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九年级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 单元1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 培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 单元1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 培优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27 15:0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单元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概念的辨析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B.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B.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C.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D.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性质不变
3.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不符合题意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分子和原子都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则不能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凡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则在某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有关催化剂的说法:①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变少;②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③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可能改变;④不能发生的反应,加催化剂就可发生;⑤二氧化锰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⑥一种化学反应可能用多种物质做催化剂;⑦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其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⑤⑦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5.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成果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氨气(NH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模型“”、“”均表示化合物
C.原料气N2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
D.LDH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6.某同学的化学笔记上有以下知识总结,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时尚流行的“补钙、补铁、补锌、补碘”中的钙、铁、锌、碘是指元素
C.在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加热后能产生更多的氧气
D.CO有毒而CO2无毒,因为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7.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一定不变
B.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只含一种分子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8.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对比空气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大小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9.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石墨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导电性,所以物质类别为金属单质
10.勤做笔记是学好化学的必要习惯,细心的你发现下列笔记有错误的是(  )
A.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酒精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C.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D.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去西藏旅游的人往往会产生高原反应,吸氧气可以缓解症状,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大量白雾
C.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改变
D.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12.2019年
10月9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摩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M·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其在锂电池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锂电池放电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为锂元素信息和锂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发生了能量转化,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
MnO2属于催化剂,产物属于氧化物
C.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
D.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反应前后Li元素化合价改变
1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B.催化剂可以加快,也可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
C.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D.将硬水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14.下列关于化学概念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就是分解反应
15.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B.用MnO2来鉴别水和双氧水
C.用吸铁石鉴别铁粉和木炭粉
D.用肥皂水来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
二、实验题
16.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探究,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编号
KCl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到50mLO2所用的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表中所列的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__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保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室1再继续收集50mLO2,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171s,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氯化钾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和____不变。
(4)要比较KClO3
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定收集50mLO2所需的时间外,还可测定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7.很多因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请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说明(用文字表达)
(1)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_____。
(2)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_____。
(3)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_____。
四、计算题
18.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标签部分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了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计算:
.
(1)MnO2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
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
(3)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1.D2.B3.D4.D5.B6.C7.B8.A9.B10.A11.D12.D13.D14.A15.D
16.对照
(作对比)
MnO2

反应生成的氯化钾起催化作用
质量
化学性质
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17.(1)使用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其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如使用MnO2作催化剂,可加快KClO3分解反应的速率;使用MnO2作催化剂,还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使用MnO2作催化剂,可加快KClO3分解反应的速率(合理即可)
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硫、木炭等物质在空气中和在纯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硫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纯氧中燃烧能发出蓝紫色火焰
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如碳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木炭在充足的空气里燃烧,生成物为二氧化碳;而当空气量不足时,燃烧后的生成物为一氧化碳
18.质量和化学性质;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