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5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2018年高考真题】
【2020年】无
【2019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国素。没有高度发展的往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国此,注意在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5.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6.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
)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答案】
5.D
6.B
7.C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比对。本题中,D项,“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错误,“必须”一词过于绝对化,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选项忽略了“有效”一词,并非必须拥有,而是有了“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可以让人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要求选出“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注意力”重要性的内容,再分析选项,看哪一项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从文中来看,“注意力”具有定向性,具有选择性和指向性。ACD三项都能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如“右手画圆,左手化方,不能两成”说明注意力不能分散;“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是说明注意力具有定向性,不能分散;“用心一也”也是表明注意力的指向性。只有B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说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与注意力“定向性”不一致,不能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题中,A项,“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错误,文章第一段只是把人类资源分为两个部分,而“注意力”和“物质、能量等能源”分属两大类,文中没有提到二者可以相提并论,选项前后内容之间强加因果。B项,“在任何时候,……”错误,“任何时候”这一说法太绝对,扩大范围。D项,“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错误,这一说法太绝对。文章最后只是说“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但没有说不合理使用会如何。故选C。
【2018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載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5.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6.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7.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答案】
5.C
6.B
7.D
【解析】
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项,曲解文意,“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错,原文是“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
6.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曲解文意,“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错,原文是说“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C项,说法太绝对,“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中“完全被”说法绝对,原文是“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D项,说法绝对,“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错,原文是“这使它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的对信息处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只是猜测。
7.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D项,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原文中说的是“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的对信息处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强调的是“被奴役者”,而D项中“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并没有奴役,被控制,所以选D项。
【2017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为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6.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答案】
5.A
6.C
7.D
【解析】
5.选项A对应的原文: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选项“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混淆范围。
6.C项偷换概念,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原文为“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首先,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而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可能与现在不同;其次,《淮南子》中记载的只是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
7.“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的是“二十四节气”,不是“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
【近三年名校模拟题精选】
【2021年】无
【2020年】无
【2019年天津压轴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小寒与物候
虽然在冰天雪地里,但先民们发现,小寒时期阳能其实在增加。小寒时期会依次出现以下物候:首先是雁北乡,雁将避热而回,尽向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接着第二候是鹊始巢,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始所向也;三候雉始雊,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先民对大雁这种候鸟观察得十分仔细,大雁的行为也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雁虽然还在南方过冬,但它们已经感知到阴阳的顺逆变化,阳气即将回升,雁群开始自南方往北飞回故乡。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中国南方过冬。冬去春来,它们又飞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在中国文化中,雁是禽中之
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即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雁有仁心,一队雁阵当
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其他壮年大雁不会弃之不顾。雁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从一而
终,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雁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
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
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
“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古人看来即为礼。雁有智
慧,雁为最难猎获之物,落地歇息之际,群雁中会由孤雁放哨警戒。人们说,犬为地厌、
雁为天厌、鳢为水厌,即指它们机智警觉。雁有信,它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时节变换而
迁动,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
中国文化中很早就把雁当作文明的象征,古时有以大雁为礼物的惯例。周代开创的婚
姻礼仪,是礼仪的根本,而婚姻的六礼中,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
