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力与运动》 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力与运动》 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29 07:5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B.前进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人会向车前进的方向倾倒
C.静止的物体受力以后一定能够运动起来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2.下列情况中不是利用惯性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助跑
B.用手拍身上衣服,可以去掉灰尘
C.小轿车司机系安全带
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地上撞击几下就紧套在柄上
3.如图所示,小女孩用力向右推墙时,自己却向左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使小女孩的惯性发生了改变
B.只有小女孩受到向右的力,墙壁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小女孩与墙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墙受到向右的推力,小女孩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向前倾能说明人具有惯性
B.人向前倾能说明车具有惯性
C.人向前倾不能说明人具有惯性
D.人向前倾能说明人和车都具有惯性
5.如图所示,静止物体A和B的重分别为G1和G2,不计摩擦及细线重,则地面对物体A支持力的大小为(
)
A.G1
B.G1+G2
C.G1-G2
D.G1-2G2
6.体育与物理联系密切,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维持物体的运动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护栏能向后滑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杠铃静止在空中时,杠铃对运动员手的力与杠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7.小明为了探究人在上升的电梯内所受合力大小的变化情况,他站在测力计上,乘电梯从1楼直达10楼,并用照相机记录了相关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在电梯向上运动过程中他所受合力的大小(
)
A.始终变大       B.始终变小
C.先变小后不变再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8.如图所示,徒手攀岩者稳如壁虎又矫似雄鹰,用手的抓力“抵抗”了重力并实现了身体的平衡。若攀岩者此时静止不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攀岩者对岩石的作用力与岩石对他的作用力完全相同
B.攀岩者受到的重力与他对岩石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
C.攀岩者受到的重力与他对岩石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攀岩者受到的重力与岩石对他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8题图
  第9题图
(江西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去公园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此时,若不计绳子重力,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
)
A.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
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
10.★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v2<v3,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用一台拖拉机将陷入泥潭的汽车拉了出来,另一幅图中一群中学生齐心合力也可以把汽车从泥潭中推出,此时我们说拖拉机对汽车的拉力是同学们对汽车推力的
,其主要的依据是拖拉机对汽车的拉力的作用效果和同学们推汽车推力的作用效果

 
12.如图所示,质量为0.3
kg的铁块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
N,则拉力F=
N,撤去拉力F瞬间,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N。(g取10
N/kg)
13.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坐在汽车上,汽车猛然加速时,人由于惯性会向
(选填“前”或“后”)倾倒,当汽车发生“追尾”时,
选填“头枕”或“安全带”)能防止被追尾时造成的伤害。
14.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能匀速直线下降,这段时间内运动员和降落伞作为整体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运动员和降落伞作为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
力和受到竖直向上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15.在一次布达佩斯世乒赛的决赛中,一球员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这一现象表明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
,球离开球拍后,由于
仍向前运动。
16.(重庆中考)被誉为“经典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
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作为
(填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17.一个正在匀速下降的载人氢气球中,突然掉下一重物(不计空气摩擦阻力),重物将
选填“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加速下降”或“减速下降”),氢气球将
(选填“一直下降”“先下降后静止”或“先下降后上升”)。
18.一重力为10
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的重力与它所受摩擦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
N。
19.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
N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3~6
s内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N。
20.起重机的钢绳吊着5×103
N的重物,先以0.5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后静止在空中,再以1
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这三个运动状态下,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分别为F1、F2、F3,则F1
F2
F3。(均选填“>”“<”或“=”)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1.(4分)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小球突然向左偏转,则此时汽车向右
,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画出此时物体M的受力情况。
 
22.(3分)如图,一重为5
N的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作出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
23.(6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
运动;
(4)英国科学家牛顿对上面实验进行科学的推理,并概括出著名的

