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与儿街中学语文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送东阳马生序 主备教师 杨俊 审核人 八年级备课组 时间 2010.4.2
送东阳马生序
【学习目标 】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难点 】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学习方法】
1. 诵读全文,利用工具书查释、翻译、理解,互助学习,掌握一些实词和虚词。
2. 通过质疑、比较、讨论等方式,把握课文重点内容、理清思路。
【知识链接】
了解赠序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
囊萤映雪:囊萤,以囊盛萤。《晋书·东胤传》:“(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以认继日焉。”《尚友录》卷四:“孙康,晋京北人,性敏好学,家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址三引《汉书》:“孙花色品种字文宝,发学,晨夕不休。乃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时大儒。”
凿壁偷光:又作穿壁引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画荻教子:《宋史欧阳修传》:“(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
第一学时
一.简介作者
宋濂:
二.夯实基础
1.注意以下加横线词语的读音:.
嗜( )逾( ) 叩( ) 叱咄( )俟( ) 皲( ) 媵( )
烨( ) 廪( ) 馁( ) 谒( ) 贽 ( ) 容臭( )
2、区别虚词“以”的用法
(1)以衾拥覆
(2.)生以乡人子谒余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俯身倾耳以请
(5.)以中有足乐者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难句解析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无从致书以观。
??
(3.)益慕圣贤之道。
??
(4.)弗之怠。
??
(5).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6).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7).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
(8).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
(9).同舍生皆被绮绣。
??
(10).假诸人而后见也。
??
(11).其①将归见其②亲也,余故道为学之①难以告之②。
??
三.熟读课文,了解文意,准备课上交流.
第二学时
1. 合作交流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 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4).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
二.拓展延伸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写成发言材料,课上交流。
三课后检测
1..下列加点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烨(huá)然若神人 B..余则缊(yùn)袍敝衣
C..无冻馁(něi)之患矣 D..生以乡人子谒(yè)余
2..解释下列加点加粗的字。
(1)不敢稍逾约:
(2)弗之怠:
(3)俟其欣悦:
(4)负箧:
3..下列加点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走送之(跑) B..未尝稍降辞色(颜色)
C..尝趋百里外(曾经) D..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4..宋濂,字景濂,号潜溪,_____(朝代)文学家。他的散文清新简洁,行文善于变化,思想也比较深刻。宋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
4.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王冕僧寺夜读
【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3)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4)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10)若不知。(《宋学士文集》)
【注释】(1)牧:放牧牲畜。(2)窃:偷偷地,暗中。(3)辄:总是(常常)、就。(4)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5)曷:通“何”,为什么。(6)潜:暗暗地、悄悄地步。(7)执策:拿着书。(8)达旦:到早晨,到天亮。(9)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10):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
1.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 ②辄默记
③儿痴如此 ④恬若不见
2.翻译下列句子。
听已,辄默记。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3.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
4.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 。
班级 组名 姓名 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