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沪教版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沪教版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8 10:48:20

文档简介

加强计算教学研究
促进运算能力提升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执教者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P29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一上“20以内进位加法”和二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是后续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教材创设了具体的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材意图通过三种计算工具位值图、计算条片、数射线的操作,引导学生经历动作表征、语言表征和符号表征的算理算法探究过程,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学情分析
为了精准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了解计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我对今天执教的一(1)班的43位学生进行了学情前测。题次题目计算正确率1.进到整十数39
+
=40
62
+
=70
48
+
=5057
+
=60
73
+
=80
86
+
=9086.05%(37人)2.计算
24
+
6=
8
+
32=
9
+
81=
3
+
77=
63
+
7=
46
+
4=
75
+
5=
58
+
2=
54.49%(23人)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24+7=
76
+
9=
51.16%(22人)本次前测结果分析:①进到整十数,39+10=40,86+10=90。②计算,1位小朋友完全不会,还有学生出现了类似:8+32=41,46+4=42,58+2=70的错误。③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22位学生能够正确写出计算过程,其中19位学生是采用了先算个位加个位,再和十位相加,3位学生是采用了先加到整十数的方法。13位学生表示无从下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和媒体演示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沟通算理与算法的关系,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设计思路
为了突出“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的教学重点,突破“理解
‘满10进1’的计算法则”的难点,本课采用参观机器人体验馆的情境串起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以百以内数的组成中10个一圈的计数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位值图、计算条片、数射线计算的活动经验,理解“10个一是1个十,满10进1”的计算法则,掌握“先加个位,再加整十”和“先加到整十数”计算算法,形成计算技能,发展算法思维。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条片、位值图、数射线等直观学具的操作,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表达计算过程,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算法探究活动,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感,提高运算能力。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算法多样化,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满10进1”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计算条片、双色片、位值图、数射线、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内容与要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一分钟口算2.创设情境,出示图片信息蓝色机器人有27个,粉色机器人有5个。
3.提出问题
1.收集信息。2.提出问题。3.列式计算。
认真倾听,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列出算式。
教学意图:创设人工智能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关注收集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操作验证,理解算理
1.提出问题怎样摆,能一下子就看出一共有32个机器人?2.出示任务位值图、计算条、数射线都是我们的计算工具。请你选择一种,可以在位置图上圈一圈,写出计算过程;也可以选择计算条,摆一摆,圈一圈,写出计算过程;还可以在数射线上画一画,写出计算过程。3.交流反馈(1)出示位值图,体验先加个位,再加整十小结:十位上原来2个十,多了1个十,变成了3个十,我们把这种方法叫满十进一,把这样的计算称为进位加法。揭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2)出示计算条,进一步体会不同的计算过程①先加个位,再加整十②先加到整十数小结: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想到了两种计算方法:先加个位,再加整十
和先加到整十数。(3)出示数射线,明晰计算方法小结: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不管是先加个位,还是先加到整十数,都会遇到满10进1。
1.选择计算条片、位值图、数射线计算27+5。2.同桌交流想法。3.交流汇报,说出计算过程。
能操作学具,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大胆、自信交流自己想法。
教学意图: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探究活动,丰富学习经历,理解抽象算理,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算法表达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
三、练习巩固,掌握算法
1.选一选根据图示,请选择正确的计算过程。小结: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用到了满10进1的方法。2.算一算
38+6=
7+47=
=
9+4=
=
9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先加到整十数;或者先加个位,再加整十数。3.分一分进位加法:65+7,72+9,34+8,58+7不进位加法:43+5,65+2,16+3,54+3小结:进位加法满十进一,十位会多1。不进位加法,十位不变。所以在口算时,我们要先判断它是进位加法还是不进位加法。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算的更快。
1.独立思考。2.交流反馈。3.独立练习。4.交流反馈。5.将算式按要求分类。6.计算交流。
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能区分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能进正确进行算法表达。
教学意图:练习环节嵌入机器人元素,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熟练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巩固“满10进1”的计算法则,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先审题后计算的好习惯。
四、回顾梳理,总结评价
1.总结评价我们学会了什么新本领?2.走迷宫规则:从入口出发,必须选择得数最大的算式才能走动,只能上、下、左、右走,不能斜着走也不能重复走。
1.交流学习体会。2.同桌游戏。
能从多角度总结学习成果,会初步的自我反思和评价。
教学意图:从知识、方法和情感三方面反思学习过程,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收获,既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能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还能培养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说一说(看谁说得多又对)
