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观察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
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4、 《荀子 效儒》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从史料看西周分封的主体是
A. 王族 B. 功臣 C. 先代贵族 D. 姻亲
5、2008年湖南大学抢救性回购2000余枚流落海外的秦简,保护研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批秦简成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可能涉及的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度 ②差额选举法 ③郡县制度 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诸侯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7、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需要 D.交通的发展
8、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9、《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序主要体现了 ( )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选官制度的变化
10、秦朝置闽中郡,福建作为正式行政区归入中央版图。当时郡守的产生方式是( )
A.考试选拔 B.皇帝任命 C.地方推荐 D.世代相袭
1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A.适应军事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 C.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D.巩固皇权
12、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13、“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其故在擅专威福……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犹大不可也。”最有可能说此言论的帝王是
A.赢政 B.李世民 C.赵匡胤 D.朱元璋
14、某兴趣小组拟写一篇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论文,下列历史论文题目存在史实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试论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利弊》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1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A. 科举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 世官制
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17、下列关于希腊城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般都拥有独立自治的权利 ②范围包括一个城市及其周围部分村落
③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④大城邦吞并小城邦的事件经常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19、 陶片放逐法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创始于
A. 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 B.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
C.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 D. 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20、下列有关雅典公民亚哥斯(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叙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①他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公民大会 ②他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
③他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④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古希腊人进行殖民活动的原因不包括
A.希腊半岛地少人多,粮食不能自给 B.海港众多、交通便利
C.为了称霸欧洲 D.航海业和海军发达
22、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文章(书籍)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23、《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从中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法律的公平公正 D.债务关系
24、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是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那些“征服世界的法律”源于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新敕》
C.《查士丁尼法典》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5、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
B.罗马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法治社会
C.罗马地方有自主权,不受罗马法的约束
D.罗马帝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6、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
A.判处奥赫死刑 B.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
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 D.不予受理
27、17世纪末,英国流传着“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它最能说明议会( )。
A.是最高行政机构 B.是国家权力中心
C.垄断了一切权力 D.取代英王成为国家象征
28、图1、2所示地点分别是两个重要权力机构的办公地点。在18世纪中叶,( )。
①二者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向皇帝负责
②二者都是在与王(皇)权的斗争中形成的
③前者的权力是皇帝授予的,后者则由人民选出,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④前者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后者是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9、右图所示建筑在1732年之后一直被作为英国的首相官邸,以下人物按身份可以入住的是
A.沃波尔 B.华盛顿
C.乔治二世 D.俾斯麦
30、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执政党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接任首相职务,他应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要求着手组建新一届内阁。下列关于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元首,实际上是统而不治
B.内阁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内阁如果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31、2004年11月2日至4日,伊丽莎白女王出访德国,到柏林亡者纪念堂里向所有战争死难者献花圈,并在柏林交响乐厅举办大型音乐会,邀请名流1850人为修建德累斯顿圣女教堂募捐。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没有白费,德国媒体称其为“抚平了英德二战恩怨的和解之行”。 由此可见,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表明其在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 )
A.虽然“临朝不理政”,但可以处理一定的外交事务
B.代表英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C.无所事事,只是其个人行为
D.作为国家元首,可以处理国家大事
32、“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意思是说:(在民主宪政的框架内)即使是两个魔鬼,也可以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句格言形象、典型地概括了民主宪政的基本特点。民主宪政的关键和核心是
A.民主宪政可以保障公民的利益 B.民主宪政可以有效地限制权力
C.民主宪政可以使坏人变成好人 D.民主宪政可以将罪恶减少到最低程度
3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总统制
34、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A.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B.相同的是都属于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35、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议会
B.参议院议员由成年人直接选出,任期九年
C.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连任不能超过两届
D.总统有权解散参议院和众议院、废除法律
36、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总统 B.防止家族势力过大
C.总统可选举产生 D.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37、“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搀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国家”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D.德意志帝国
38、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科技强国
39、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40、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40分):
4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宰相一人,参知政事无常员。每日便段议政。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其执事皆用士人。凡章奏进呈。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哪一对基本矛盾?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元几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4分)
(2)根据所学知识,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二中“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4分)
(3) 据材料三,黄宗羲对宰相制度是如何认识的?其真实意图是什么?(3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简要评价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变化的趋势。(2分)
4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如果(公民)大会通过了某项议案,那么这一议案就成为所有公民必须遵循和执行的法律。……其中的一些重要法律要委托大会秘书刻碑存证。碑文的开头必然是“议事会和人民议决”,或仅仅是“人民议决”,……雅典民主政权机关的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以及不同构成单位之间的整合关系正是依赖这些法律才得以存在和运行的。
——《世界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划线部分的内容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征 (1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雅典民主政体包含哪些政权机构 (3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地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6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十二铜表法》的内容。(3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雅典和古代罗马政治生活的相同点。(2分)
43、(12分)法律制度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内容,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和巩固的基本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宪法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利?(2分)它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2分)
(2)材料二中,美国建立上图体制的法律文献是什么,(1分)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
(3)分析和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德国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季延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42、(15分)
43、(12分)
(1)权利:法律、司法、财政(或征税)、军事。(2分) 意义: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2分)
(2)文献:美国《 1787年宪法》。(1分)体现的原则: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原则。(1分)
(3)相同点:君主立宪制,或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2分)
不同点:一是国家元首权力不同:英王“统而不治”,没有实权,而德皇掌握实权;
二是政府的产生方式不同:英国政府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而德国政府由皇帝任命产生,只对皇帝负责;
三是议会权力不同: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而德国议会权力很少。(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