段,只有第五个阶段不必用雁,其他几礼都要用雁,即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察里,“雁”这
种候鸟兼具社会对人们婚姻问题上需求的引义。
到了第二候,虽然这时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喜鹊却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
孕育后代。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
越多,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则难见它们的身影,可以说它们是很有人缘的鸟类。喜鹊常
成对或结成大群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中国人在鹊之
前加上喜字,明证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象征吉祥。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画鹊兆
喜几乎成了我们文化中的一个大为流行的风俗,齐白石、徐悲鸿等人都画过喜鹊。两只鹊
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下树上
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中国人对
喜鹊的观察也非常早,《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是成语鹊巢鸠占的源头。
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鸣叫寻找同
伴。我们今天已经很少能看到野鸡,但在古代,“雉”也参与了中国文化的经验和表达。
“雉”善走,不能久飞,羽毛可做装饰品。《诗经》中说,“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它
由矢和隹两字组成,矢为矢量,长度单位,表示本地方;隹为鸟,雉的本义是留鸟,特指野鸡。古人也因此把雉当作长度单位,长三丈高一丈的城墙为一雉。《左传》中说:“都城过百雉。”城墙则称为雉堞,谢朓有诗:“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
(节选自余世存《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有删改)
5.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大雁的习性是南北迁徙,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迁移,在迁徙的途中,它们表现出在人们看来的仁义礼智信的行为,因而也被人们称为“天厌”。
B.在中国人的眼中,大雁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中,用雁来作为五礼之贽,这使得大雁兼具有人们所需要在婚姻问题上的丰富含义。
C.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吉祥的象征,《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和绘画中的画鹊兆喜都表达了人们对喜鹊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D.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雉”既指一种禽鸟,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也作为一种长度单位,如《左传》中“都城过百雉”。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小寒其实并不寒,因为小寒这个节气其实是阳能在增加,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B.文章论证大雁是人类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量引用了名言名句,非常有文化内涵。
C.文章将小寒节气中三种物候做了对比论证来分别表现对先民文化生活的影响有大有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可读性强。
D.文章在论述中采用总分的层次来安排内容,按照大雁、喜鹊、野鸡的顺序,分别论证了小寒时的三种物侯特征,使论述既非常清晰有条理。
7.下列诗句中,符合“小寒时期的阳能其实在增加”的表述的一项是(3分)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冰簟银床梦不成,雁声远过潇湘去,碧天如水夜云轻,十二楼中月自明。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D【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A项,“因而也被人们称为‘天厌’”强加因果,被称为“天厌”是因为它对时节变化机智警觉。B项,“这使得大雁兼具有人们所需要在婚姻问题上的丰富含义”分析错误,原文中指出大雁具有社会对婚姻问题中“礼”的需求。C项,“《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不是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6.D【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和思路的能力。A项,“小寒其实并不寒”理由不成立,“阳能在增加”不是衡量寒与不寒的标准。B项,“大雁是人类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大雁的行为是人类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C项,“对比论证”说法错误,文章介绍小寒节气中的三种物候(雁、喜鹊、雉),是举例论证,不是对比论证。
7.A【解析】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里既指季节(大雁北归),诗人又自比大雁。此处北归的大雁说明此时阳能在增加。B项,“冰簟银床梦不成”正面描写人物清冷寂寞的意绪,不是阳能在增加。C项,词中描写的是夏季的景物,不是冬天。D项,“北风吹雁雪纷纷”,写的是天气越来越冷,不是阳能在增加。
【2019年河北区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
7题。
“少盐有时候真的会致命”“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电吹风用好了能治疗鼻病”……打开微信朋友圈,形形色色的传言令人眼花缭乱,给不少人带来困扰。据统计,“微信辟谣助手”上线至今,已辟谣一百十余万篇文章,而相关网文传播的主要目标群体正是老年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学会通过网络获取资讯、进行沟通。但由于对信息缺乏足够的分析辨别能力,他们时常被网络谣言误导,成为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不少年轻网友有这样的经历:在微信群、朋友圈中,长辈们热衷于转发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等类型的文章,有的“看标题就不靠谱”。对于这样的谣言,如果听之信之遗患无穷。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网络谣言已成为老年人遭遇的许多上网风险之首。
“无根据的事例+不严谨的论述+不科学的结论”——
类似谣言文章存在不少破绽,为何却能得到“银发族”的青睐?仔细推究,它们抓住了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通过“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确凿”的数据、“客观”的实验,让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慌,从而落入谣言的圈套些“营销号”正是凭借这点,先博取广泛关注,再向中招的老年人兜售所谓的绿色食品、特效药品、医疗器械等,从而实现流量变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造谣言成了一门生意。
“赶紧转给亲朋好友“不转就会如何如何”之类是谣言文章惯用的套路。在这种诱导下,老年人本着“利他”的初衷转发,不知不觉中成了谣言的二传手。由此观之,谣言在老年人朋友圈的扩散,既是科学素养问题,也跟社会心理有关。“宁可信其有”的认知取向、“我是为你好”的关切心态,形成一股合力,推动谣言实现病毒式传播,甚至让一些早已被辟谣的信息沉渣泛起死灰复燃。
正因此,一些网友感叹,谣言带给自己的困扰,不仅是“父母竟然相信”,更是“父母竟然要求我们一起相信”,以至于“躲过了各种微商、晒娃、自拍,却躲不过爸妈的传谣”。其实,靠“躲”解决不了问题。新的技术,容易在子女和父母之间划上一道鸿沟。走进网络新世界的父母需要我们的陪伴正如我们幼时需要他们的陪伴一样。应该看到,大多数父母的朋友圈里,子女永远是最重要的联系人。我们应该给予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在教会他们使用新科技的同时,提醒他们留意各种不良信息,不断增强抵抗谣言的免疫力。
想了解相关知识却又摸不着门道、无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是“银发族”误入人谣言陷阱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打消疑虑、安定人心,还必须做好权威信息的供给。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相关机构,有责任采取通俗的表达方式、灵活的沟通手段,积极解疑释惑、传播科学知识,把“银发族”渴求的信息送到他们身边。此外,网络平台也应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学外衣的各类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我们就能帮助老年人摆脱网络谣言的侵扰,走进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新天地。
原载《人民日报》
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据统计,“微信辟谣助手”上线至今,已辟谣一百十余万篇文章,而相关网文传播的目标群体就是老年人。
B.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学会了通过网络获取资讯、进行沟通的方式。
