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
教学单元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累计:第1课时
课题及课时
第一课时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33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理解计数单位0.1、0.01、0.001。
3、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就是10.4、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问题的过程,初步获得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教学重点
1、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为10。
2、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1、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为10。
2、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联系生活,情景感知。
1、经验迁移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小数。师:
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小数吧,请大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的例子。学生汇报,教师将不同的小数进行整理,并板书。2.3元
1.45米
1.375千克……师:哪位同学说一说2.3元是几元几角?为什么要用“点3”呢?2、观察猜测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和实际测量中,像这类事有很多。有时在计算时经常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所以人们需要用另一种数来表示,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小数。
(板书课题)二、借助直观,迁移推理。
1、借助直观模型,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①出示米尺图。(课件出示)②老师直观描述引导思考师:老师这里有一把米尺,现在把它平均分成10份,你会怎么分?生:我会一分米一分米的分。师:你能分成几个这样的1分米?生:10份,因为1米里有10个1分米。师:每一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2分米、3分米呢?……?
学生试着完成填空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分米、1/10米、0.1米……
1/10米表示什么意思呢?(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10米)。
③归纳小结:师: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你对分数和小数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十分之几就能写成“零点几”的小数。师:我们发现十分之几的分数也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板书:一位小数、十分之几),1米里有多少个0.1米?生:10个。师:3分米,7分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生:3/10米也就是0.3米……
2、借助直观迁移,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①课件出示图②直观描述,引导思考师:如果把米尺平均分成100份呢?
每份是几厘米?是几分之几米?用分数怎么表示?生:如果把米尺平均分成100份,
每份是1厘米?是1/100米?用分数表示是1/100。师:也可以用小数0.01米来表示。师:那么3cm,6cm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还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小数呢?请同学们独立解决,完成以后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互动学习并交流经验。教师:
如果是13份呢?是几分之几米?用分数怎么表示?
用小数又怎么表示?③归纳整理并小结: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我们发现百分之几的分数还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零点几几”表示。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一份或者是几份表示百分之几米,可以用像0.13、0.01这种两位小数来表示。(板书:两位小数、百分之几)师:1m里面有多少个0.01米?
3、直观迁移,独立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①课件展示:如果是把1米分成了1000份呢?
请同学们猜一猜,还会得到什么样的分数,如何改写成小数。②学生独立探究,完成在书上③迁移归纳:千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零点几几几”来表示。1米里面有1000个0.001米。4、总结小数的意义。师:推想一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四位小数来表示?五位小数呢?生:万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四位小数来表示,是万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五位小数来表示……师:像这样的小数有很多,能说完吗?那怎样表示比较合适?归纳:分母是10、100、1000……
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板书)5、自主提升思考: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交流说说对小数的理解。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结论:①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那么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1。同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01、0.001。②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为10,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1和小数部分的1/10也是相邻的,进率也是10。6、对比深化观察:
1
0
.
1
0
.
0
1
0
.
0
0
1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一位小数表示的是1米被平均分成了10分米,其中的一份就是0.1米两位小数表示的是1米被平均分成了100厘米,其中的一份就是0.01米三位小数表示的是1米被平均分成了1000毫米,其中的一份就是0.001米……三、反馈练习,巩固深化1、基础性训练①完成教科书第33页“做一做”。(学生自主完成,直观对比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②课件习题1)、说出下面各小数的意义。0.75米
0.8
0.06元
0.179吨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小数。9∕10米=(
)米
27∕100米=(
)米49∕1000米=(
)米
97∕1000=(
)37∕100=(
)
839∕10000=(
)3)、填空0.6里面有6个(
);再增加(
)个0.1就等于1。0.25里面有(
)个0.01。32个0.001是(
);32个0.01是(
);32个0.1是(
)。2、综合性训练完成教科书第36页第1题。(分别呈现4个小数和分数让学生把他们连起来,明确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完成教科书第36页第2题。(通过填空形式加深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完成教科书第36页第3题。(通过手势比划用小数表示的长度,加深学生对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3、提升性训练(1.4)厘米
(1.2)分米
(1.02)元
(
0.5)(根据小数的意义,先用自己熟悉的单位读出数据,然后换算成题目要求的单位作答。
)四、课堂梳理,总结汇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大家知道了什么?(知识内容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向大家交流的?五、知识拓展观看视频,渗透数学文化,了解小数的产生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
分别写作0.1
0.01
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教学反思《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P32-33?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让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积累关于小数意义理解的活动经验,发展学生数感。?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体会小数的产生。?
