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检测(原卷板+答案版)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检测(原卷板+答案版)新人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1-28 15:56:03

文档简介

单元素养检测(二)(第二章)
(90分钟 100分)
【合格性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0·厦门高一检测)镇区土地利用能够反映小城镇(除设市以外的县城及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依据主导产业特点,小城镇可分成农业服务型、旅游发展型、商贸流通型和工业发展型四类。太行山东麓某小镇,2017年人口38
659人,其中农业人口36
733人。下图示意该镇镇区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该小镇属于
(  )
A.农业服务型
B.旅游发展型
C.商贸流通型
D.工业发展型
2.该小镇
(  )
A.位于我国半干旱地区
B.受大城市经济辐射明显
C.具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D.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落后
3.该镇镇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
(  )
A.提高居住用地比例
B.合理配置服务用地
C.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D.扩大工业用地规模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县城城市功能区规划。读图完成4、5题。
4.影响该县城空间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  )
A.河流
B.地形
C.历史
D.经济
5.居住在N住宅较M住宅区便利的条件主要体现在
(  )
A.文物研究专家上班距离近,节省时间
B.邻近丘陵山地,环境更优美
C.邻近工业区,采购工业品更加便利
D.邻近文教科研用地,青少年上学便利
  读“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分布模式简图”,回答6、7题。
6.影响该城市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社会因素
B.历史因素
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
7.图中①⑥功能区类型及主要特点是
(  )
A.①为工业区,土地价格高
B.⑥为工业区,高层建筑多
C.①为商业区,商贸繁荣
D.⑥为商业区,交通便捷
  到2020年西安城镇人口预计达到1
100万人,并形成“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的总体布局。下图为我国西安市“一核五区十卫星城
”示意图,其中,新城区Ⅰ为1972~2004年规划城区,新城区Ⅱ为2004~2020年规划城区。完成8、9题。
8.推测西安市2020年将出现
(  )
A.“郊区城市化”现象
B.“虚假城市化”现象
C.“滞后城市化”现象
D.“逆城市化”现象
9.1972~2020年,西安市两次规划的新城区都向北迁移,其主要原因是
(  )
A.北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B.北部科技先进
C.北部交通便利
D.北部工业发达,经济基础好
  我国计划“十三五”期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年均转户1
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读“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曲线图”,完成10、11题。
1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村人口多
B.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C.产业转移的影响
D.交通条件的改善
11.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
(  )
A.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B.加快大城市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C.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D.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读“四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图”,回答12、13题。
12.1975
年,与英国相比,巴西城市化特点是
(  )
A.城市环境质量更高
B.城镇化水平更高
C.城镇化速度更快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3.1950
年,英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城市环境恶化
②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④城市中心区的萎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城市森林花园被誉为“住房4.0”,在建筑设计中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等。城市森林花园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读图1“住房3.0”和图2“住房4.0”景观对比图,完成14、15题。
14.建设“住房4.0”可以
(  )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
③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
④改善市内大气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角度看,“住房4.0”可以(  )
①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②增大城市风强度
③增加城市地下径流
④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回答16、17题。
16.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②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④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中华民族雍容恢宏、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新加坡丹戎巴葛中心(如图所示)高290米,占地1.5公顷,集零售、城市公园、豪华酒店、写字楼、图书馆、住宅、地铁交通于一体,使人们衣、食、住、行、游等需求得到全方位、高质量的满足,成为一个超多元的垂直城市综合体。据此完成18~20题。
18.新加坡建设垂直城市综合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B.探索城市发展模式
C.转变城市服务功能
D.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19.丹戎巴葛中心所在的城市功能区是
(  )
A.交通枢纽区
B.风景旅游区
C.高级住宅区
D.中心商务区
20.零售业最可能位于丹戎巴葛中心的
(  )
A.低层区
B.中层区
C.高层区
D.住宅区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宋代临安城的选址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关系密切,其城市形态与自然要素具有很好的适应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巧妙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智慧。下图为宋代临安城位置及布局示意图。
(1)宋代临安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河流穿城而过。简述该城市布局顺应山水自然格局的主要功效。
(2)古代都城的建设一般都采用传统方正规矩左右对称的空间形态,而宋代临安城的布局则呈现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形似“腰鼓”。简析形成这种城市形态的原因。
(3)临安城在充分适应城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南宫北市”的空间布局,分析地形、气候要素对宫城选址的影响。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下图示意某城市规划,该城市拟在甲处建钢铁厂,在乙处建设保障性住房。
(1)请从环境角度说明甲处建钢铁厂的合理性。
(2)分析乙处保障性住房选址的优势。
(3)简述保障性住房建设反映的该地区城市化特点。
2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规划示意图,该城市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有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指出图例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城市功能区。
(2)说出该城市仓储区布局的合理性。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高级居住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原因。?