C.对于谣言,如果听之信之将会遗患无穷;不久之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网络谣言成为了老年人上网风险之首。
D.不少年轻人在使用微信时都有收到长辈们转发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等类型文章的经历,有的文章看标题就不靠谱。
6.下列内容不属于“银发族”误入谣言陷阱原因的一项是(
)
A.制谣者抓住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运用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准确”的数据和“客观”的实验,让老人产生焦虑和恐慌的心理。
B.年轻人没有给予父母应有的理解和关爱,没有提醒老人们留意各种不良信息,增强抵抗谣言的免疫力。
C.老年人想了解相关知识却又摸不着门道、无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是“银发族”误入人谣言陷阱的重要原因。
D.“宁可信其有”的认知取向、“我是为你好”的关切心态,形成一股合力,这
种社会心理推动了谣言病毒式传播。
7.作为使老人们免受网络谣言侵害的举措,下列表述不准确一项是(
)
A.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相关机构,采取通俗的表达方式、
灵活的沟通手段,
积极解疑释惑、传播科学知识。
B.网络平台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学外衣的早已被辟谣的信息扼
杀在萌芽状态。
C.儿女要多陪伴父母,给予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在教会老人使用新技术的时
时刻提醒他们,增强其抵御网络谣言的能力。
D.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以及整个社会舆论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创
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新天地。
5.A.原文是:“微信辟谣助手”上线至今,已辟谣一百十余万篇文章,而相关网文传播的主要目标群体就是老年人。
6.D.选项内容是谣言病毒式传播的原因。
7.B
原文是:“网络平台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学外衣的各类信息扼杀在萌芽状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1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5
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
考向
概念理解题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本质属性指该事物特有的并对该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就是要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
1.前后勾联。即根据文章的整体性原则,将上下文勾联在一起,从文章的主旨出发,与表达目的和表达技巧等联系起来,全面审视作者在相关内容中遣词用语的匠心,正确领会概念的含义,包括其内涵和外延。
2.表里参验。即根据由表及里的原则,从概念的语表含义进而领会作者遣词用语的意图,抽象出文中所表现的内在的深刻含义。
3.联系语境。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一定要找到准确而严密地表达概念含义的句子,切忌望文生义。只有找到概念所在语境,才能明确筛选区间,然后找准语句、段落中对概念的解释,最后提取关键词,判断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的,传统社会也存在。“垃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论是从量还是从质上看,都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便指向了工业文明。
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源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
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整个社会都以资本增殖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由于垃圾问题的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
近年来,垃圾问题全面爆发,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这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于强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不可能是工业文明的简单延续,而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以减少垃圾的产生。例如,加州洛杉矶附近的小城克莱蒙有一种生态屋,它利用本地土壤作为建筑材料,屋墙使用了类似中国干打垒的技术,屋子的整体形状很像陕北的窑洞,其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还曾经展出过洛克菲勒·艾比的马桶,它是一个瑞典人设计的专利产品,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
(取材于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
根据材料,下列对“工业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垃圾物质
B.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应用越广泛制造的垃圾就会越多
C.工业文明对资本增殖的追求导致资源转变为各种垃圾
D.解决了垃圾问题就解决了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解题流程】
审准题意锁定答题区域
仔细比对原文
判断
A项对应原文第二段的第二句。
由原文“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可知A项符合原文内容。
√
B项对应原文第二段的第三句。
由原文“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可知B项符合原文内容。
√
C项对应原文第三段的第三句。
由原文“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可知C项符合原文内容。
√
D项对应原文第三段的第四、五句。
由原文“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由于垃圾问题的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可知,工业文明的垃圾问题不可解决,故D项不符合原文内容。
×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人认知世界尽管有视野局限,却并不妨碍他们涵养天下观念、天下格局、天下气度。先贤居一国之内而能孕育出以整个世界为思考对象的政治意识,淬炼关于世界治理的文化体系,这种“天下观”是中国古人卓越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亦是今天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最深厚的文化渊源。
在古人眼里,“天下”不只是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古人很早就确立“天下为公”的观念,同时认为“天下”可以建构为一个理想世界。如《吕氏春秋》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这种“天下为公”的认知,成为中华文化“天下观”一大基石。
以“天下为公”构建理想世界,就是“大同”。《礼记·礼运》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描绘了人类理想的生活与秩序图景。
如何与天下共处?古人观念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把全人类看成一个大家庭。如梁漱溟所言:“中国人是富于世界观念的,狭隘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在中国都没有,中国人对于世界向来是一视同仁。”当代学者赵汀阳认为,中国人的天下观念从逻辑上“排除了不可化解的死敌、绝对异己或者精神敌人的概念”“任何具有外部性的存在都是需要化解的问题而不是征服的对象”。这样的天下观,显然超越国家观,其视野、境界与气象自非寻常可比,决定我们解决国际问题的思维与方法,着眼的都不是战胜征服,而是合作共赢。
如何建构这样的理想世界?古人的理念是“行大道”。如儒家“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等观念,道家“抱一为天下式”等主张,法家“为天下治天下”等观点,墨家“一同天下之义”等思想,莫不以治天下为对象来构建学说,为实现天下“太平”“大同”提供了文化理论支持。
发掘分析中华文化天下观,目的是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有人借此以为中国要领导世界,便渲染“中国威胁论”,恰恰是没有读懂中华文化天下观的意涵,没有把握中华文化的内质。
(节选自陈家兴《传承中华文化“天下观”》,有删改)
1.下列对“天下观”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天下观是指立足一国有限的范围内,而能思考天下并淬炼关于天下治理的文化体系。
B.天下观“卓越”之处就在于它是中国古人的文化创造,是关于中华文化的文化建构。
C.天下观的现实意义是它能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提供文化支撑。
D.天下观中的“天下”更是一个政治概念,古人认为天下可以建构为一个理想世界。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B项,“是关于中华文化的文化建构”理解错误,原文说的是天下观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文化建构。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的“天下观”就是在《吕氏春秋》“天下为公”理念上形成的。