36+□=4□
36+□=4□
36+□=4□
36+□=4□
36+□=4□
36+□=4□
学习内容水平:2.2.2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B)学习要求:2.2.2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2.亲子游戏:用1—9的扑克牌,自己创编一个有关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游戏,跟爸爸妈妈一起玩。学习内容水平:2.2.2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B)学习要求:2.2.2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课堂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第二册
设计者: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学目标设计:(三维目标)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有退位)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构造算法的能力,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算法的能力。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目标制定依据:
对教材的分析:
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从生活化的情景引入,通过小组活动,共同探讨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同时在比较中让他们归纳出计算方法的种类。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究算法的能力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退位)时,已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并希望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使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对学生状态的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期中已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对于运用学具动手操作探究多样化的算法已有一定的基础,而这学期本单元的学习中,已进一步学习通过学具探究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退位)的计算方法。本节课通过情境帮助学生巩固旧知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不同算法。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评价关注点
课前二分钟:
15-6
16-8
12-8
14-511-3
13-5
20-6
14-7
用手势表示
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出示35-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2、如果把算式改成32-5,个位上2-5够减吗?不够减怎么办呢?3、出示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交流35-2的计算过程
为新知设置悬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阶段对应目标1、2、3
1、出示要求:1)在位值图上用小圆片画一画或在百数图上划一划算一算32-52)说一说计算过程3)把计算过程试着写下来2、出示资源3、让学生上来演示4、小结(边小结边在课件上演示)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个十到个位,在个位减个位,最后各位和十位合起来。5、尝试练习:43-8
36-96、在课件上继续演示别的算法:1)退到十位再减2)先算十位,再个位和十位合起来7、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成功地获得了新的知识,你们真了不起!
学生探究32-5的结果在位置图上或在百数图上画一画算一算并写出计算的过程交流反馈纠错师生共同小结独立练习纠错交流反馈再观看课件演示的时候随时和老师总结算理交流反馈
通过写写画画算算体验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同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究的能力。学生能初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算法多样。
三、复习巩固对应目标2和4
1、争当小医生:1)57-8=5917-8=950+9=592)62-3=59
62-2=60
60-1=59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52-7
62-54、接龙游戏:91-8=()-9=()-7=()-5=()-6=()-7=()+5=()算一算,学动物叫拓展游戏:小猴送信信的内容:6()-4可能送到谁的家呢?小结:当个位上的数大于等于4的时候,6()-4的差是不退位减法,十位上仍旧是6,当个位上小于4的时候,6()-4的差是退位减法,十位上就变成了5。所以我们在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时候要先判断是退位减法还是不退位减法。
交流反馈独立练习反馈独立练习独立练习讨论交流
进一步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写出算理。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能够正确的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并能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差的范围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总结阶段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本领?
学生口答
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经历利用学具探究与交流获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养成自学选择合理算法的意识,逐步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2.通过提出自己的算法,并与他人交流算法,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
9
+
8
12
+
20
7
+
5
30
+
15
6
+
9
40
+
11
总结:我们已经学会了像这样的一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
二、探求新知
(一)情景引入
1、情景出示,提问,谁看懂了,编个加法小故事
2、提问:你怎么一下子就看出是27个蛋?
3、列式(板书27+5)
4、揭题:“两位数加一位数”
(二)
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凑整十的计算方法
1、算一算一共有几个蛋?你是怎么算的?
2、交流反馈
从外面5个蛋中拿出3个,凑满一盒,3盒就是30个蛋,把27凑成30。再和外面的2个蛋加起来就是32个。
师:为什么只拿3个,不拿4个,不拿5个。(凑整十)
根据拿法,说出算式
3、说一说计算过程
4、练习
任务一
第一题
(三)探索其它计算方法并进行比较
1、想一想有什么工具能帮助我们计算。
(数射线、计算条)
2、除了凑整十还有什么方法来计算27+5?先加个位,再加十位。
3、说说“先加个位、再加十位”的计算过程。
4、练习
任务一
第二题
5、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比较两种算法,并小结。
“凑整十”拆的是(小数)一位数;“先加个位,再加十位”拆的是(大数)两位数。
三、巩固练习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完成学习单任务二。
2、买一买
四、总

今天你有什么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