【等级性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停车难是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甚至人口只有几万、十几万的乡镇和县城也会有停车难的烦恼。车位比例是指每辆汽车所对应的平均车位数量,下图示意我国大中小城市与发达国家的车位比例情况。据此完成1~3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是车位
(  )
A.面积小
B.数量少
C.缺口大
D.太偏僻
2.我国中小城市比大城市车位比例小,但停车相对容易的原因可能是中小城市
(  )
A.车位数量较充足
B.汽车数量较少
C.路边允许自由停车
D.轻轨建设超前
3.缓解我国城市停车难的可行性措施有
(  )
①大量建设立体停车场
②绿地改建临时车位
③提倡市民绿色出行
④安装车位引导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图所示)。据此回答4、5题。
4.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5.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自2008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中国、新加坡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生态城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选址在距天津主城区45
km的一片盐碱地上。9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城市开发、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下图为天津主城和生态城简图。
(1)分析该生态城选址的区位优势。
(2)生态城远离天津主城区,说明它的建成对主城区的有利影响。
(3)分析该生态城内保留大量湖泊、河道等湿地的原因。
(4)该生态城目前常住人口约3万人,远低于35万的规划人口规模。为提高入住率,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PAGE
-
13
-单元素养检测(二)(第二章)
(90分钟 100分)
【合格性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0·厦门高一检测)镇区土地利用能够反映小城镇(除设市以外的县城及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依据主导产业特点,小城镇可分成农业服务型、旅游发展型、商贸流通型和工业发展型四类。太行山东麓某小镇,2017年人口38
659人,其中农业人口36
733人。下图示意该镇镇区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该小镇属于
(  )
A.农业服务型
B.旅游发展型
C.商贸流通型
D.工业发展型
2.该小镇
(  )
A.位于我国半干旱地区
B.受大城市经济辐射明显
C.具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D.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落后
3.该镇镇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
(  )
A.提高居住用地比例
B.合理配置服务用地
C.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D.扩大工业用地规模
【解析】1选A,2选D,3选D。第1题,材料“2017年人口38
659人,其中农业人口36
733人”说明该镇以农业人口为主。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小镇位于太行山东麓,应属半湿润地区;受大城市经济辐射明显的小镇应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该小镇以农业人口为主;由图可知,该小镇未形成明显的商业区和工业区;由图可知该小镇主要道路数量少,说明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落后。第3题,结合图例、读图可知,该镇镇区工业用地数量很少。城镇居民以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因此该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扩大工业用地规模。
  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县城城市功能区规划。读图完成4、5题。
4.影响该县城空间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  )
A.河流
B.地形
C.历史
D.经济
5.居住在N住宅较M住宅区便利的条件主要体现在
(  )
A.文物研究专家上班距离近,节省时间
B.邻近丘陵山地,环境更优美
C.邻近工业区,采购工业品更加便利
D.邻近文教科研用地,青少年上学便利
【解析】4选B,5选D。第4题,从该县城周边的丘陵山地把该县城的发展区域限制在河谷地区可以判断出影响该县城空间形态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第5题,据图判断,N住宅区较
M住宅区邻近文教科研用地,青少年上学便利。
N住宅区某些区域和
M住宅区相比较,去文物古迹游览区上下班,空间距离并不短,也不节省时间。工业区的工业品主要面向商家,而不是居住区的居民,M、N两住宅区都邻近丘陵山地。
  读“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分布模式简图”,回答6、7题。
6.影响该城市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社会因素
B.历史因素
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
7.图中①⑥功能区类型及主要特点是
(  )
A.①为工业区,土地价格高
B.⑥为工业区,高层建筑多
C.①为商业区,商贸繁荣
D.⑥为商业区,交通便捷
【解析】6选D,7选C。第6题,结合图示可知该城市围绕港口、陆空交通形成的用地类型多,占地面积较大,仓储用地紧邻交通用地。其他城市功能分区分布在各类交通用地周围,说明该城市重点发展交通,形成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第7题,①功能区位于该城市中心,占地面积较小,最可能是商业区。⑥功能区位于城市外缘,位于科教文卫结构用地和仓储用地之间呈环状分布,最可能是工业区,土地价格较低,高层建筑少。
  到2020年西安城镇人口预计达到1
