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试运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且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数量的探究进一步培养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
讨论法
比较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在正式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请仔细观察。(高倍显微镜下的细菌)
看完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
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除了我们人和其他动植物外,还有一类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生物---细菌和真菌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微观的世界来了解这类生物。
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着细菌和真菌,比如真菌中的木耳、香菇、灵芝、变质面包上的霉菌等等,还有细菌中的大肠杆菌、乳酸饮料中的乳酸菌等等。
进入老师创设的情境,学习新课
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有关的细菌和真菌的知识)
观察菌落
教师:细菌很小,除了某些大型真菌,如木耳,香菇等,大部分的真菌的个体也比较小。
我想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到它们,你们有什么办法?
平时我们肉眼很难观察到,只有当它们大量繁殖形成集合体后,肉眼才能看到;其实,平时我们生活中观察到的桔子上的绿毛,食物中的斑点都是成千上万个细菌或真菌组成的菌落。
菌落就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设问:你们知道细菌的菌落和真菌的菌落有何异同吗?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自学)
(图片展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不同形态)
学生观察不同菌落的形态并分析讨论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异同。
小结:
听老师讲解
学生:让细菌和真菌繁殖成菌落,就可以看到了。
观察菌落:通过对比学习,了解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在大小,颜色、状态等方面的差异,来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教师:细菌和真菌与我们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地研究细菌和真菌的结构和作用。当然,要研究首先就是要知道培养细菌的一般方法。
课件演示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置培养基(琼脂,营养物质)——高温灭菌(除去杂菌)——接种(冷却后接种)——培养(恒温培养)
(结合展示培养细菌和真菌一般方法中所用到的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的图片)
观察培养基上有几种形态的菌落?(出示细菌菌落特征和真菌菌落特征)区分哪种是细菌菌落,哪种是霉菌菌落。
了解细菌或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素养。
探究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师:我们掌握了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现在我们就可以培养真菌和细菌的菌落了。我们开始提到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那么桌面上呢?窗帘上呢?铅笔盒里?花盆里?老师的身上……?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呢?
学生认可都有可能存在细菌和真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以最快的速度选定自己的探究方向,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进行全班的交流和展示,并评出最有创意的问题和假设。
通过实验,培养了大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大家观察、判断、实际操作的能力。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部分真菌和细菌,现在同学们能否告诉我哪些环境中存在细菌或真菌?存在的是什么细菌或真菌?
学生:腐烂的水果上有霉菌、自来水中有大肠杆菌......
教师: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细菌和真菌,土壤中存在着根瘤菌,水中存在大肠杆菌,在极热条件下生活的嗜热链球菌,在寒冷环境中存在的李斯特菌,空气中更是存在各种各样数不清种类的细菌。
(展示提到的细菌或真菌的图片)
学生根据提示了解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进行探究计划的制定。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什么环境中存在什么样的细菌和真菌了,那么是否有一些地方没有存在细菌或真菌或者说存在很少呢?
生:消毒水喷洒过的地方、冰箱中......