24.(8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下此时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1)该实验应用了力能使物体
的道理。
(2)从下表记录中你能得到的关于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合成时,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F=
。(用字母表示)
施力情况
大小
方向
 用两个测力计
F1=2.5牛
向右
F2=1牛
向左
用一个测力计
F=1.5牛
向右
(3)实验中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时,仍要将弹簧A端拉伸到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与两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共同的
(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相同。
(4)实验过程中弹簧的伸长
(选填“能”或“不能”)超过其弹性限度范围。
25.(7分)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实验中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

(2)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上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
。释放时观察到
现象,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观察实验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5)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的三个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达)。
(6)图乙的B中,右端钩码重为G1,左端钩码重为G2,当物体静止时

a.G1<G2
b.G1>G2
c.G1=G2
d.都有可能
四、解答题(共22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答案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
26.(6分)我国自主研发了一种氢燃料汽车,它使用氢气代替汽油,在一次测试中,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受到2
000
N的牵引力,该车的质量是1.6
t,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05倍。(g取10
N/kg)
(1)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2)汽车的合力是多少?
27.(8分)一辆小车,总质量为600
kg,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g取10
N/kg)
(1)小车静止时,用200
N水平拉力拉小车,此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大?
(2)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3)当小车分别以3
m/s、5
m/s的速度运动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有变化吗?
28.(8分)如图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A在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质量为3
kg。A物体与水平地面有4
N摩擦力,B物体与竖直墙面无摩擦力。(g取10
N/kg)
(1)求物体B的重力;
(2)拉力F的大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牛顿第一定律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B.前进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人会向车前进的方向倾倒
C.静止的物体受力以后一定能够运动起来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2.下列情况中不是利用惯性的是(C)
A.跳远运动员助跑
B.用手拍身上衣服,可以去掉灰尘
C.小轿车司机系安全带
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地上撞击几下就紧套在柄上
3.如图所示,小女孩用力向右推墙时,自己却向左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力使小女孩的惯性发生了改变
B.只有小女孩受到向右的力,墙壁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小女孩与墙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墙受到向右的推力,小女孩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人向前倾能说明人具有惯性
B.人向前倾能说明车具有惯性
C.人向前倾不能说明人具有惯性
D.人向前倾能说明人和车都具有惯性
5.如图所示,静止物体A和B的重分别为G1和G2,不计摩擦及细线重,则地面对物体A支持力的大小为
(C)
A.G1
B.G1+G2
C.G1-G2
D.G1-2G2
6.体育与物理联系密切,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维持物体的运动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护栏能向后滑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杠铃静止在空中时,杠铃对运动员手的力与杠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7.小明为了探究人在上升的电梯内所受合力大小的变化情况,他站在测力计上,乘电梯从1楼直达10楼,并用照相机记录了相关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在电梯向上运动过程中他所受合力的大小
(D)
A.始终变大       B.始终变小
C.先变小后不变再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8.如图所示,徒手攀岩者稳如壁虎又矫似雄鹰,用手的抓力“抵抗”了重力并实现了身体的平衡。若攀岩者此时静止不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A.攀岩者对岩石的作用力与岩石对他的作用力完全相同
B.攀岩者受到的重力与他对岩石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
C.攀岩者受到的重力与他对岩石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攀岩者受到的重力与岩石对他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8题图
  第9题图
9.(江西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去公园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此时,若不计绳子重力,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A)
A.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
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
10.★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v2<v3,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C)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用一台拖拉机将陷入泥潭的汽车拉了出来,另一幅图中一群中学生齐心合力也可以把汽车从泥潭中推出,此时我们说拖拉机对汽车的拉力是同学们对汽车推力的合力,其主要的依据是拖拉机对汽车的拉力的作用效果和同学们推汽车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12.如图所示,质量为0.3
kg的铁块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
N,则拉力F=4N,撤去拉力F瞬间,物体受到的合力为4N。(g取10
N/kg)
13.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坐在汽车上,汽车猛然加速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后(选填“前”或“后”)倾倒,当汽车发生“追尾”时,头枕(选填“头枕”或“安全带”)能防止被追尾时造成的伤害。