1.视频导入
P32?两位小朋友拿1米的尺测量桌子的高度,讲台是1米多1分米,课桌是1米多2分米。
师:请说说你的想法?
2.揭示课题?
述:生活中,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用整数表示结果,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今天,咱们进入第四单元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自主探究,理解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1)师: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是一把1米长的尺,为了方便大家看清楚,放大后的样子。被平均分成10份,一份是多长?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呢?你是怎样想的??
生:一份是1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一份就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板书)?
师:(指着尺)这里的1份呢?这呢?都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0.1米。追?问:0.7米表示什么??
生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就是0.7米。
生2:??0.7米表示7个0.1米。
师:0.7米里面有几个0.1米呢??咱们来数一数:1个0.1米,2个0.1米......0.7米里面有7个0.1米。
举例0.3,0.5,0.9等(课件操作)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呢?
生: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表示零点几。??
2.认识两位小数
(1)述:刚才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知道每一份都是0.1米,如果我们把每个0.1米继续平均分成10份,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课件: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多长?
(1厘米)?用分数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板书)
追?问:同样都是1份,这里用小数怎样表示?还能用0.1米表示吗?
(2)自主完成学习单?
自学要求:
①仔细观察图,想一想,再填一填。??????????
②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观察数据,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汇报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4)问:0.08米里面有几个0.01米?10个0.01米是多少米??(课件一起数)
课件中:一把尺(最小刻度1厘米,可放大,不能移动。下面一个红箭头、括号米,可以移动)??
????师:(如32厘米)这个刻度你能用小数表示吗?你是怎么想的??????????
?(另选三个:0.45米,0.69米,0.92米,师生我说你指)???????
认识三位小数
(1)(课件:把0.01米10等分)?师:把0.01米继续10等分,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多长??
生:1000份,每份1毫米。(板书)?
师:请看学习单,完成填空。?
学生完成,教师巡视、拍照上传(反馈2个不同)
(2)汇报你是怎么想的??
(抓手:1.小数意义2.几个0.001,3.千分之几的分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4、理解计数单位、进率?
(结合板书观察、对比)?
师:将1米平均分成了10份、100份、1000份,还能继续分下去吗?还能用新的小数表示吗?能说得完吗??
追问:那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生: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师:我们学过整数有计数单位,小数也有它的计数单位。
想一想:0.7表示7个0.1,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0.08呢?0.013呢?
生:0.7的计数单位是0.1(就是十分之一),0.08的计数单位是0.01(就是百分之一),0.013的计数单位是0.001(就是千分之一)(板书)?
师:再思考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同桌交流)
生: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深化理解
1、基础练习(完成做一做)
2、(课本机动练习)
述: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小数,你知道小数的历史吗?
(微课介绍)
(四)回顾小结?
通过学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用长方形(空白)、长方形(十等分)、学生用学习纸
一、联系生活,引出小数。(会读小数、小数点的作用、小数的组成)
师:你们是几年级几班的学生?
生:三年级
班
师:我们以前数学课的时候都认识了哪些数?
生:整数、分数……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数
板书:认识小数
你认为小数什么样?
生:有点、有小数点、几点几几、像0.35、超市打折、身高……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我知道了,你们是留意了生活中出现的小数,虽然没进行过学习,但是知道了很多。不着急啊,我知道你们知道。我们一起去生活中找小数。出示图片:
师: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洗衣粉,大家一起读出它的折扣:八点五折。
教师板书:8.5
特惠,就是搞特价,谁能读出是多少钱?0.38元
这是体温计,测量的温度是36.5度
还有:
这些都是价钱了:湿巾8.00元、5.50元、27.8元
除了价钱、温度、折扣,还有很多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成绩7.98秒、身高1.41米、体重39.4千克……
师: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师:有人说小数的样子很特别,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你们觉着呢?
生:有点,这个点叫做小数点。
师:是呀,小数点是小数的一个标志,写在数字的右下角,圆圆的小黑点,读的时候,直接读“点”。
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些小数:
8.5
0.38
36.5
8.00
5.50
27.80
7.98
5.50
1.41
39.4
师:你们找到读小数的方法了吗?