教师:这些地方之所以存在比较少的细菌或真菌是因为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有些细菌和真菌的生长还需要氧气,而有些细菌的生存在有氧环境中则会被抑制。
教师: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常洗手常洗澡的好习惯不吃腐烂或不干净的食物,维护我们身体的健康。
回答问题
总结细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
总结本节课内容
抓住重难点
课题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细菌和真菌不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更是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细菌的菌落通常比较小,颜色为白色,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比细菌大几倍到几十倍,颜色多色,表面呈绒毛状或蜘蛛网状。
我们还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当然,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是需要一定条件,它们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还要有有机物。
板书设计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二、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三、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四、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菌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小
形
态
颜
色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二、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置___________(提供_________和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杀死其他杂菌,排除干扰因素)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培养(提供适宜的______)
三、探究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需要有实验组和对照组)
四、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
学
设
计
授课内容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难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具准备
蘑菇、发霉的馒头、腐烂变质的水果、培养菌落实物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蘑菇、发霉的馒头、腐烂变质的水果、菌落实物,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推进新课】
教师展示大型真菌及霉菌实物。学生仔细观察,从实物中获得有感性认识,并认识大型的真菌和真菌中的霉菌。
观察菌落:
教师将课前培养的菌落实物分发给各小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及时点评并给予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菌落实物、区分其分布的特点。
并阅读教材,弄清菌落的概念: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二、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请两个同学讲解和演示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提问并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配置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高温灭菌(冷却)
接种
4.恒温培养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
教师展示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学生通过对实物、图片的观察总结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身体上、寒冷的极地、很热的热泉中都有它们的踪迹,可以说,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师布置设计探究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设计对照组。巡视和指导、参与设计,及时激励。每组发给两套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学生制定实施方案、交流活动的计划及展示观察记录的表格,下课后半小时内将在各自环境中已接种的培养皿密封好,送回实验室。
教学批注
板
书
设
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观察菌落:
概念: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比较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大小形态颜色细菌菌落小光滑粘稠、粗糙干燥白(黄)真菌菌落大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红、褐、绿、黑、黄
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1配置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2.高温灭菌(冷却)
3.接种
4.恒温培养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
可以说,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四、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
学
反
思课
题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
时
时
间
教
学
目
的
知识目标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理解菌落的概念
能力目标
学会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用具
教材
多媒体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备
注
一.板书课题
教师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让薛恒讨论养鸡场饲养员为什么像医生一样穿着白大褂,通过讨论明确第一节讨论的问题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板书课题: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揭示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理解菌落的概念
能力目标
学会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
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自学指导
自学内容:教材66页“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中的问题。
问题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是怎样的?
问题二: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自学方法:独立看书,不许讨论,浏览教材66-69页内容,解
决自学内容中的问题。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备
注
自学时间:10分钟
自学要求:边看书边思考,在书中圈画重点内容。
四.先学
按照自学指导学习。
五.后教
1.更正环节:根据自学问题师生共同总结,教师进行指导改正。
2.讨论环节:师生共同对教材问号中的问题以及科学方法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1)什么叫做菌落?
教师总结:
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成为菌落。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教师总结:
1、配制培养基;2、高温灭菌;3、冷却接种;4、恒温培养
(3)细菌和真菌分布范围还怎样的?
教师总结:
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六、当堂训练:
(1)书后习题。
(2)练习册
七、布置作业:
同步轻松训练31页,课前自主导学第1、4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菌落的概念
二、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回顾与反思《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与媒体应用分析
学校
课名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和合作的精神。
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倡导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
探究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表达与交流的过程。
通过培养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教学难点
1.探究活动的组织教学。
2.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真菌生长的条件。
措施
通过在课前指导、培训学生,以视频讲解展现细菌、真菌培养的操作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展示实验成果,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从实践探究中归纳总结理论知识,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细菌和真菌虽有一定了解,但对于其培养方法、落落的区分等知之甚少。因此,教师课前做好指导,组织好探究活动,通过探究、观察、分析和表达与交流掌握重难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问导入新课
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设问:用肉眼能观察到细菌和真菌吗?
不能,他们太小了。
设疑导入,再观察肉眼可见的生物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图片、文本展示
过渡
观察细菌真菌的方法
谁能替老师想想办法怎样能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真菌?
显微镜
培养菌落
从学生已观察了自己培养的菌落经验,引出菌落概念。
图片遮挡、默认资源使用
讲授新课
一、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1配制培养基
2高温灭菌
3接种
4恒温培养
1引导学生回顾培养方法。
2请参与准备的两位同学在讲台上讲解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过程。
3.设问:为什么要进行高温灭菌?
4.用录制的学生接种、恒温培养的部分视屏展示强调这两个过程。
1学生回顾总结培养四步。
2两位学生分别用自己操作时的视屏给学生讲解具体过程。
3.学生思考回答。
4.学生看视屏,再次回顾接种和恒温培养。
通过展示学生操作的视频生动的总结培养方法,起到强化重点的作用。并体现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外部链接视频播放、
背景图片展示、文本定位
探究活动的表达与交流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学生接种的部分照片)
两周前,同学们积极地以小组为单位就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设计了探究方案并实施,下面就请各小组进行简短的汇报和实验成果的展示。
各组在表达过程中白板上展示他们接种的图片,对每个组的展示给予科学的评价,肯定优点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实验结果,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指出不足。
对第五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并讲述细菌学家弗莱明的故事,激励学生不要怕失败,要善于分析总结。
对探究活动和表达交流进行小结并设问:通过本次探究活动,大家应该养成怎样的卫生习惯?
