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 必修1 物理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_质量的关系(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 必修1 物理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_质量的关系(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27 18:1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复习思考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
从牛顿第一定律你能做出那些思考?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运动状态变化
速度变化
加速度

迫使
表现为
产生
产生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问题
影响物体加速度的因素?
生活实例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以及物体的质量有关
事实说明:m
一定时,F
大,加速度大
F
一定时,m
大,加速度小
a、F、m
间的定量关系?
猜想
基于简单的原则
m
一定时,F
大,加速度大
a

F

F
一定时,m
大,加速度小

a

1
m

实验探究
加速度
a
与合外力
F
的关系
实验设计
控制变量
1
装置设计
2
纸带
小车
托盘
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改变物体所受外力,分析加速度
a
与外力
F
的关系
2.物体的质量用__测量
1.怎样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天平
3.如何改变小车的质量?
————砝码
方案一: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砝码、小盘、刻度尺、天平为器材,研究小车运动。
怎么得出合外力F?
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
小盘和重物的总重力G是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吗?
思考:小车在运动方向上受几个力的作用?细绳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吗?
平衡摩擦力:
平衡摩擦力是指小车所受动力(重力沿斜面分力)与小车所受阻力(包括小车所受摩擦力和打点计时器对小车所拖纸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注意: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小桶
注意:
平衡摩擦力
将木板一侧垫高,以补偿摩擦力及其他阻力。
调节木板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匀速运动。
此时小盘和重物总重力才是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小车所受合力等于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只有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小车所受拉力F才近似等于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即M
>>
m时,F=mg
小车


○○
打点计时器
电源
砝码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
把木板一端垫高,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
3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盘的质量
M
和m,并把
数据记录下来(要求:M
>>
m)
(2)按实验装置图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但不要把
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
(3)平衡摩擦力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先接通
电源再放开小车,取下纸带,并标注牵引力
(5)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在小盘内放入质量为m1
的小物体,重复上述实验
(6)重复上述实验多次后,停止实验,整理器材
实验探究
(2)数据采集
小车质量
M
=
kg
次数
牵引力
F/N
F
=
(m+mi
)g
加速度
a
/(m/s2)
1
2
3
4
5
加速度
a
与合外力F的关系
(1)控制变量
实验设计
实验探究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
2
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
a,横坐标表示牵引力F
作a

F
图象
次数
牵引力F/N
加速度a
1
2
3
4
5
0.20
0.30
0.40
0.50
0.60
0.30
0.10
0.15
0.21
0.26
F/N
a/m·s-2
0
0.10
0.20
0.30
0.40
0.20
0.40
0.60
a

F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a
∝F
实验探究
加速度
a
与物体质量m
的关系
控制变量
1
实验设计
保持小车所受合外力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
m,分析加速度
a
与质量
m
的关系
装置设计
2
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
3
(1)用天平测出小车质量
M
,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2)按实验装置图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但不要把
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
(3)平衡摩擦力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先接通
电源再放开小车,取下纸带,标注小车质量
(5)保持小盘质量不变,在小车增加砝码质量为
m1,重复上述实验
(6)重复上述实验多次后,停止实验,整理器材
实验探究
数据处理
数据采集
1
牵引力
F
=
N
次数
小车质量m
=
(M+mi
)/Kg
加速度
a
/
m·s-2
1
2
3
4
5
m/
kg
a/m·s
-2
0.2
0.4
0.6
0.8
1.0
0
0.2
0.4
0.6
0.8
1.0
1.2
当拉力不变时
次数
m/kg
a/m
·s
-2
1
2
3
4
5
/kg-1
2.50
2.00
1.33
1.00
0.83
m
1
0.400
0.861
0.500
0.692
0.750
0.470
1.000
0.352
1.200
0.290
a/m·s
-2
0.2
0.4
0.6
0.8
1.0
0
0.5
1.0
1.5
2.0
2.5
/kg
-1
m
1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
问题1
a

m
为曲线能否说明
a
与m
成反比?
问题2
如何进步研究?
a
0
m
m
1
实验结论
3
a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1

m
说明:在牵引力一定时,
a
与m
成反比
结论:
m一定,a∝F
F一定,a
∝1/m
注意:1.平衡摩擦力
2.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
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方案二:以两只小车、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粗线、砝码、钩码、天平、刻度尺、宽口夹子为实验器材,研究小车的运动。
小车
小车
夹子


方案二:
由于两小同时启动、同时停止,故运动时间相同
实验方案
质量保持不变
合外力保持不变
1、控制m相同,探讨加速度a与F的关系
实验方案原理:如图所示
x1
x2
F1
F2
F1,
F2,在相同的时间内:
x1=
a1t2
x2
=
a2t2
a1/
a2=x1/x2
测量出x1
、x2
2、控制F相同,探讨加速度a与m的关系
气垫导轨装置
你是否还有其他的实验方案?
光电门1
光电门2
挡光板
△x
X/t
方案三:
利用气垫导轨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F
a
0
某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a-F图线,表明实验中的问题是:
没有平衡掉摩擦力
F
a
0
a
0
m
m
1
1、要平衡小车的摩擦力;
2、拉小车的钩码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技巧.
实验结论:
(注意:这里的力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1、m一定,加速度a与F的定量关系:
2、F一定,加速度a与m的定量关系:
小结:
1、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3、实验结论: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平
衡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的本质就是让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B.“平衡摩擦力”的本质就是使小车所受的重力沿斜面
方向的分力与所受到的摩擦阻力相平衡
C.“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就是要使小车所受的合力等于
所挂砝码通过细绳和滑轮对小车施加的拉力
D.“平衡摩擦力”是否成功,可根据小车拖动的由打点
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迹间距是否均匀来确定
BCD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打点计时器;B.天平;C.秒表;D.低压交流电源;E.电池;F.纸带;G.细绳、砝码、小车、小盘;H.薄木板;I.装有细砂的小桶
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多余的器材是秒表、电池;缺少的是刻度尺、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
答案:C、E
刻度尺、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
3.
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计算出各纸带的加速度后,将测得的反映加速度a和力F关系的有关资料记录在表一中.将测得的反映加速度a和质量M关系的有关资料记录在表二中.
1.98
4.06
5.95
8.12
1.00
2.00
3.00
4.00
表一
(1)根据表中所列数据,分别画出a-F图象和a-
图象.
(2)由图象可以判定: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为_____
______;当F一定时,a与M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2.04
2.66
3.23
3.98
0.50
0.67
0.80
1.00
表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本实验的数据处理问题以及结合
图表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分别画出a-F与a-
的坐标,按表中数据进行描
点,作一直线,使直线经过大多数点即可得到图象,如
图甲、乙所示.
(2)由于图线为直线,所以a与F成正比,a与M成反比.
答案:(1)见解析图
(2)正比关系
反比关系
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
(1)某小组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如图所示,计算D点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加速度的表达式.
(2)另一小组在该实验中得到了如下一组实验数据
F/N
0.196
0.392
0.392
0.588
0.588
a/(m·s-2)
0.25
0.58
0.90
1.20
1.53
①请在右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a—F图线.
②从图中可以发现实验操作中存在的
问题可能是(
)
A.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小
C.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