100万人,并形成“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的总体布局。下图为我国西安市“一核五区十卫星城
”示意图,其中,新城区Ⅰ为1972~2004年规划城区,新城区Ⅱ为2004~2020年规划城区。完成8、9题。
8.推测西安市2020年将出现
(  )
A.“郊区城市化”现象
B.“虚假城市化”现象
C.“滞后城市化”现象
D.“逆城市化”现象
9.1972~2020年,西安市两次规划的新城区都向北迁移,其主要原因是
(  )
A.北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B.北部科技先进
C.北部交通便利
D.北部工业发达,经济基础好
【解析】8选D,9选A。第8题,根据材料,到2020年西安城镇人口预计达到1
100万人,并形成“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的总体布局。西安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2020年,随着中心城区及主城区规模的增大,最有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9题,西安北部科技不先进,北部交通也欠发达,经济状况欠佳。根据图示信息,西安北部靠近渭河,西安市两次规划的新城区都向北迁移,其主要原因是北部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价低廉;北部有渭河从规划区域流过,为该区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我国计划“十三五”期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年均转户1
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读“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曲线图”,完成10、11题。
1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村人口多
B.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C.产业转移的影响
D.交通条件的改善
11.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
(  )
A.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B.加快大城市的产业升级与转型
C.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D.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解析】10选B,11选C。第10题,常住人口等于户籍人口加上外来人口,由图可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变大,主要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第11题,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让外来人口转变为户籍人口,这样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差距变小,从而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
  读“四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图”,回答12、13题。
12.1975
年,与英国相比,巴西城市化特点是
(  )
A.城市环境质量更高
B.城镇化水平更高
C.城镇化速度更快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3.1950
年,英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城市环境恶化
②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④城市中心区的萎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12选C,13选A。第12题,从图中看出,1975年英国城镇化水平比巴西城镇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城市环境质量和逆城市化现象从图中看不出来。第13题,从图中看1950年英国城镇化水平下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城市环境恶化,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人口向城市迁移,城镇化水平应上升;城市中心区萎缩,是逆城市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城市森林花园被誉为“住房4.0”,在建筑设计中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等。城市森林花园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读图1“住房3.0”和图2“住房4.0”景观对比图,完成14、15题。
14.建设“住房4.0”可以
(  )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
③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
④改善市内大气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角度看,“住房4.0”可以(  )
①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②增大城市风强度
③增加城市地下径流
④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14选B,15选C。第14题,建设“住房4.0”可以增加城市绿地,绿地的调节功能可以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改善市内大气环境,但由于增加的土地是空中的建筑,不占用陆地实体空间,因此不能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第15题,“住房4.0”增加了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减小城市风强度,对城市地下径流影响较小。
  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据此回答16、17题。