B.引用《礼记》里的话,意欲说明以“天下为公”构建的“大同”世界很美。
C.如果没有“天下为公”认知,就难以出现“大同”世界的理想的生活图景。
D.“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观念,着眼的是合作共赢,显然超越了国家观。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就是在《吕氏春秋》‘天下为公’理念上形成的”分析错误,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成为中华文化‘天下观’一大基石”并没有说是因此形成的。
3.下面所列当今的一些看法,不符合文中“中华文化天下观”意涵的一项是( )
A.几千年来,中国人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
B.负责任的国家要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
C.如果邻居家里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的篱笆,而应该去帮邻居一把。
D.凡是符合利天下、利人的行为就是义,而害天下自利的不义则危害天下的太平。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这是对“中华文化天下观”成就的看法,不属于“中华文化天下观”的意涵。其他各项均符合文中“中华文化天下观”的“天下为公”“信、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涵义要求。
考向
内容理解题
“文中的信息”在论述类文本中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的见解、知识。②对重要概念和新见解、知识的阐释。③能集中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④含意深刻、比较难懂的句子。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是指能够识别材料中信息的正误,二是指能够从文章中筛选出符合试题要求的有关信息。
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比对。选项信息与原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的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6大手段如下:
1.删(删减):删除句子中的部分词语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添加定语、状语、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造成偷换概念或对原文内容的曲解等现象。
3.调(调换):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从而改变句意,会造成因果颠倒、主客颠倒、混淆条件等现象。
4.改(改变):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曲解文意;改变肯定与否定、现象与本质等,造成部分涵盖整体、整体代替局部、现实代替猜测等。
5.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或句子)杂糅或胡拼乱凑、东拉西扯、望文生义、无中生有、随意组合来干扰判断。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①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对应A项)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②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对应A项)
【2】①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②“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③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对应B项)⑤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对应B项)
【3】①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对应C项)②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③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对应C项)“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④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⑤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对应C项)⑥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4】①“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②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③“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④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⑤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⑥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⑦“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对应D项)⑧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⑨“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解题流程】
审准题意锁定答题区域
仔细比对原文
判断
A项对应原文第【1】段的第①②句。
A项,由原文“兴起于先秦”“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等词句可知此项正确无误。
√
B项对应原文第【2】段的第④⑤句。
B项,选项中的“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对应第【2】段的第④句,选项中的“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对应第【2】段的第⑤句。此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
C项对应原文第【3】段的第①③⑤句。
C项,选项中的“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是对第【3】段第①句的提炼概括,选项中的“在新条件下”指原文第③句中的“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选项中的“形成创造性的思想”对应第【3】段第⑤句中的“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此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
D项对应原文第【4】段的第②句。
D项,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原文表述为“都不能从‘无’开始”“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讲过程”,而非“脱离”既有思想。选项颠倒是非。
×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对于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沟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也促进了东西方双向的文化交流。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好的时候,文化的交流会通过官私渠道,畅通无阻;有的时候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因为政治或其他原因断绝了关系,但文化是流动的,并不因为政权的敌对而完全断绝交流,文化的因子会通过其他途径输入或传出。
从北朝到隋唐,中国与萨珊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的使者不断。相互之间除了政治声援,还有多彩的文化交流景观,不论作为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波斯与中国的两种文化在唐朝交融产生的成果,比如唐人制作的波斯纹样、仿金银器制品,又从长安传到新罗、日本。
文化交流所能达到的深远程度常常是出乎我们今人意料之外的。在唐朝有个叫杨良瑶的,在德宗贞元元年,受命出使阿拉伯半岛的黑衣大食,他从广州出发,走海上丝路,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完成联络大食、夹击吐蕃的政治使命,返回唐朝。杨良瑶出使大食更为重要的结果,是给唐朝带回来珍贵而完整的海上丝路的航海日记,这应当就是贾耽记录下来的《皇华四达记》中从广州到缚达(巴格达)的路线,而晚唐入藏法门寺地宫的一批伊斯兰风格的玻璃器,或许也和杨良瑶出使大食有一定的联系。
杨良瑶从海路出使大食的背景,是因为吐蕃乘唐朝“安史之乱”,攻占了唐朝的河西领地,并向西域进军。由于吐蕃和唐朝的敌对关系,像杨良瑶这样的政治使节很难经陆上丝路去往西方。过去学术界普遍认为,贞元六年沙门悟空从天竺回到长安之后,中印之间的交往就完全断绝了,晚唐五代时期西北兵荒马乱,中印之间也没有任何交往的记录。其实许多历史没有被传世文献记录下来,我们今天可以通过出土文书再现某些历史真相。敦煌发现的汉藏语文献材料告诉我们,晚唐五代直到宋初,中印之间僧侣的往来、经本的流通等佛教文化的交往始终未断,因为吐蕃也同样信奉佛教,所以佛教僧侣的往来并没有受到阻碍,他们仍然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奔波在陆上丝绸之路上。
