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仙人掌与莲 课件(17张PPT)+教案+同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1.6 仙人掌与莲 课件(17张PPT)+教案+同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23 14:03:3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第6课
仙人掌与莲
1、
填空
1.仙人掌生活在(
)中,莲生活在(
)中。
2.仙人掌有很多(
),防止被扎伤!实验完毕,要及时(
)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袋。
3.莲的(
)和(
)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
),即使在(
)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4.观察植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1)看外观:(
)、(
)等;(2)手感:(
)、(
)等;(3)看内部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切开,观察(
)、(
)等。
5.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称为(
),如莲、芦苇等。在陆地上生长的植物,称为(
),如仙人掌、柳树等。
二、选择
1.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它的叶和茎具有(
)的特点。
A.
叶宽大肥厚,茎有很多孔
B.叶是尖尖的刺,茎肥厚丰满
C.也是尖尖的刺,茎有很多孔
D.叶宽大肥厚,茎厚实丰满
2.像莲一样,生活在水中的植物还有(
)。
A.香蒲
B.芦苇
C.睡莲
D.水葫芦
E.柳树
F.香蕉树
G.菊花
H.金鱼藻
3.(
)和仙人掌一样,也生活在沙漠中,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A.大象
B.牦牛
C.马
D.骆驼
4.松树和柏树秋天不落叶,却能度过寒冬,这是因为(

A.树皮很厚,可以抵御寒冬
B.根系发达,可以吸收水分
C.叶子是针形的,减少了水分蒸发
三、判断
1.仙人掌是著名的旱生植物,没有水也可以成活。


2.自然界里的动植物放到任何环境中都可以生存。


3.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所以水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


4.莲种在沙漠里无法成活,但是仙人掌种到水里却能成活。


5.动植物的不同形态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


四、问答
1.仙人掌的哪些特点帮助它适应沙漠生活?莲有哪些特点适应在水里生长?
2.分别给盆栽仙人掌和盆栽的叶片套上透明塑料袋,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第6课
仙人掌与莲
答案
一、1.干旱高温的沙漠

2.刺
去掉
3.叶柄

气体通道
缺氧
4.颜色
形状
软硬
粗糙程度
颜色
纹理
5.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
二、
1.B
2.ABCDH
3.D
4.C
三、×
×

×

四、1.答: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沙漠里高温少雨的环境。莲的叶柄和块状茎---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以生存,使莲适应在水里生长。
2.我们会看到在套在盆栽莲上的塑料袋内壁凝结了许多小水珠,套在盆栽仙人掌上的塑料袋内壁只有很少的小水珠。这是因为莲的叶片宽大,水分容易蒸发,凝结在塑料袋内壁上;仙人掌的叶子呈“刺”状,水分蒸发较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科学冀人版
三年级下册
6.仙人掌与莲
新知导入
课堂讨论:
仙人掌的哪些特点帮助
它适应沙漠生活?
新知讲解
课堂讨论:
莲有哪些特点适应
在水里生长?
新知讲解
仙人掌生活在干旱高温的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沙漠生活。
莲生活在水中。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比较仙人掌与铜钱草
散失水分的多少
请观看视频
比较仙人掌和莲的
形态与结构
请观看视频
课堂练习
1.观察仙人掌的根、茎、叶,说一说它们适应沙漠生活的特点。
2.观察莲的根状茎(藕)、叶柄,说一说它们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
看外观:颜色、形状等。
手感:软硬、粗糙程度等。
看内部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切开,观察颜色、纹理等。
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沙漠生活。
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巩固提升
1.仙人掌的叶子
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
)。
2.仙人掌的刺是它的“防御武器”,主要作用是防止被动物吃掉(

3.在观察植物时,可以随意将植物切开、丢掉。


4.藕是莲的块状茎,它里面的孔有利于空气的运输。


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
×
×

观察实验
种植仙人掌和莲
在花盆中种植仙人掌,每天大量浇水,观察仙人掌的变化。
在花盆中种植莲,少浇水或不浇水,观察莲的变化。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总结你的收获。
记录实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每天给仙人掌大量浇水,仙人掌会因为水分蒸发太慢导致根系腐烂死亡;给莲少浇水或不浇水,莲会因为水分蒸发太快而枯萎死亡。这是因为植物只有在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环境中才能生存。如果突然改变了环境,这两种植物都无法生存。
实验结论
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一下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仙人掌生活在干旱高温的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沙漠生活。
莲生活在水中。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板书设计
6.仙人掌与莲
仙人掌
减少蒸腾
保存水分

加大蒸腾
从水里吸收更多空气
仙人掌

→刺
茎肉质→“水库”

叶柄、藕→小孔
作业布置
动手做实验。
比较仙人掌与莲散失水分的多少
分别给盆栽仙人掌和盆栽的叶片套上透明塑料袋,每隔一小时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提示:仙人掌有很多刺,防止被扎伤!实验完毕,要及时去掉套在植物上的塑料袋。)
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人版科学三年级第6课教学设计
课题
第6课
仙人掌与莲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知道环境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特性。通过观察、比较的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愿意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培养研究有关植物知识的兴趣。
重点
能说出植物的形态结构是如何适应生活环境的
难点
能够通过仙人掌和莲的形态与结构,分析它们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分别出示仙人掌和莲的图片。
引导:在自然界中,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莲生活在水中,这是为什么呢?联系实际,猜想假设。仙人掌的叶子和茎可能让它适合在沙漠里生活;莲的叶子和茎可能让它适合在水里生活。
看图片,说出仙人掌和莲的名称以及形态特点。讨论它们的生存环境。猜想它们的形态特征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联系。
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讲授新课
实验操作,观察现象。1>选择两盆长势相似的盆栽仙人掌和盆栽莲,分别浇透水。2>分别给盆栽仙人掌和盆栽莲的叶片套上透明塑料袋,把袋口扎紧。3>将两盆植物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窗台上,每隔3小时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提示:水滴有明显区别时停止实验,实验结束及时去掉塑料袋。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汇报: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仙人掌上套的塑料袋内的水滴比莲的少?说明什么?为什么?
5.播放视频。“比较仙人掌与铜钱草散失水分的多少”
6.播放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找一找仙人掌和莲的根、茎、叶这些部分。
提问:仙人掌和莲的外形特点是怎样帮助它们适应环境生活的?
出示: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
7.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小组汇报:仙人掌和莲的根、茎、叶各有什么特点。
讨论:它们的外形特征是怎样帮助它们适应生存环境的?
总结。
8.巩固提升。让学生完成习题。
9.观察实验。
出示:实验方法。
给仙人掌浇大量水,给莲不浇水。放到有阳光照射的同一环境。
展示。
总结:植物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果改变,可能会危及植物的生命。
课前学生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用照片的形式展示实验现象。提问:实验时能不能用塑料袋将花盆一起套上?汇报,并交流。观看视频。继续验证实验结论。观察图片和视频。回答问题。小组交流。从外观、手感、内部结构等方面观察。完成练习。课后动手实验,并坚持写观察日记。
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会科学有效的实验方法。训练学生科学探究问题、总结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
。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协作能力。巩固所学。培养学生保护植物生长环境的意识,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课堂小结
仙人掌生活在干旱高温的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适应沙漠生活。莲生活在水中。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板书
6.仙人掌与莲仙人掌
减少蒸腾
保存水分莲
加大蒸腾
从水里吸收更多空气
仙人掌

→刺
茎肉质→“水库”

叶柄、藕→小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