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JJ)
七 时、分、秒
第1课时 时、分的认识和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8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让学生通过体验1小时、1分钟的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1小时和1分钟的时间观念。
2.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小时、1分钟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建立1小时、1分钟的时间观念。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新朋友要加入到我们中间来,听听看,它是谁?(出示:小闹钟)
师:在日常生活中,钟有什么作用?
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例1,利用钟表模型拨一拨亮亮一天生活的时间安排,学生排序,并讲给同桌听。
播放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画面。
师:你知道这是一件什么事吗?
生自由回答。(表扬学生)
师:是谁帮助我们记住了9时这一激动人心的伟大时间呢?——钟面。
师:的确,钟面对我们太重要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看钟面上的时间。(板书:时、分的认识和之间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学习)学生自由发言。出示钟面模型。
A.数字(1~12)问:钟面上有1到12个数字,这样一圈就被平均分成了几个大格?
(师生利用钟面模型数一数)
每一大格中又怎样?(每一大格又平均分了5个小格)
B.时针、分针
说明:这一节课我们先来研究时针和分针,秒针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请一名学生指出哪一根是时针,哪一根是分针。
师:你是怎么区分时针和分针的?(同桌相互指一指,说一说)
2.认识时、分。
课件演示:分针转动
说明: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课件演示:时针转动
说明: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3.感受1小时、1分钟。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1分钟究竟有多长,请你们拿出答题卡,比一比谁在1分钟内做对的题目多。音乐一响,你们就可以开始,音乐一停你就必须停笔,明白了吗?
问:你们觉得1分钟怎样?
师: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遵守时间,爱惜时间,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2)师:那么1小时到底有多长呢?
(向学生提供一些内容感受1小时的长短:一节课加上课间,再加5分钟就是1小时;夏天我们午睡大概1小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的时间是半小时。)
(3)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1分钟、1小时有多长吗?
(指导学生结合亲身经历,互相说一说,全班再交流。)
介绍时间的俗称——1时就是人们口中的“1小时”。
4.时、分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时针转动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根时针的转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时针从几走到了几?走了几个大格?)
说明: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
师:时和分究竟有什么奥秘、有什么联系呢?仔细看一看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学生讨论)
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走同时停的。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了一圈是几分?得出:1时=60分。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
出示小黑板,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试一试。
1分钟写( )个字 1分钟拍( )下球
1分钟跳( )下绳
(学生根据实际做一做,全班交流完成上面练习)
2.填一填。
(1)钟面上有( )针、( )针和( )针。
(2)钟面上有( )个大格,1个大格里有(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 )小时,走5大格是( )小时,走1圈是( )小时。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上面的填空。)
3.说出自己什么时间睡觉?什么时间起床?算一算自己的睡眠时间,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发育。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以此认识睡眠时间对身体发育的重要性。)
4.换算时间单位。
1小时=( )分 60分=( )小时
2小时=( )分 180分=( )小时
1小时30分=( )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能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板书设计】
时、分的认识和之间的关系
1.时、分的认识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
2.时、分之间的关系。
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是60分钟。
1小时=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