生: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就正常读,小数点后面的部分像读电话号码那样读。
师:谁能自己想一个小数读出来?
生:0.456789、19826.00004、100.100……
师:别看“小数点”小,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来看看生活中它的作用有多大?
(播放小视频)
师:你们发现了吗?
18.00和180.0看起来这几个数字没变化,可是却不一样呢。
18.00就是18元,180.0就是180元
你们看小数点的位置一变,数的大小就改变了。
小数点前面的数是整数部分,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小数点后面的数是小数部分,表示不足1的部分。
二、数形结合,理解小数。
师:你们瞧,生活中真是离不开小数,我们经常和小数打交道。你们看
课件出示:微信红包图
师:这是老师一个学生,昨天抢的红包,你们知道她抢了多少钱吗?
生:0.3元
师:知道“0.3元”是多少钱吗?
生:0.3元就是3角。
(板书3角=0.3元)
师:3角钱有没有1元多?
生:没有,少得多。
师:看来,和1元相比,0.3元只能算是一个“零头”了。如果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长方形表示1元(出示一个空白的长方形),你能想办法将0.3元表示出来吗?
老师拿纸,学生口述。
师:告诉老师,你们想怎么表示?
生:把它折成10等份。
师:为什么要折成10等份呢?
生:因为1元=10角,折成10等份后1份就是1角,3份就是3角。
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0.3元”就是将1元平均分成10份,表示出其中的3份。(屏幕逐步显示1元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角”,然后再涂3份的过程)
师:这样的图示,大家并不陌生吧。它让你想起什么了吗?
生1:以前咱们学分数时,也是这样子平均分一分、涂一涂。
生2:我想到了十分之三元。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就是十分之三元。
师:哦,原来0.3元和我们熟悉的十分之三元的意义一样啊。
(在图上补充“0.3元=”)
师:(出示一个空白的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如果给大家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用它来表示“1”,你还能任意涂出其中一部分,表示出一个小数和相应的分数吗?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动手涂色、写数,选择几个学生自由展示后,教师组织梳理,0.1就是十分之一,0.2就是十分之二……0.9就是十分之九,从而概括出:“零点几就是十分之几”,“零点几的意义和十分之几的意义相同”。
三、知识迁移,构建模型。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徐老师的红包。这一次,我不直接告诉你是多少钱,而是给你一个图示,看你能不能知道我的红包是多少钱?
(出示1.2的价钱图示)
生:你的红包是1.2元。
师:你是如何观察的?
生:现在有两个长方形了,第一个涂满了颜色,表示整1元。第二个平均分成了10份,涂了其中的2份,也就是2角钱,0.2元,合起来就是1.2元了。
师:同意他的想法吗?(同意)有没有补充的?
生:刚才的图形都是表示的零头,小数都是“零点几”。现在有一个整的了,小数也变成“一点几”了。
师:(带头鼓掌)说得真棒!说到点子上了。
师:老师想问问你如果是8.6元,让你画一幅图来表示它的价钱,你准备怎样画呢?
生:我准备先画9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然后把前面8个涂满颜色,第9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其中的6份。
师:你还能表示多少元?……
四、实际应用,强化感受。
师:(出示一根米尺,如图)数数看,在米尺上,1米长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生:1、2、3、4……10份。
师:巧得很,也是10份,那一份的长度是多少?(1分米,十分之一米,0.1米)
请你用这把米尺帮助量量两根彩带的长度。
(出示红、绿两根彩带:红彩带长0.9米;绿彩带超过1米,不足2米。)
师:有什么办法能知道这根彩带的长呢?
(根据学生的设想演示两种办法:一是把超过一米的零头单独量一下,有5小格,彩带全长1.5米;二是在原来的米尺后面再增加一根米尺,变成2米尺,直接看出是1.5米。如下图。)
方法一:
方法二:
师:如果彩带的长度超过了2米,怎样能确定它的长度呢?
生:在尺的后面继续接上一根米尺,变成3米尺。还不够,再往后接……
师:在数学里,有一种简洁的方法把大家的意思表示出来。(将2米尺渐变成带箭头的数轴)。
师:向箭头的方向延长,我们就能表示更多的数,这叫做数轴。数轴下面的这些数0、1、2、3……都是我们以前碰到的,我们叫做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如果将这根数轴再延长些,我们还能在上面标出哪些自然数?很是神奇吧!如果我将数轴上的每一段都平均分成10份,现在这些点表示多少?
