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畅想》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借助大自然赋予春的气息,调动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开发、丰富、使用教材。如:注重学科整合。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而《姑苏行》使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文学作品的朗诵,又让学生们领悟到春天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2.以“欣赏、启发──联想、情感输入──交流──拓展”为展开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1)通过直观欣赏展开艺术思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交流方式获取更多的艺术营养。(2)提供表现参与的机会,创设展开丰富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春天的畅想》主要围绕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和不同表现方式而展开。在这样的题材中,学生的许多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及爱好都能释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个人情感也得到升华。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编排作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使之获得再创造能力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能力;具备初步国画技能技巧的表现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艺术素材;欣赏过程中,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欣赏、分析、交流、联想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加深情感体验。
3.形成积极参与的交流意识,激发创作兴趣;初步完善创作构思,感受成功体验。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充满激情地学习,用情感来体验,用心灵去感悟,用画笔去描绘。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和谐的交流与对话,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共享彼此的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不断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2.采用“引发情感(迎春)──发展认知(探春)──认知巩固(画春)──课后拓展(惜春)”为模式展开教学。充分挖掘并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尽可能地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艺术图片,加深情感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讨论,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欣赏、分析、想象、交流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指导。
(2)通过参与欣赏和认知巩固,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揭示思维过程、赏析能力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情。
(3)生生互评、个人自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在认知巩固阶段,通过同学间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里面收集了大量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图片、影视资料、文学作品及音乐、歌曲。它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色彩艳丽。它的使用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更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描绘春天的影视资料及文学作品的音像资料.中外造型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表现春天的乐曲《蓝色多瑙河》、笛子《姑苏行》《太湖春》并纳入多媒体课件。这节课设计的内容亲切、自然,使学习的内容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学生更易接受。
2.学生准备自己摘录的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片段,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的图片及歌曲等,让学生在准备学具的过程中提前预习本课。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师生、生生间语言传递式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为主线,启发、讨论为手段,师生进行感知交流,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延伸,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第二阶段讲解绘画的表现手法时会出现障碍,因此设置读吴冠中的画,听音乐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的理解。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和能力。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来完成:
(一)引导阶段——迎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生活景色,伴随着春的乐曲,将学生引入春的意境中。
欣赏图片,感受春天,了解春天。
以情境引入课题,创设良好的情感基调,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以适应审美心理的情感和愉悦性特征,为本课的展开作好铺垫
屏幕展示课题《春天的畅想》设问:春天有哪些活动?
生答:清明扫墓、春游、植树、放风筝
(二)发展认知阶段——探春
师: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美丽的春天?诗歌、舞蹈、歌曲、绘画1、欣赏文学作品文学家通过诗、词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2、播放《蓝色多瑙河》音乐家通过什么来表现春天:音乐家是通过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调来表现春天。3、绘画:比较照片《漓江》与国画《漓江》。师总结自然美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美是人化的自然美。4、欣赏吴冠中的《春如线》和欣赏笛子独奏感受画家对江南美景描绘风格。认识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复习具象与抽象。欣赏作品辨别它是哪种表现形式。
看图片资料,体验感悟艺术家们歌颂的春天倾听并参与演唱,初步感受音乐美。认识大自然的真实写照与国画创作。了解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联系。比较具象与抽象的绘画。
通过大量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图片、影视资料、文学作品及音乐、歌曲。形象、直观、生动地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扩展学生的视野,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三)认知巩固阶段——画春
1、说一说眼中或心中的春天。2、欣赏学生的作品3、创作:教师示范步骤。多媒体出示作业要求。以山水为主创作一幅小品。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多媒体出示作业要求)(1)
画面内容与表现方法(具象还是抽象)。(3)画面中主要的形式线:S形曲线、水平线还是垂直线。(3)学习破墨法;用对比色或同类色描绘。(4)落款钤印。(有关春天的诗句。)4、展示评价作品。
各抒己见构思选择恰当的表现方法展示作业并自我评价
通过思考讨论,用语言描述想要表达的春天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的描绘心目中的春天。通过互评、自评、点评等教学评价的设置,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构思。
(四)课后拓展阶段——惜春
1、尝试根据一首诗、一首乐曲画出春的意境。2、希望大家在表现美的同时,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自己的生命。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你人生中的春季,用心挥洒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自己最美的人生。
说一说如何珍惜人生的春天。
引导学生用情感来体验,用心灵去感悟,用画笔去描绘,珍爱自己一生中的春天。
七、课后反思
1.情景设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2.听音乐谈感受环节的设置,便于学生对抽象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3.自评、互评、点评的教学评价设置,宽松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敢于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准,同学间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