14.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能匀速直线下降,这段时间内运动员和降落伞作为整体处于平衡(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运动员和降落伞作为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受到竖直向上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15.在一次布达佩斯世乒赛的决赛中,一球员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这一现象表明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球离开球拍后,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
16.(重庆中考)被誉为“经典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作为力(填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17.一个正在匀速下降的载人氢气球中,突然掉下一重物(不计空气摩擦阻力),重物将加速下降(选填“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加速下降”或“减速下降”),氢气球将先下降后上升(选填“一直下降”“先下降后静止”或“先下降后上升”)。
18.一重力为10
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的重力与它所受摩擦力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0N。
19.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
N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6N,3~6
s内物体受到的合力是3N。
20.起重机的钢绳吊着5×103
N的重物,先以0.5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后静止在空中,再以1
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这三个运动状态下,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均选填“>”“<”或“=”)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1.(4分)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小球突然向左偏转,则此时汽车向右加速运动,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画出此时物体M的受力情况。
题图
  答图
22.(3分)如图,一重为5
N的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作出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
题图
  答图
23.(6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英国科学家牛顿对上面实验进行科学的推理,并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24.(8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下此时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1)该实验应用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道理。
(2)从下表记录中你能得到的关于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合成时,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F=F1-F2。(用字母表示)
施力情况
大小
方向
 用两个测力计
F1=2.5牛
向右
F2=1牛
向左
用一个测力计
F=1.5牛
向右
(3)实验中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时,仍要将弹簧A端拉伸到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与两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共同的作用效果(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相同。
(4)实验过程中弹簧的伸长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超过其弹性限度范围。
25.(7分)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实验中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2)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上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旋转。释放时观察到卡片不能保持静止现象,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观察实验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5)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的三个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BAC(用字母表达)。
(6)图乙的B中,右端钩码重为G1,左端钩码重为G2,当物体静止时d。
a.G1<G2
b.G1>G2
c.G1=G2
d.都有可能
四、解答题(共22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答案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
26.(6分)我国自主研发了一种氢燃料汽车,它使用氢气代替汽油,在一次测试中,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受到2
000
N的牵引力,该车的质量是1.6
t,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05倍。(g取10
N/kg)
(1)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2)汽车的合力是多少?
解:(1)汽车的质量:m=1.6
t=1
600
kg;
汽车受到的阻力:
f=0.05
G=0.05
mg
=0.05×1
600
kg×10
N/kg=800
N;
(2)汽车的合力:
F合=F牵引-f=2
000
N-800
N=1
200
N。
27.(8分)一辆小车,总质量为600
kg,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g取10
N/kg)
(1)小车静止时,用200
N水平拉力拉小车,此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大?
(2)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3)当小车分别以3
m/s、5
m/s的速度运动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有变化吗?
解:(1)当小车静止时,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阻力的大小:f=F=200
N;
(2)小车的重力:
G=mg=600
kg×10
N/kg=6
000
N,
由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此时所受的阻力:
f′=0.05
G=0.05×6
000
N=300
N;
小车受到的拉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受到的拉力:F=f′=300
N;
(3)当小车分别以3
m/s、5
m/s的速度运动时,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
28.(8分)如图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A在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质量为3
kg。A物体与水平地面有4
N摩擦力,B物体与竖直墙面无摩擦力。(g取10
N/kg)
(1)求物体B的重力;
(2)拉力F的大小。
解:(1)物体B的重力为:GB=mBg=3
kg×10
N/kg=30
N;
(2)由图可知,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A在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
①当物体A在水平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的大小等于物体B所受重力和物体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f之和,所以
F=GB+f=30
N+4
N=34
N;
②当物体A在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的大小等于物体B所受重力和物体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f之差,所以
F=GB-f=30
N-4
N=26
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