师:今天你们学的可真快,奖励你们,发个红包?
5.18元怎么样?
5.18这个小数有什么特别吗?
生:它的小数部分是18,有两个数字。
师:猜猜1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生:1角,8分
师:孩子们,数学有时就那么精确。小数部分越多,精确度就越高。
师:看来小数里的学问还蛮大的,而且它的历史也很悠久,来看看:
同学们,小数的历史非常悠久,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就明确提出了十进小数的概念。后来人们采用将小数部分降一格,在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之间加上分割线,或者加上一个余字,或者什么都不加只把两部分分隔开等方法表示小数。4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想到用空心圆圈隔开两部分。到了1593年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提出用小黑点代替空心圆圈。从此就有了现在的小数。
师:一个不起眼的小数点,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看来啊,小数不小,小数的世界很大,随着我们对小数学习和研究的深入,相信大家你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四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蛋的世界
---
小数的意义。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小数的认识”是我们小学阶段“数的认识”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与“整数和分数的认识”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小数的意义”一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小数的性质以及四则运算”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四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发展,部分学生不能够充分理解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类比,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
2.
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
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探索小数的意义。
五、方法: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老师出示课件,显示数学信息。
几种鸟生蛋的重量分别为,丹顶鹤:0.25千克,信天翁:0.365千克,鸵鸟:一点六五千克,鸡蛋:零点零六千克。
2、根据图片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告诉学生:我们将通过两个问题的研究来学习“小数的意义”。
(板书课题)丹顶鹤蛋重0.25千克,那么0.25表示什么意思?信天翁蛋重0.365千克,0.365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3、丹顶鹤蛋重0.25千克,0.25表示什么?
(1)理解0.1的意义。
先让学生在正方形的纸上用图一图的方式表示出0.1的含义,全班交流后,微视频演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表示1/10,用小数表示就是0.1.
(2)理解0.01的意义。
先让学生在正方形的纸上用图一图的方式表示出0.01的含义,全班交流后,微视频演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表示1/100,用小数表示就是0.01.
(3)理解0.25的意义。
先让学生在正方形的纸上用图一图的方式表示出0.25的含义,全班交流后,微视频演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25份表示25/100,用小数表示就是0.25.
(4)小结:0.25就是25/100,表示25个1/100.也可以说0.25由25个0.01组成。也就是说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也是0.01)(板书)
4、信天翁蛋重0.365千克,0.365表示什么?
(1)理解0.001表示的意义。
先让学生试说猜测0.001表示的含义,然后用微视频演示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表示1/10,也就是0.1.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份,表示1/100,也就是0.01,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1000,也就是0.001.
(2)理解0.365表示什么。
先让学生试说猜测0.365表示的含义,然后用微视频演示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365份表示365/1000,也就是0.365.
(3)小结:0.365就是365/1000,表示365个1/1000.也可以说0.365由365个0.001组成。也就是说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也是0.001)(板书)
5、梳理思路,归纳小结:像0.1,0.25,0.365……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6、推想一下,四位小数表示什么?计数单位是多少?(板书万分之几万分之一)五位小数呢?像这样的小数有很多,能说完吗?那怎样表示比较合适?其实,小数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让我们再回到生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形纸片的操作和正方体模型的动态展示,让学生观察、涂色、操作,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顺利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感受小数应用于生活的广泛性。
(三)、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1.练习:我也会表示下面各数的意义。
小数
计数单位
组成
0.2
0.07
1.35
4.6
0.125
3.021
2.
填一填:
(1)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
第三位是(
)位。
(2)0.8里面有(
)个0.1;(
)里面有6个0.01。
(3)4个(
)是0.4;10个0.1是(
);10个0.01是
(
)。
(4)0.247是由(
)0.1、(
)0.01和(
)0.001组成。
(5)0.247是由(
)个0.001组成。
(6)一个小数,小数点左边的第一位和右边的第二位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含有(
)个0.01。
3.
先读出下面的小数,再说说各数中的“4”表示的意思。
42.05
表示:
8.43
表示:
0.24
表示:
14.72
表示:
1.284
表示: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板书设计:
小
数
小数:
一位小数(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千分之几)
计数单位:十分之一(0.1)
百分之一(0.01)
千分之一(0.001)
数位: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