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备课用纸
时
间:
月
日
课时: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节
细菌
教
学
目
标
1、描述出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能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5、通过对细菌正反两面方面作用(有害和有益)的学习,
正确认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及在自然界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
重点
细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细菌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
难点
细菌的营养方式,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观察法、资料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用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活
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㈠
细菌的
发现
一、导入
观察:(展示腐烂水果的图片)你熟悉这种情形吗?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组织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课题:
第二节
细菌
二、新课学习
㈠细菌的发现
简介:自然发生说和鹅颈瓶实验
讨论:通过阅读和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你对于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1、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2、科学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提问:盒装牛奶的原理是什么?类似的消毒方法在生活中还有吗?
讨论交流: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细菌的一些认识。
阅读教材
P74-72
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发现:列文虎克
研究者:巴斯德
讨论:通过了解科学故事,体会道理
讨论:巴氏消毒法的原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生活实际引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介绍列文虎克和巴斯德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科学与科技的关系,以及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活
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㈡
细菌的
形态和
结构
㈢
细菌的
生殖
三、回顾
拓展
㈡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展示:细菌的形态图,
了解:细菌的三种形态。
观察:展示细菌结构图片。
分组讨论:细菌的结构的特点
比较:动植物细胞与细菌的区别
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归纳: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㈢细菌的生殖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细菌是怎样繁殖的呢?
展示:细菌的分裂生殖
讨论:细菌的生存和繁殖需要什么条件?(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
展示:芽孢的形成过程和遇到适宜条件萌发过程。
思考:为什么细菌分布广泛?
三、回顾本节课知识
拓展:设计实验
某商家最近推出了一种能强力杀菌的品牌香皂,你能用实验证明该香皂的杀菌效果吗?
提示:假设、实验材料、探究方案
观察:图片
理解:细菌的三种形态
小组活动:观察与思考
讨论并归纳: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阅读教材
观察课件
理解:分裂生殖
芽孢—休眠体
技能训练:计算细菌的繁殖速度
思考:细菌生殖繁殖所需要的条件,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回顾本节课知识
拓展:设计实验
通过图片观察细菌的形态,通过比较归纳细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
通过阅读教材和技能训练,了解细菌的繁殖方式,理解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体会学习知识的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
菌
一、细菌的发现:列文虎克
二、细菌的形态结构
研究者: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
成就:巴氏消毒法
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三、繁殖方式:分裂生殖
无叶绿体
芽孢——休眠体
营养方式:异养
细菌的生活条件: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
教学后记
作业布置
达标练习
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重要的生物,了解细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教材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介绍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细菌的个体很小,观察它的形态需要在高倍显微镜和电镜下才能观察到,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了解了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细菌突出的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没有叶绿体,这就决定了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细菌靠分裂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等特点,使其几乎无处不在。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