16.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②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
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④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中华民族雍容恢宏、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解析】16选C,17选A。第16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第17题,西安的风格是古朴,苏杭的风格是灵秀,桂林的风格是奇逸,拉萨的风格是神秘。
  新加坡丹戎巴葛中心(如图所示)高290米,占地1.5公顷,集零售、城市公园、豪华酒店、写字楼、图书馆、住宅、地铁交通于一体,使人们衣、食、住、行、游等需求得到全方位、高质量的满足,成为一个超多元的垂直城市综合体。据此完成18~20题。
18.新加坡建设垂直城市综合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B.探索城市发展模式
C.转变城市服务功能
D.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19.丹戎巴葛中心所在的城市功能区是
(  )
A.交通枢纽区
B.风景旅游区
C.高级住宅区
D.中心商务区
20.零售业最可能位于丹戎巴葛中心的
(  )
A.低层区
B.中层区
C.高层区
D.住宅区
【解析】18选B,19选D,20选A。第18题,新加坡为岛国,地狭人稠,受天然条件限制,土地资源是新加坡发展的最大制约之一,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成为新加坡城市规划的重大课题。建设垂直城市综合体的最主要原因是探索城市发展模式。第19题,据材料可知,新加坡丹戎巴葛中心高290米,占地1.5公顷,集零售、城市公园、豪华酒店、写字楼、图书馆、住宅、地铁交通于一体,位于城市中心,且建筑物几乎最高,经济活动较为繁忙,可判断为中心商务区。第20题,中心商务区内部分区明显,在垂直方向上,零售店通常居于较低层,而办公场所多位于较高楼层。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宋代临安城的选址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关系密切,其城市形态与自然要素具有很好的适应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巧妙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智慧。下图为宋代临安城位置及布局示意图。
(1)宋代临安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河流穿城而过。简述该城市布局顺应山水自然格局的主要功效。
(2)古代都城的建设一般都采用传统方正规矩左右对称的空间形态,而宋代临安城的布局则呈现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形似“腰鼓”。简析形成这种城市形态的原因。
(3)临安城在充分适应城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南宫北市”的空间布局,分析地形、气候要素对宫城选址的影响。
【解析】第(1)题,“功效”是指功能、效果(好处)等,注意这是古代城市。第(2)题,注意图中地形、河流、湖泊位置分布与城市形态的关系。第(3)题,“南宫北市”是指南部为宫城(居住区)、北部为商品交易市场。图示河流众多且由南向北流,说明地势南高北低;该地水网密集、为亚热带气候而夏季湿热、冬季冷湿。
答案:(1)减少城市防御设施建设,利于防卫;(水资源丰富)供水和排水便利,可减轻洪涝灾害;利于商业网点和住宅沿河流布局,运输便利(保持原有自然生态环境,节省建设成本)。
(2)临安城的发展适应周边环境,城市西侧受到西湖限制;东侧受到钱塘江限制;南部又有山地分布(凤凰山);北部、东部为平原,利于城市的发展;城内的运河水道相互贯通,构建了城市南北向发展的骨架,所以城市呈现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形似“腰鼓”。
(3)南部山地地势较高,山麓之上远离密集的水网和潮湿的空气,可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优越的宜居条件;山麓之上夏季通风顺畅凉爽,冬季温暖湿润,生态环境(植物长势)良好。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下图示意某城市规划,该城市拟在甲处建钢铁厂,在乙处建设保障性住房。
(1)请从环境角度说明甲处建钢铁厂的合理性。
(2)分析乙处保障性住房选址的优势。
(3)简述保障性住房建设反映的该地区城市化特点。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处钢铁厂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下游,且位于城市外缘,有绿化隔离带,对城区大气、水源污染小,布局合理。第(2)题,乙处保障性住房位于主城区外围,地租相对较低;交通干线附近,交通便利;位于工业区和市中心之间,既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第(3)题,保障性住房建设反映了该地区城市人口增多,住房紧张,房价昂贵。
答案:(1)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市空气污染小;位于河流下游,对水源污染小;位于城市外缘,有绿化隔离带减轻对市区的影响。
(2)位于主城区外围,地租相对较低;交通干线附近,交通便利;位于工业区和市中心之间,既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3)城市人口增多;住房紧张;房价昂贵。
2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规划示意图,该城市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有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指出图例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城市功能区。
(2)说出该城市仓储区布局的合理性。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高级居住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③分布在城市中心,交通线路密集处,判断为商业区。①分布在商业区外围,判断为居住区。②分布在城市外缘,靠近铁路线,判断为工业区。第(2)题,仓储区的作用是储存货物,占地面积大,货物要在此地进行储存中转。从图中看仓储区位于城区的边缘,地价较低;靠近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方便;邻近工业区,仓储量大。第(3)题,高级居住区对环境、交通等的要求较高,图中乙地位于城市外缘,位于河流上游,地势高,水源条件好,环境质量好;靠近公路,交通方便;邻近大学城和风景区,文化氛围好,知名度高。
