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测试】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随堂测试卷
(1.2)离骚(节选)
1.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度 ①何不改此度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③道不通,度已失期
2.信 ①苟余情其信芳
②信言不美
③愿陛下亲之信之
3.固 ①固时俗之工巧兮
②汝心之固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虽 ①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
5.以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宁溘死以流亡兮
③既替余以蕙?兮
④肇锡余以嘉名
⑤谣诼谓余以善淫
6.之 ①帝高阳之苗裔兮
②何方圜之能周兮
③高余冠之岌岌兮
7.乎 ①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②延伫乎吾将反
③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粗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名余曰正则兮
2.字余曰灵均
3.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4.謇朝谇而夕替
5.谣诼谓余以善淫
6.鸷鸟之不群兮
7.何方圜之能周兮
8.屈心而抑志兮
9.伏清白以死直兮
10.固前圣之所厚
11.步余马于兰皋兮
12.高余冠之岌岌兮
13.长余佩之陆离
3.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扈江离与辟芷兮 “辟”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吾道夫先路 “道”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偭规矩而改错 “错”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伏清白以死直兮 “伏”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进不入以离尤分 “离”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芳菲菲其弥章 “章”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义。
1.春与秋其代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
2.恐美人之迟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美貌的女子。
3.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4.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5.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改正错误。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7.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8.自前世而固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9.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5.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帝高阳之苗裔兮。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肇锡余以嘉名。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恐年岁之不吾与。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4.謇朝谇而夕替。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余马于兰皋兮。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吾知其亦已兮。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作者品德高尚却遭到嫉妒和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中用猛禽不与凡鸟同群来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对待,但是为了追求心中的目标而九死不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虽注重修身、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即被贬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迎合讨好奉为法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的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离骚》中,写屈原怨恨楚怀王昏聩荒唐,轻信谣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已经来到屈原面前。他的目光正对着我,让我感到他苦站了这么多年,就是在等待我的到来。他着广袖长袍、翘头巾,显得有几分苍凉和孤独,与祠牌上那“孤忠”的意境一致。塑像是青铜制作的,但是我分明看到了他的嘴唇在翕动。好在,他和他的祠静卧在那树丛中。祠顶用的是琉璃瓦,廊柱是深红色的,整个房群依山傍水。祠里依次立着他的文献碑刻。那字是铁笔银钩,那诗是千年不朽,那石是本色质朴,那气象是绯红云雾,是万古流芳。咀嚼着他用生命熔铸的诗章,我豁然开朗。此时,这祠已经成为每一个爱国者的朝圣之地。屈原文学,无疑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当屈原的爱国之志打不通楚国宫廷的厚墙时,他竟在思想的墙壁上,凿通了一个洞,然后把毕生的意志投到文学的屋子里,筑成了一座辉煌的文学殿堂。
(节选自杜鸿《拜谒屈原祠》,有删改)
这段文字中对屈原祠里的文献碑刻的描写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8.微写作。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面对逆境,屈原选择了死;司马迁与之相反,选择了生。你如何看待“择生”“择死”的问题?请写出你的观点。不少于2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①法度、准则;②衡量;③揣测,估量
2.①确实;②言语真实,诚实;③信任
3.①本来;②顽固;③巩固
4.①虽然;②即使
5.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顺承;③介词,因为;④介词,把;⑤介词,用
6.①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7.①介词,在;②语气词,表舒缓语气;③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2.答案:1.名词作动词,取名
2.名词作动词,取字
3.名词作动词,束缚、约束
4.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5.形容词作名词,淫邪之事
6.名词作动词,同群
7.形容词作名词,方枘和圆凿
8.使动用法,使……委屈;使……压抑
9.为动用法,为……而死
10.形容词作动词,看重、优待
11.使动用法,使……缓行
12.形容词作动词,加高
13.形容词作动词,加长
3.答案:1.僻 僻静、幽静
2.导 引导
3.措 举措
4.圆 圆形,这里指圆凿
5.服 保持
6.罹 遭受
7.彰 显著
4.答案:1.时序更替。
2.代指有才德、有作为的人。
3.荒唐。
4.善于取巧。
5.两个词,改,改变、变更;错,同“措”,举措。
6.两个词,穷,走投无路;困,艰难窘迫。
7.随流水消逝。
8.两个词,固,本来;然,如此,这样。
9.修长的样子。
5.答案:1.特殊句式:判断句,无标志。
译文:我是颛顼帝的远代子孙。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肇以嘉名锡余”。
译文:一出生就把美名赐给我。
3.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应为“恐年岁之不与吾”。
译文:担心岁月不等待我。
4.特殊句式:被动句,“替”本身表被动。
译文:(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
5.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兰皋步余马”。
译文:在长着兰草的水边让我的马缓缓走。
6.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吾其亦已兮”。
译文:不了解我也就算了。
7.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应为“高余之岌岌冠兮,长余之陆离佩”。
译文: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8.特殊句式:被动句,“体解”有被动的意思。
译文:即使被肢解我仍然不会改变。
9.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既以蕙纕替余,又以揽茝申之”。
译文: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又因为我采摘白芷为饰而给我加上罪名。
6.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4.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6.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7.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8.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9.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10.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7.答案:文中对屈原祠里的文献碑刻的描写运用了排比句式。借对字体的刚健柔美、诗歌的不朽、石质的朴素、气象的绯红的描写,来烘托并歌颂屈原坚贞朴实的爱国精神。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判断句子运用的手法,如“那字……”“那诗……”“那石……”“那气象……”构成排比。然后分析这一手法的作用,即对屈原精神的赞美。
8.答案:略。
解析:写作指导:无论选择“生”还是“死”,由题干可知都是值得肯定的,所以可以结合题干中的两人选择“生”“死”的原因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来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