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整理与复习 第11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整理与复习 第11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8 16:4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1
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页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并且掌握对各种平面图形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2.
掌握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经历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在整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难点
形成对平面图形认识的知识网络。
突破方法
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引导回顾。
学法
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揭示课题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复习并梳理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
质疑回顾
1.
教材第86页第1题。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
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活动,互相启发,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进行分类。
2.
教材第86页第2题。
(1)提问:
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教师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再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
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
直线
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不可以度量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不可以度量
线段
有两个端点,不可延伸
可以度量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
交点
图例
平行

相交

互相垂直
一个交点

垂足
(2)我们学过哪些角?在放大镜下看角,它的大小会变化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集体订正。
教师总结:我们学过的角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在放大镜下看角,角的两边变长了,但它的大小不会变化,影响角的大小的只有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
(3)关于三角形,你知道些什么?
组织学生先说一说已学的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根据教材上三角形按角分类的图示,组织学生说出各类三角形的特点,并讨论:什么时候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什么时候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请学生回答,并由此引出三角形按边分类的方法。
(4)关于平行四边形,你知道些什么?
组织学生先说一说已学的不同的四边形有哪些,由此回顾总结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表示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圈不相交?为什么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部分?为什么正方形又是长方形的一部分?
分别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由此引出对所学四边形特征的整理和复习。
(5)圆与上面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圆有哪些特点?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强调:圆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不同,它是一种曲线图形。
3.
教材第86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动手独立操作,合作讨论,并在操作的过程中思考移动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什么,强调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
释疑解难
教师:刚才复面图形的认识,想必同学们可能有些疑难问题,请同学们互相提问,互相交流。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复习课的目的之一就是教师把平时分散教学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建构起一张知识网,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复面图形的认识”时,我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分类等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整理的内容简洁清晰,一目了然。
这样的复习,既使各平面图形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又体现学生整理、建构时的自主性,也提高了他们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