文化的流动性极强,不仅在中国与西方之间,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东渐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由于奈良正仓院和韩国、日本古寺院收藏品的大量保存,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我们也不断从传世典籍和新发现的石刻史料中找到新的印证。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学术研究的训练和背景不同,中国学者更多关注于进入中国的外来文化。虽然我们目前在更遥远的中亚、西亚没有看到类似新疆古代遗址出土的汉文典籍资料,但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文、阿拉伯文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西渐的深度和广度。
(节选自《文史知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丝绸之路,都起到了沟通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交往的作用,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
B.由丝绸之路实现的文化交流还能以某国为基点发散传播,如唐人学习的波斯文化内容又会传到新罗、日本等其他国家。
C.唐朝的杨良瑶出使大食为唐朝带来了一批伊斯兰风格的玻璃器皿,而波斯文、阿拉伯文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也有记录。
D.在奈良正仓院和韩国、日本古寺院的收藏品以及传世典籍和新发现的石刻史料中,都有证据证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东渐现象的存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唐朝的杨良瑶出使大食为唐朝带来了一批伊斯兰风格的玻璃器皿”说法错误,文章第三段“而晚唐入藏法门寺地宫的一批伊斯兰风格的玻璃器,或许也和杨良瑶出使大食有一定的联系”,表述的是“或许”有联系。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系好的国家,文化交流会畅通无阻;关系不好的国家,文化交流也不一定会断绝。
B.中国与萨珊波斯关系友好时,有着较多的使者来往、政治声援以及多彩的文化交流景观等,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C.由于陆上丝绸之路比海上丝绸之路路程艰险,唐代的杨良瑶才选择从海上丝绸之路到达黑衣大食完成政治使命。
D.虽然我们在中亚、西亚还没有看到类似新疆古代遗址出土的汉文典籍资料,但也不能否定中国文化西渐的深度和广度。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C项,“由于陆上丝绸之路比海上丝绸之路路程艰险”错误,文章第四段“由于吐蕃和唐朝的敌对关系,像杨良瑶这样的政治使节很难经陆上丝路去往西方”,可见路程艰险不是杨良瑶选择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与萨珊波斯的文化交流方面,不仅有着金银器的物质文化交流,也有着景教等精神文化的交流。能说明两国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
B.杨良瑶给唐朝带回来珍贵而完整的海上丝路航海日记,说明当时文化交流达到的深远程度出乎我们今人意料。
C.我们通过出土文书以及敦煌汉藏语文献等材料,能够证明沙门悟空从天竺回到长安后,中印间的交往完全断绝的观点是错误的。
D.中国学者更多关注进入中国的外来文化,导致人们缺少对中国文化西渐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D项,“中国学者更多关注进入中国的外来文化,导致……”强加因果。
考向
论证分析题
含义
分析论点:一是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感知作者所要阐述的见解或主张,也就是说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二是要求考生感知每一段或每一层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说要把握文章的分论点。
分析论据: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文章所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及其表达效果。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据等。道理论据,包括正确的论述和自然科学原理、定律、公式等。此外反映人类生活经验和自然规律的名人名言、谚语等,也属于道理论据。
分析论证方法:就是要求考生分析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等等。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驳论就是批驳对方的论点,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的一种论证方法。
技法
1.分段或分层阅读全文,逐段或逐层概括段意或层意。2.要抓中心句和关键句,尤其是起始句、结束句和结论句,明晓每段所要表达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观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明确作者要论证、阐发什么,是怎样论证、阐发的,论点和论据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等。3.要把握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清论证结构(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4.要特别注意文中信息的标志词。如: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以及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等。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①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②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③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④“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对应C项)(对应D项)
【2】①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对应B项)(对应C项)②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对应C项)③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对应C项)(对应D项)
【3】①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应B项)②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对应A项)③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对应A项)(对应D项)
【4】①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对应B项)②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对应A项)③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对应A项)④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对应A项)⑤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⑥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对应C项)(对应D项)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解题流程】
审准题意锁定答题区域
仔细比对原文
判断
A项对应原文第【3】段的第②③句和第【4】段的②③④。
A项,由原文“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等词句可知此项正确无误。
√
B项对应原文第【2】【3】【4】段的第①句。
B项,选项中的“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对应第【2】【3】【4】段的第①句,论证层层深入,此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
C项对应原文第【1】段的第④句,第【2】段的第②③句和第【4】段的第⑥句。
C项,第【1】【2】【4】段都有谈到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2】【4】段对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谈得详细,此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
D项对应原文第【1】段的第④句,第【2】段的第①句,第【4】段的第①句。
D项,“文章通过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已然变未然,由原文第【1】段“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可知“对我们的认同问题做出了全新论证”表述片面,由第【2】段第①句和第【4】段第①句可知,还包括对“被遗忘权”和“被数据化”做出了全新论证。
×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意为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中国诗词大会”中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手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有改动)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的主题之一,使得张载的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的特点。
