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36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36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8 07:3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你知道吗?
我国很多地方在姑娘出嫁时往往娘家要陪送嫁妆,嫁妆在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着所谓“四大件”的说法,它们是一般家庭中的高级消费品,被看作是当时高生活水平的标志。
你们知道这“四大件”指的都是什么吗?
“四大件”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
旧四大件
“四大件”的变化
——20世纪80、90年代
新四大件
“四大件”的变化
——21世纪
新新四大件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课标要求: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常生活发生变迁的原因、表现和影响。知道中国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进步
2.能力目标:从图片中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3.情感价值观目标:认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衣·改革开放前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家中人口多的,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依次往下传
改革开放前: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很单调。
“蓝灰色的海洋”
舌尖上的时代变迁
社会生活——食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食·改革开放前
“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生活
方式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改革前
改革后
丰富多彩、款式多样
从“吃饱”到“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健康饮食
匮乏、单调、营养不足

建国后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当时一些机关工作者常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挖野生植物的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不足!
材料二:近几年,吃野菜成为时髦。很多天然的野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常有药用功效……
问题思考: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呢?
材料一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
材料二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开始重视营养全面和均衡。

以一家窥一国
——改革开放社会变迁之“住”
城市中拥挤的四合院
农村中的茅草房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住。改革开放前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住·改革开放后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生活
方式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改革前
改革后
丰富多彩、款式多样
从“吃饱”到“吃好”
居住面积扩大、
环境改善
匮乏、单调、营养不足
拥挤,设施简单

通信
建国后
3.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休闲娱乐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行·改革开放
生活
方式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改革前
改革后
丰富多彩、款式多样
从“吃饱”到“吃好”
居住面积扩大、
环境改善
交通条件有了
明显的改善
匮乏、单调、营养不足
居住条件差
主要靠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

通信
建国后
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_________,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公路: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 ______前列。
民用航空: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第二位
世界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二、通信方式的变化
我们经历了哪些通信方式的变化?
通信方式的变化
书信
通信方式的变化
固定电话
大哥大
通信方式的变化
QQ聊天
微信聊天

(1)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______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影响: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
全球
思想观念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5、通信:
生活
方式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改革前
改革后
丰富多彩、款式多样
从“吃饱”到“吃好”
居住面积扩大、
环境改善
交通条件有了
明显的改善
匮乏、单调、营养不足
居住条件差
交通条件较差
极其落后,以书信为主

通信
建国后
电信产业快速发展
互联网发展迅速
互动探究:
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极大解放了生产力,经济水平快速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2、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常生活变化
(衣食住行)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课堂小结
总结提升
改革开放的脚步没有中断,当代中学生应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些什么?
①树立崇高理想,立报效祖国之志;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改革开放前,我国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的根本原因是(?? )?
A.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B.防止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
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
C
2、从有啥吃啥到吃 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 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
D.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B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5.(2014·河南省·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2分)
(3)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2分)
5答案(1)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质丰富、鼓励消费;(1分)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质量或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1分)
(2)科技改变生活;(1分)改革开放。(1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3)例:互联网的普及;说明:网购巨大的成交量,拉动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举例1分,说明1分)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