答案:(1)①为居住区,②为工业区,③为商业区。
(2)位于城区的边缘,地价较低;靠近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方便;邻近工业区,仓储量大。
(3)乙地
合理性:位于城市外缘,位于河流上游,地势高,水源条件好,环境质量好;靠近公路,交通方便;邻近大学城和风景区,文化氛围好,知名度高。(答出两点)
【等级性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停车难是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甚至人口只有几万、十几万的乡镇和县城也会有停车难的烦恼。车位比例是指每辆汽车所对应的平均车位数量,下图示意我国大中小城市与发达国家的车位比例情况。据此完成1~3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是车位
(  )
A.面积小
B.数量少
C.缺口大
D.太偏僻
2.我国中小城市比大城市车位比例小,但停车相对容易的原因可能是中小城市
(  )
A.车位数量较充足
B.汽车数量较少
C.路边允许自由停车
D.轻轨建设超前
3.缓解我国城市停车难的可行性措施有
(  )
①大量建设立体停车场
②绿地改建临时车位
③提倡市民绿色出行
④安装车位引导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选C,2选B,3选D。第1题,图中没有提供车位数量信息,如果与某个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车位总量很可能较多,但与全部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车位总量很可能较少。据图,发达国家的车位比例是1.3,而中国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分别为0.8和0.5。停车难度大小取决于车位比例,因此车位缺口大是停车难的主要原因。车位面积和位置偏僻对其影响较小。第2题,中小城市的车位比例仅0.5,车位数量的供应程度还不如大城市,故A错。中小城市汽车数量相对大城市少,尽管车位比例比大城市还小,但是实际找不到停车位的汽车数量较少,相对来说停车难的感觉弱,故选B。路边自由停车易影响交通,不符合近几年各地城市争当文明城市的社会大环境。我国的大城市经济发达,资金雄厚,人口密集,一般来说轻轨建设较多,目前中小城市轻轨还是很少的。第3题,建设立体停车场的成本较高,大量建设更不合理。绿地改临时车位不符合城市规划,不利于环境保护。提倡市民绿色出行,多乘坐公交、轻轨甚至骑行、步行,减少小汽车出行数量,可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③对。安装车位引导系统可实时引导汽车驾驶员快速找到空余车位,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停车效率,④对。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图所示)。据此回答4、5题。
4.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5.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解析】4选D,5选B。第4题,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而且夏季光照强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第5题,岭南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量大,气温高。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自2008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中国、新加坡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生态城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选址在距天津主城区45
km的一片盐碱地上。9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城市开发、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下图为天津主城和生态城简图。
(1)分析该生态城选址的区位优势。
(2)生态城远离天津主城区,说明它的建成对主城区的有利影响。
(3)分析该生态城内保留大量湖泊、河道等湿地的原因。
(4)该生态城目前常住人口约3万人,远低于35万的规划人口规模。为提高入住率,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生态城选址在距天津主城区45
km的一片盐碱地上,利用盐碱荒地,节约耕地;土地成本低;靠近铁路线,交通比较便利;由材料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第(2)题,生态城的建设目的是控制主城区规模,分散城市职能;能够有效减缓城区交通拥挤;减轻城区环境污染;生态城的建设还能减轻城区就业压力。第(3)题,湖泊、河道等城市湿地具有调节周边小气候、美化环境、蓄积径流和加快排水速度、减缓城市内涝等作用。第(4)题,要提高入住率,必须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支撑,提供就业岗位;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吸引人口迁入。
答案:(1)利用盐碱荒地,节约耕地;土地成本低;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2)控制主城区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减缓城区交通拥挤;减轻城区环境压力;减轻城区就业压力。
(3)调节周边小气候,美化环境;蓄积径流和加快排水速度,减缓城市内涝。
(4)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生态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支撑;政策支持,吸引人口入住。
PAGE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