B.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
C.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家国情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表述错误,因果倒置。C项,文中引用《出塞》的目的是证明边塞况味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D项,“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的突出特征,不是“君子”的共同特征,偷换概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的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C.文章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
D.文章第五段以“中国诗词大赛”为例,意在表明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突出了中国古典诗词在人们心中的重量和影响力。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错误,二、三段不是层层深入的论述结构,而是并列,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看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边塞诗歌的巅峰之门,正是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
B.先贤们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而身处和平盛世的我们,只有多阅读这些古典诗词,才能实现这种家国情怀的传承。
C.家国情怀积淀于所有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整个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D.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A项,“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于文无据。B项,“只有……才能……”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家国情怀积淀于所有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中的“所有”扩大了范围。
考向
观点推断题
含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对文中明确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阐释或评价,并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对作者在文中隐含的观点进行归纳、提炼、概括,使之明朗化、具体化、简约化。它主要包括:(1)对文章没有直接给出的结论进行推断。(2)将作者对某些观点、现象的看法和对某些事物的评价进行提炼、分析、概括,进而作出推断。(3)分析作者对文中所引述的观点态度,从而明确作者的态度。
技法
一、掌握常见错误选项设置的特点1.对原文中的说法变换叙述角度或表达的方式。2.对部分信息片面理解,或对整体材料中居于次要地位的性能、作用等进行夸大,从而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3.对原文中有关材料进行错误的引申与分析,然后推断出一种错误的发展趋势。
技法
二、解题技巧1.对文章整体内容要全面理解,对基本信息要准确提炼,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作者对它们的看法。2.仔细分析研究选项中的推断关系是否成立。要考虑推断的合理性,以及推断的倾向性与作者的思想倾向是否一致;要掌握一些逻辑推理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进行合理的推断,如论据与观点的推断,或者是因果推断、条件推断、对比推断、取舍推断、假设推断、目的推断,等等。3.重点挖掘文本材料中的隐含信息。要体会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借用了哪方面的材料、观点,要注意观点间的异同及作者的看法;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表述角度时,要注意因角度的变换,结论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4.注意一些关键语言的提示。特别是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或代表趋势的,或一些关键关联词。常见的一些关键词语有:“只要……就……”“如果……就……”“只有……才……”“已经”“将”“都”“往往”“也许”“有可能”“不可能”“因此”“可见”“说明了”“总之”,等等。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①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②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③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2】①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②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④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⑤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②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应D项)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对应B项)③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对应B项)④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⑤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4】①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对应C项)(对应D项)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②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对应C项)(对应D项)③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对应C项)④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对应C项)⑤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应C项)
【5】①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对应A项)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
与命运共同体》)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解题流程】
审准题意锁定答题区域
仔细比对原文
判断
A项对应原文全文,重点对应第【5】段第①句。
A项,“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于文无据,第【5】段第①句说的是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的意义,文章并没有提及空间弹性、制度弹性和意义弹性之间的关系。
×
B项对应原文第【3】段的第②③句。
B项,选项中的“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对应第【3】段的第②③句,“②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③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此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
C项对应原文第【4】段,重点对应第④⑤句。
C项,对应原文第【4】段,从“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语句可知,此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
D项对应原文第【3】段的第②句和第【4】段的第①②句。
D项,第【3】段的第②句“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可见,城市的盛衰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有关系,但并不是直接的关系。此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
答案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立论的生命不是对论点被动的追随,而是让论点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得以确立、深化,从理性上来说,论证过程并不是寻找论据的过程,而是具体分析的过程。
具体分析的论证要坚持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不仅在矛盾两方面,而且是在矛盾的多方面。它要求把同一个问题放在不同的关系中去考虑,如果不这样,光凭一点感想、一得之见,是完不成论证任务的。报刊上不少评论文章之所以不具学术性,缺乏科学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论证没有论文所要求的全面性。