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探究方案,各小组之间比较分析、讨论和交流:第一组:硬币接种。先简短汇报探究过程,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实验成果得出结论
第二组:硬币接种。与第一组对比说出异同,并分析实验结果不同的可能原因……
第三组:选择教室和草地……
第四组:与第三组对比说出异同……
第五组:比较洗手前和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实验结果和假设不一致,他们分析了几种可能的原因又重新做了实验
第六组:和第五组对比说出异同…
勤洗手,打扫教室卫生等。各抒己见
这是本节的重难点所在,为突出这一重点环节,让学生以实验为依托,通过实验过程及结果展示,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为他们学习生物技术打下一定基础,充分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树立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实物展示台展示实验成果,
切换、
配套背景图片展示
二、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
怎样区分细菌的菌落和真菌的菌落?
列出表格,指导学生完成表格并区分自己培养的菌落。
参考课本内容小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学生在白板上拖动完成表格。从菌落颜色、大小和形态大致区分菌落类型。
突破菌落区分的难点,使知识的获取经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智能笔绘制表格、文本框拖动移位、文本框缩放
小检测
展示教师培养的菌落照片(左图所示)指出菌落让学生辨认。
边观察边回答。
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智能笔画圈、连线
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的分布于生物圈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
通过探究和图片的观察总结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
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及表达能力。
图片遮挡、图片拖动形变、聚光灯
四、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
由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其生存的基本条件,并将生存条件与对应的图片连线。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细菌和真菌的生存还需要特殊条件。
水分、有机物、适宜的温度、有的还需要特殊的条件。
学生从探究实践中总结出理论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智能笔连线、
图片展示
畅所欲言
通过探究活动以及本节课的表达与交流你有哪些收获、感悟或见解?
畅所欲言谈收获。
培养他们准确、简练的表达能力和善于总结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好习惯。
图片展示
课堂小结
培养方法
菌落区分
分布范围
生存条件
用十六个字概括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具体内容。
回顾总结。
将知识归纳总结,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
动作控制、文本定位、文本显隐、
学以致用
例举四种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引导学生用理论解释现象。(左图)
小组讨论,思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培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片展示、图片遮挡、拖动
能力展示
展示一组学生的实验过程(左图),设计填空题。
小组讨论思考,两名学生在白板上写答案
由探究实验来总能结理论知识。
硬笔书写
教师寄语
人类从没有停止过探究的脚步,科学精神的培养就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中!
送给学生一句话,并列举生活中的事例鼓励学生将探究深入到生活中。
学生和老师一起大声说。
使本节课得到升华,让学生保持科学探究的精神!
文字展示、图片展示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1.联系日常现象,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2.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态,辨别被细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
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能力:1.通过观察菌落的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活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相互交流经验,体验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2.通过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通过探究方案的制定,培养科学研究的严谨和科学性素养。
教学重点分析:
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学生对制作培养基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比较陌生,课堂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看培养基制作视频,对培养基制作有初步了解,然后辅以实物观察,进一步了解培养基的特性,这对掌握该部分知识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可为第二课时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分析: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究实验计划的实施、讨论和得出结论
由于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体验过探究过程,知道探究的大致步骤,所以这次探究活动,可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但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探究实验的目的和实验中实验变量的设置和对照实验的安排。
教学策略:?
本节课着重体现从生物圈的角度认识细菌和真菌的思路。让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进行观察。?
通过“探究实验”由学生亲自体验细菌和真菌的广泛分布入手,认识细菌和真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特点。在学法指导中,改变以往讲述细菌的知识内容的做法,侧重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和探究,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规律。同时,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习接种和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为学生学习生物技术打下了一定基础。
本节课需2课时。
课前准备:
????1.变质的水果等食物、发霉的食物、感染细菌和真菌的花卉?
