮
D.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A
练兵营
4.小明在图书馆翻阅到一张旧报纸(见 右图),该版报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长征胜利
C.西安事变
D.皖南事变
C
练兵营
5.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台儿庄起义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C
练兵营
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B.卢沟桥事变的发生
C.海外华侨支援中国人民抗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练兵营
7.(2006玉溪)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 A.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
A
练兵营
8.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粉碎亲日派企图
C.实现全民族抗日
D.寻找发展时机
C
练兵营
9.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将军在美 国逝世,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其亲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了张学良的一生。
(1)张学良将军在20世纪30年代为中国做出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2)该事件在当时对于中华民族利益来说,有何积极意义?
(3)从该事件中,我们应该学习张学良将军的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1)发动西安事变。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3)以民族利益为重,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再见!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扩大侵华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
激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