具体分析的论证更要坚持层次深化性原则。全面性并不等于面面俱到,不能对各个方面都一视同仁,否则,表面上的全面,实质上可能导致表面性,导致论证的肤浅。肤浅的原因,往往从分类开始。例如,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培养写作兴趣》,文章一开头就提出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激活素材。方法是:第一,关注生活,仔细观察;第二,丰富生活;第三,课文引路;第四,课外阅读。分门别类,像流水账一样写了许多,但是没有提出问题,更没有分析深化论证。比如,学生关注生活了,也仔细观察了,可他还是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怎么办?问题在哪里,没有提出来阐述。接下去写丰富生活,带学生去进入大自然,由此写出来的还像流水账一样呢?这里依然没有深挖就转向了下一个方法。作者似乎根本就忘记“为什么要培养”的问题了,各个点之间只有表面的并列,没有内在的逻辑层次。这就是所谓的“开中药铺”似的罗列,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看来篇幅不小,却是论证深化的障碍。
所谓层次深化性原则就是把论点在具体分析中得出初步结论,然后不断进行再分析,在层次上不断深化,在这方面,苏洵的《六国论》表现得最为典型。世人认为六国之灭是战败于秦,他认为恰恰相反,是不敢战而败:“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在强敌面前不敢战,总是割地求和,削弱了自己,种下了失败的种子,文章的精彩,不仅在于论点精辟,也在于主动提出对论点不利的论据,然后加以分析,使之转化为有利于自己的论点,从而深化自己的论点。他的第一层深化是“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个国家并不是每一个都割地求和的。苏洵的分析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不求和的,因为别人求和了,失却了强大的同盟军。第二层深化是:齐国并未向秦国割地求和,不也是灭亡了吗?苏洵论证是:因为五国在被侵凌的时候,齐国见死不救,等到五国都垮台了,齐国也就不能自保了。第三层深化是:燕赵两国敢于和秦国抗衡,最后不是也灭亡了吗?苏洵的分析是:小国屡屡战胜大国,这是确凿的事实。可惜的是,赵国把李牧将军诛杀了。这个事实恰恰说明,不是战而败,而是敢战的战略不能坚持下去,说明敢战之败优于不敢战之败。
总之,抓住论点的实质,对论点要进行多层次深入地分析论证。
(选自孙绍振《用具体分析统率“三要素”》,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论证过程是运用论据等进行具体分析,使论点得以确立、深化的过程。
B.论证的全面性原则要求把同一个问题放在不同的关系中去考虑。
C.论证中如对问题的各个方面都一视同仁,易导致表面性,使论证肤浅。
D.论证中的“开中药铺”似的罗列,看来篇幅不小,其实是错误的思路。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其实是错误的思路”不正确,“开中药铺”似的罗列,是论证肤浅的表现,难以让论证深化,但不能算是“错误的”思路。
2.下列关于《崇尚英雄,争做先锋》议论文的论证部分,最能体现“层次深化性原则”的一项是( )
A.英雄有舞刀弄枪的高手→英雄有脚踏实地的凡人→英雄应是新时代的模范
B.英雄撑起了历史的天空→崇尚英雄是民族的基因→英雄精神仍是今天的源动力
C.英雄富有担当精神→英雄有默默奉献的精神→英雄亦有人间的大爱情怀
D.做英雄要双眼注目家园→争先锋要关注学习质量→做先锋要关注学习成绩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前两点是并列的例子。B项,英雄撑起了历史的天空,因此崇尚英雄是民族的基因;因为英雄是民族的基因,所以英雄精神仍是今天的源动力。此处的论证部分最能体现“层次深化性原则”。C项,虽然强调了论点的必要性,但是仅罗列三点并列的内容,没有层次的深化。D项,各个点之间只有表面的并列,且从“注目家园”到“学习质量”“学习成绩”,思维不是在一个角度上,有点错乱;况且“学习质量”与“学习成绩”是一个方面的事。
3.下列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有理性的具体分析的论证,必须坚持论证的全面性原则或论证的层次深化性原则。
B.《培养写作兴趣》如果避免各点之间表面的并列,有内在的逻辑层次,那就是好文章。
C.《六国论》最精彩之处在于提出对论点不利的论据,通过分析转化来深化自己的论点。
D.抓住论点的实质,对论点进行多层次地分析论证,是符合论证的层次深化性原则的。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对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或”改为“和”,是要同时具有,而不是选择性具有。B项,以偏概全,做到“避免各点之间表面的并列,有内在的逻辑层次”,只能说论证上有了层次深化性,不能说就是好文章了。C项,“最精彩”不当,由原文“所谓层次深化性原则就是把论点在具体分析中得出初步结论,然后不断进行再分析,在层次上不断深化,在这方面,苏洵的《六国论》表现得最为典型”可知,是“最为典型”,最典型不一定是“最精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5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2018年高考真题】
【2020年】无
【2019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国素。没有高度发展的往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国此,注意在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5.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6.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
)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2018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載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5.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6.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7.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2017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为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6.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近三年名校模拟题精选】
【2021年】无
【2020年】无
【2019年天津压轴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小寒与物候
虽然在冰天雪地里,但先民们发现,小寒时期阳能其实在增加。小寒时期会依次出现以下物候:首先是雁北乡,雁将避热而回,尽向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接着第二候是鹊始巢,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始所向也;三候雉始雊,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先民对大雁这种候鸟观察得十分仔细,大雁的行为也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雁虽然还在南方过冬,但它们已经感知到阴阳的顺逆变化,阳气即将回升,雁群开始自南方往北飞回故乡。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中国南方过冬。冬去春来,它们又飞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在中国文化中,雁是禽中之
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即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雁有仁心,一队雁阵当
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其他壮年大雁不会弃之不顾。雁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从一而
终,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雁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
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
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
“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古人看来即为礼。雁有智
慧,雁为最难猎获之物,落地歇息之际,群雁中会由孤雁放哨警戒。人们说,犬为地厌、
雁为天厌、鳢为水厌,即指它们机智警觉。雁有信,它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时节变换而
迁动,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
中国文化中很早就把雁当作文明的象征,古时有以大雁为礼物的惯例。周代开创的婚
姻礼仪,是礼仪的根本,而婚姻的六礼中,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
段,只有第五个阶段不必用雁,其他几礼都要用雁,即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察里,“雁”这
种候鸟兼具社会对人们婚姻问题上需求的引义。
到了第二候,虽然这时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喜鹊却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
孕育后代。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
越多,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则难见它们的身影,可以说它们是很有人缘的鸟类。喜鹊常