2.生长有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平板培养基或斜面培养基实物?
3.空白培养基以及配置培养基所需要的药品;?
4.放大镜?
5.有条件的可配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说明
2分钟
导入
展示发霉的桔子、长毛的馒头、发馊的牛奶、腐败变质的食物?
提出问题: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要解开这个谜团,就需学习本章讲述的知识——分布广泛的真菌和细菌。
板书: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
仔细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
2分钟
?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在腐败变质的食物中能找到细菌和真菌的身影,那么还能在哪些地方找到它们呢?
总结:可见细菌和真菌就在我们周围,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板书: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
任意举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如空气、水、土壤,甚至是寒冷的北极或深海火山口等。
?
?
?
15分钟
菌落的概念及细菌和真菌菌落特点
但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肉眼是看不见它们的,只有当它们大量繁殖形成集合体后,肉眼才能看到;刚才同学们观察到的桔子上的绿毛,食物中的斑点实际上都是成千上万个细菌或真菌组成的菌落。
展示课前培养好的细菌和真菌的菌落,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思考
提出问题:?
1.细菌的菌落和真菌的菌落大小如何??
2.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表面有何不同?菌落的形态一样吗??
3.你还能发现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其它不同点吗?
边总结边板书:?
二
认识菌落?
细菌菌落---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菌落----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呈现不同颜色。
?
?
?
?
小组观察、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总结交流。
积极回答问题
?
?
?
实物投影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11分钟
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制作培养基
?
?
?
这些菌落是经过培养后的细菌和真菌的集合体,是如何将它们培养出来的呢??
播放视频:培养基制作?
提出问题:?
1.什么是培养基??
2.你能推测培养基中各成分对细菌和真菌生长的作用吗??
3.培养基的配置需要几步呢?
板书:二.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1培养基制作2.接种
继续思考:细菌和真菌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观看视频
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
?
?
明确培养基制作过程和细菌真菌培养中操作注意事项。
?
视频:培养基制作
15分钟
?
?
?
探究活动?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我们已经对菌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本领,我们周围到底有没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哪个地方细菌多,哪个地方细菌少?你能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来验证吗?
首先引导学生产生兴趣,继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有创意的问题
全班交流,确定典型的问题,组织小组探究。
?
?
讨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比如探究手上、桌子上是否有细菌、教室空气中是否有细菌等),全班交流,筛选有意义的探究课题,课后实施探究。
?
(第二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说明
1分钟
引入
我们周围环境到底有细菌和真菌分布吗?上节课后同学们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分别进行了实验,下面就请同学们将实验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进行简短汇报。
?
?
35分钟
报告会
?
?
?
请同学进行汇报并适时进行提问:?
1.你探究的题目是如何选择的??
2.你选择了哪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
3.探究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对探究结果有影响?有什么办法减少其对结果的影响吗?
?
要及时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积极评价。总结各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
汇报课外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探究结果?
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之后接受同学和老师提问。
?
?
?
?
4分钟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展示一个探究活动----校园花坛土壤中细菌和马路上细菌的分布
提出问题:你能预测上述两种环境条件下哪个细菌数多吗?为什么?
公布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明确细菌和真菌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板书:三、细菌真菌生活的适宜条件?
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
?
分析、讨论
?
5分钟
延伸
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减少细菌和真菌对我们生活的不良影响?
?
总结: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做一个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学生。
思考、回答
?
确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
板书设计:?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
二、认识菌落
细菌菌落----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菌落----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呈现不同颜色。
三、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1.制备培养基????2.接种
四、细菌真菌生活的适宜条件
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难点在于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故前面的内容可以利用图片或标本直观教学,节省时间安排讨论探究计划。讨论前,教师要强调实验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实验目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免学生讨论时偏离主题。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在人教版教材中,设计有观察菌落、制作培养基培养细菌和真菌等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生物群落、了解培养基制作、接种等生物技术有一定铺垫作用,可充分利用教材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