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下课时达标练习:8.2 研究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八下课时达标练习:8.2 研究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28 20:4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
题组1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在盛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如图所示的现象中正确的是(  )
2.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胶管敞口,如图所示。将此装置放入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所示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  )
3.如图所示,使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手按橡皮膜,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
B.金属盒未浸入液体中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有高度差,应该向液面较低的一侧加液体
C.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盛水容器、烧杯等进行实验。将玻璃管的一端用一块橡皮膜扎紧,将玻璃管扎膜端竖直插入盛水容器中,分别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比较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现象,可知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B.比较图甲和图丙的实验现象,可知深度相同的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C.甲、乙、丙三个图中的玻璃管侧壁都没有明显的凹陷,说明水对侧壁没有压强
D.图丙中,顺着管壁向玻璃管中注入清水,当管内外液面向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陷
5.同学们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如图甲所示是用来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压强计,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不相同,接下来的操作是 。?
(2)分析如图乙A、B所示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
(4)小明保持图B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他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同学小婷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  。?
(5)完成实验后,小明发现根据压强计测出的压强p1和用烧杯中金属盒的深度计算出的压强p2不相等,多次实验仍存在这种现象,经过讨论,发现是由于金属盒的橡皮膜发生形变,从而导致p1    (选填“>”“<”或“=”)p2。?
6.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容器形状等因素有关。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容器的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在图甲中,控制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  。?
(4)另一名同学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利用图甲和图丙的装置,得出一个结论: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小明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
题组2 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       
7.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是 (  )
8.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小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 (  )
A.A孔 B.B孔
C.C孔 D.D孔
9.如图所示,A、B、C三点液体压强的大小是 (  )
A.A点最大 B.B点最大
C.C点最大 D.三点一样大
10.如图所示的管里装有一定质量的水,管倾斜放置时(水未溢出),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1;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2,则p1    (选填“>”“<”或“=”)p2。?
1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中装有一些浓盐水,向杯中加水,使盐水稀释,则盐水的密度    ,在加水过程中(没有加满),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所示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甲装置即可。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如图丙所示),将观察到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选择图    (选填“乙”或“丙”)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 ?  。?
答案详析
1.B 解析: 水从小孔中喷出,越靠近容器下部的小孔所处的深度越深,水产生的压强越大,所以水喷射得也越远。
2.B 解析: 玻璃管竖直放置在水中时,两端橡皮膜在液体压强的作用下均向内凹,玻璃管下端更深,所受的液体压强更大,所以下面的橡皮膜向上凹得更厉害些,故A错误,B正确;玻璃管水平放置在水中,水对两侧橡皮膜有向内的压强,所以两侧的橡皮膜都应向内凹,故C、D错误。
3.D 解析: 用手按橡皮膜,两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即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说明此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好,故A错误;金属盒未浸入液体中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有高度差,应该拆下橡皮管重新连接,故B错误;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稳定后,即液体静止时,右管中的液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压强计的测量原理:压强的变化使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故D正确。
4.C 解析: 比较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现象,玻璃管下端所处深度越大,橡皮膜向上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故A正确;盐水的密度大于水,比较图甲和图丙的实验现象,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橡皮膜向上凹陷程度越大,说明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故B正确;液体对容器侧壁存在压强,由于玻璃硬度较大,所以液体产生的压强无法使玻璃管产生明显形变,故C错误;图丙中,顺着管壁向玻璃管中注入清水,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虽然液体深度相同,但盐水密度大一些,由公式p=ρgh可知,盐水对橡皮膜的压强较大,所以橡皮膜仍向内凹陷,故D正确。
5.(1)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2)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B、C
(4)没有控制液体深度相同
(5)<
解析: (1)压强计未使用前U形管两侧液面应相平,若不相平,应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2)A、B两图液体的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并且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应选择乙中的B、C两图。
(4)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深度不变。小明保持图乙B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的深度增大,密度增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增大,没有控制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变,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可靠。
(5)橡皮膜由于发生形变,自身产生一个向外的压强,所以根据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计算出的压强p1小于用烧杯中金属盒在液体中深度计算的压强p2。
6.(1)高度差 (2)无关
(3)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4)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
解析: (1)用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是运用了转换法。(2)丙和丁两图中液体密度相同,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的形状无关。(3)在图甲中,控制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相同,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即方向不同,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4)图甲和图丙中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不同,所以无法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7.C 解析: 由p=ρ液gh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当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8.D 解析: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同种液体的压强与它的深度成正比,压强越大,水喷出的速度也越大;由图可知,D孔的深度最大,压强最大,水喷出的速度最大,故D正确。
9.D 解析: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本题中,液体的密度相同,A、B、C三点的深度相同,故A、B、C三点的液体压强相等。
10.< 解析: 由p=ρgh可知,h为从水面到管底的竖直高度,与液柱长度无关,管倾斜放置时竖直高度减小,故p111.变小 变大 
12.橡皮膜向外凸 橡皮膜向上凹 乙 
乙装置能探究液体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解析: 图甲装置中没有水时,橡皮膜是平的,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水对橡皮膜有向下的压力,从而产生向下的压力作用效果,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把甲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水具有流动性,对橡皮膜有向上的压力,从而产生向上的压力作用效果,看到橡皮膜向上凹,说明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由于图乙装置能探究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则图乙装置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