成对或结成大群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中国人在鹊之
前加上喜字,明证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象征吉祥。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画鹊兆
喜几乎成了我们文化中的一个大为流行的风俗,齐白石、徐悲鸿等人都画过喜鹊。两只鹊
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下树上
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中国人对
喜鹊的观察也非常早,《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是成语鹊巢鸠占的源头。
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鸣叫寻找同
伴。我们今天已经很少能看到野鸡,但在古代,“雉”也参与了中国文化的经验和表达。
“雉”善走,不能久飞,羽毛可做装饰品。《诗经》中说,“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它
由矢和隹两字组成,矢为矢量,长度单位,表示本地方;隹为鸟,雉的本义是留鸟,特指野鸡。古人也因此把雉当作长度单位,长三丈高一丈的城墙为一雉。《左传》中说:“都城过百雉。”城墙则称为雉堞,谢朓有诗:“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
(节选自余世存《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有删改)
5.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大雁的习性是南北迁徙,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迁移,在迁徙的途中,它们表现出在人们看来的仁义礼智信的行为,因而也被人们称为“天厌”。
B.在中国人的眼中,大雁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中,用雁来作为五礼之贽,这使得大雁兼具有人们所需要在婚姻问题上的丰富含义。
C.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吉祥的象征,《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和绘画中的画鹊兆喜都表达了人们对喜鹊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D.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雉”既指一种禽鸟,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也作为一种长度单位,如《左传》中“都城过百雉”。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小寒其实并不寒,因为小寒这个节气其实是阳能在增加,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B.文章论证大雁是人类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量引用了名言名句,非常有文化内涵。
C.文章将小寒节气中三种物候做了对比论证来分别表现对先民文化生活的影响有大有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可读性强。
D.文章在论述中采用总分的层次来安排内容,按照大雁、喜鹊、野鸡的顺序,分别论证了小寒时的三种物侯特征,使论述既非常清晰有条理。
7.下列诗句中,符合“小寒时期的阳能其实在增加”的表述的一项是(3分)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冰簟银床梦不成,雁声远过潇湘去,碧天如水夜云轻,十二楼中月自明。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019年河北区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
7题。
“少盐有时候真的会致命”“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电吹风用好了能治疗鼻病”……打开微信朋友圈,形形色色的传言令人眼花缭乱,给不少人带来困扰。据统计,“微信辟谣助手”上线至今,已辟谣一百十余万篇文章,而相关网文传播的主要目标群体正是老年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学会通过网络获取资讯、进行沟通。但由于对信息缺乏足够的分析辨别能力,他们时常被网络谣言误导,成为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不少年轻网友有这样的经历:在微信群、朋友圈中,长辈们热衷于转发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等类型的文章,有的“看标题就不靠谱”。对于这样的谣言,如果听之信之遗患无穷。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网络谣言已成为老年人遭遇的许多上网风险之首。
“无根据的事例+不严谨的论述+不科学的结论”——
类似谣言文章存在不少破绽,为何却能得到“银发族”的青睐?仔细推究,它们抓住了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通过“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确凿”的数据、“客观”的实验,让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慌,从而落入谣言的圈套些“营销号”正是凭借这点,先博取广泛关注,再向中招的老年人兜售所谓的绿色食品、特效药品、医疗器械等,从而实现流量变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造谣言成了一门生意。
“赶紧转给亲朋好友“不转就会如何如何”之类是谣言文章惯用的套路。在这种诱导下,老年人本着“利他”的初衷转发,不知不觉中成了谣言的二传手。由此观之,谣言在老年人朋友圈的扩散,既是科学素养问题,也跟社会心理有关。“宁可信其有”的认知取向、“我是为你好”的关切心态,形成一股合力,推动谣言实现病毒式传播,甚至让一些早已被辟谣的信息沉渣泛起死灰复燃。
正因此,一些网友感叹,谣言带给自己的困扰,不仅是“父母竟然相信”,更是“父母竟然要求我们一起相信”,以至于“躲过了各种微商、晒娃、自拍,却躲不过爸妈的传谣”。其实,靠“躲”解决不了问题。新的技术,容易在子女和父母之间划上一道鸿沟。走进网络新世界的父母需要我们的陪伴正如我们幼时需要他们的陪伴一样。应该看到,大多数父母的朋友圈里,子女永远是最重要的联系人。我们应该给予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在教会他们使用新科技的同时,提醒他们留意各种不良信息,不断增强抵抗谣言的免疫力。
想了解相关知识却又摸不着门道、无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是“银发族”误入人谣言陷阱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打消疑虑、安定人心,还必须做好权威信息的供给。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相关机构,有责任采取通俗的表达方式、灵活的沟通手段,积极解疑释惑、传播科学知识,把“银发族”渴求的信息送到他们身边。此外,网络平台也应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学外衣的各类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我们就能帮助老年人摆脱网络谣言的侵扰,走进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新天地。
原载《人民日报》
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据统计,“微信辟谣助手”上线至今,已辟谣一百十余万篇文章,而相关网文传播的目标群体就是老年人。
B.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学会了通过网络获取资讯、进行沟通的方式。
C.对于谣言,如果听之信之将会遗患无穷;不久之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网络谣言成为了老年人上网风险之首。
D.不少年轻人在使用微信时都有收到长辈们转发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等类型文章的经历,有的文章看标题就不靠谱。
6.下列内容不属于“银发族”误入谣言陷阱原因的一项是(
)
A.制谣者抓住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运用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准确”的数据和“客观”的实验,让老人产生焦虑和恐慌的心理。
B.年轻人没有给予父母应有的理解和关爱,没有提醒老人们留意各种不良信息,增强抵抗谣言的免疫力。
C.老年人想了解相关知识却又摸不着门道、无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是“银发族”误入人谣言陷阱的重要原因。
D.“宁可信其有”的认知取向、“我是为你好”的关切心态,形成一股合力,这
种社会心理推动了谣言病毒式传播。
7.作为使老人们免受网络谣言侵害的举措,下列表述不准确一项是(
)
A.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相关机构,采取通俗的表达方式、
灵活的沟通手段,
积极解疑释惑、传播科学知识。
B.网络平台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学外衣的早已被辟谣的信息扼
杀在萌芽状态。
C.儿女要多陪伴父母,给予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在教会老人使用新技术的时
时刻提醒他们,增强其抵御网络谣言的能力。
D.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以及整个社会舆论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创
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新天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