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1)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8 08: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通过数到算的过程,经历长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
通过讨论、交流、观察媒体,理解长×宽表示的是一个面的面积,再次加深体积的概念。
通过讨论,理解V=Sh中的h是S对应的高。
通过讨论,知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1)体验长方体的体积的推导过程。
(2)知道长方体的体积还可以用“底面积
×高”。
(3)知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1)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中“ab”表示面积。
(2)理解为什么V=Sh中的h一定要与已知面相对应。
教学准备:PPT、几何画板
教学过程:
经历长方体体积推导过程(数→算)
(一)数
上面的长方体是由____个1cm3的正方体组成,
它的体积是_____cm3
(二)算
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cm3
问题:为什么可以用长×宽×高来解决长方体的体积呢?
【设计意图:经历数到算的过程,从具象→半抽象→抽象,让学生体验长方体的体积的形成过程,知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什么是长×宽×高,把数的方法与算得方法沟通起来。】
理解“ab”表示面积
问题:“ab”表示什么?
小结:当h为0的时候,就没有体积了,也就是变成一个平面了,所以“ab”表示的是面积。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知道长表示一排放几个,宽表示这样的几排,高表示这样的几层,那么这就给学生形成了一个负迁移就是“长×宽”表示一层也就是表示体积,因此设计这个练习,目的一是运用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目的二是让学生遇见真问题。】
理解V=Sh中的h一定要与S对应
【设计意图:运用V=abh和V=Sh,理解V=Sh中的h一定要是S的对应的高,让学生知道V=Sh是V=abh中转化出来的。】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1)
(2)
(1)问题:为什么算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用长方体的计算公式?
小结: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2)问题:为什么算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用V=Sh?
小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V=Sh又是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中转化出来的,因此V=Sh是它们的通用公式。
【设计意图:从算长方体的体积过渡到算正方体的体积,学生很自然的会用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解决,老师引导出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已知正方体中一个面的面积和对应的高,同样也能用V=Sh。】
谈收获:回顾整节课,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