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轴对称图形 青岛版(五四学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轴对称图形 青岛版(五四学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7 17:5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83~84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观过程,掌握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
3、通过欣赏、创作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通过知识迁移与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找出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上研学单,彩纸、剪刀,直尺、平面图形,学具袋(内含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形)。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撕纸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玩吗?出示一张白纸。
(教师将白纸对折,沿着折痕处随意撕下一块,展开)
学生发言。
二、探究新知,体悟特征
1、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师:想不想自己玩?下面我们就用手中的纸撕一撕,先将纸对折,找到折痕,在折痕处随意撕下一块。在玩儿的过程中创造数学知识。
(提出要求)
学生操作,再展示交流。
师:同学们太有创造力了,把你们的作品举起来给老师秀一秀!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展示,集体交流(将作品粘贴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都用了对折的方法,仔细观察手中的图形,看看折痕左右两边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展示,集体交流。
引出对称轴(板书)
引出轴对称图形(板书)
师:将你的作品对折看看,两侧的部分能不能完全重合?同学们都剪出了轴对称图形,老师为你点赞!展开轴对称图形看看有什么发现?(折痕)我们说的完全重合就是指的折痕两侧的部分完全重合。
师:现在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可能说不规范教师,最后再引导规范语言:同学们做得很好,就是语言还不够准确,看老师边演示边说出准确的概念:将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根据学生的回答,并同时板书出重点词语:
轴对称图形
对折
完全重合
线
对称轴
课件演示并出示轴对称图形概念和对称轴的概念。(学生读一遍规范的概念)师强调:因为对称轴是条直线,可以向两边无限延长,所以我们在找一幅图形的对称轴时,应准确的说是直线,画的时候应该向图形的两边延长一些,并且要用点画线,也就是虚线。
师: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想一想,可以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说想法。
师:我们在对折时产生的折痕,它所在的直线就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讲解示范对称轴的画法:点画线。)
学生画出对称轴,教师进行说明。
2、探究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发言,集体交流。进行判断。
师:(课件呈现:下图)你能找到它们的对称轴吗?
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你们能找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小组讨论,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判断。
把下面的图形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猜测有几条对称轴
(2)把上面的轴对称图形再折一折,画出它们的对称轴,数一数各有几条对称轴。
a.同桌合作完成并交流。
b.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教师强调:画对称轴时一般用点划线。
小结。说说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图形的对着喝折痕决定的}
除了折纸的折痕可以确定为对称轴以外,还有什么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再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质疑,并展开分析。
师总结:通过大家的研究,我们知道了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数量可能也不相同,但通过对折都可以使得两侧的部分完全重合。
3、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师:轴对称图形真是个奇妙的图形,我们也来画一个轴对称图形!看,这个图形好像?(少了一半)另一半得设计成什么样才能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呢?先想象一下,再画出另一半,看谁画的又快有准确!
学生尝试画,再请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画法。
师根据学生的画法引导学生优化画法,并总结画法。
找关键点;
标对称点;
顺次连点。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1、师:你们会画轴对称图形吗?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创作吧?
2、师:看着这么多我们亲手创造的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感受?
3、师:其实呀,对称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受,它还有一定的科学性呢,你们知道吗?眼睛的对称,让我们看物体更加准确、有方位感;耳朵的对称,让我们听声音更加清晰,有立体感。蜻蜓的对称是为了平衡的需要,我们受到启发,设计出来的飞机才能够平稳地飞翔在蓝天。
4、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生活中具有对称设计的图片

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师: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师:同学们,其实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到一个汉字、一个字母或者一个数字,大到一株植物、一个建筑、一片风景,这样的对称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对称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细心去观察,你也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附1: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

完全重合
线

对称轴
附2:课堂练习
《轴对称图形》基础练习
1.画出下面图形的全部对称轴。
2.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图形下面的括号里画“√”,并画出它的全部对称轴。
填空。
(1)长方形的对称轴有(?????)条,
(2)正方形的对称轴有(????)条
(3)圆的对称轴有(???????)条
(4)汉字“王”、“中”、“田”等都是轴对称图形,?请再写出三个这样的汉字:_________.
4.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看看是什么,写出
5.我是设计师。(在下面的方格图上设计一个新颖的轴对称图案)
6.用两个不同的圆组成一个新图形,新图形可能有几条对称轴,请你画出示意图。
附3: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肖家完小:徐小翠 
???
《轴对称图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且比较熟悉的图形。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并应用这一特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我充分让学生动手,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撕出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后,先猜测,再通过折一折去验证发现,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这是本节课第一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后,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轴对称现象,形成“轴对称图形”的清晰概念。
2.、研究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在猜想的基础上,再次安排折一折,这是本节课的第二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学生此次操作有了目的性,有导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利用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一基本特征,不仅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同时,借助于折法不同,引导学生发现对称轴条数上的不同。
3、“小小设计师”活动想办法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并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师根据学生的画法引导学生优化画法,并总结画法。找关键点;标对称点;顺次连点。学生这次操作活动看似一次无目的操作活动,但要画一棵小树甚至一个漂亮的窗花,不去寻找规律,也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学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两边一样的图形可以先找对称点再画,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应用。且是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一个较为正确系统的认识之后,意在操作活动中巩固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学生这次操作活动手段是多样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
???
三次的操作活动目的不同,所产生的成效也截然不同,学生在这次活动中,通过有序、有层次的操作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充分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本节课最大感受是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所有的练习和操作活动较为自然的串联在参观的情景中,课堂结构紧凑,学生兴趣浓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
但课后,我想了又想:总的来说,这节课该放手还是不够放手,总想扶着学生走路。作为老师应该多相信学生,想办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维的碰撞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相信只要老师引导到位,学生是能做到的。












两个圆可以怎样摆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