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课件 (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课件 (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8 10:0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读一读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
1.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
2.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78万
读一读
随着科学家的研究与改良,灯泡的寿命早已由过去的几十个小时,变成今日的十几万小时.
为了收集这些数据,要进行一定的调查,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讨论一下数据收据的两种重要的方法:
普查和抽样调查
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2.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验抽样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3.能根据具体情景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相关概念
【展示点评】所要考查对象的全体叫总体;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活动一: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结合你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认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这项调查的被考察对象、调查的目的、以及所采用的调查方式分别是什么?你能说出这项普查的总体和个体吗?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相关概念
小组讨论:为了解某市参加中考的32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抽查了其中16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32000名学生是总体
B. 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 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 以上调查是普查
反思小结:不理解“考察对象”的含义,导致对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判断有误.“考察对象”是指表示事物某一特征的数据,而不是事物本身,注意其中的数量指标.
B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二:普查和抽样调查方式的选择
活动二:某灯泡厂要了解生产的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你认为该如何进行调查?
(1)在这个问题中,被考察的对象是什么?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适合采用怎样的调查方式? 尝试说出它的总体和个体.
(2)尝试写出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当调查的对象个体数较少,调查容易进行时,一般采用普查;当调查的对象个体数较多,调查不容易进行时,一般采用抽样调查.?不论调查对象是多是少,当对调查结果有较高要求时,或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必须采用普查方式;当调查具有破坏性时,或者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时,通常采用抽样调查.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二:普查和抽样调查方式的选择
下列调查中,哪些用的是普查?哪些是抽样调查?
1.为了了解你所在的班级的每个学生穿几号鞋,向全班学生做调查.
答:普查
2.了解电视机显像管的使用寿命.
答:抽样调查
3.调查我国所有城市中哪些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 .
答:普查
4.在全国范围内调查七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
答:抽样调查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三:如何进行抽样调查
问题:
为了了解你所在
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
况,你准备怎样收集
数据?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三:如何进行抽样调查
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83
15
2
1-2次
3-6次
7次以上
生病次数
人数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三:如何进行抽样调查
想一想:比较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1-2次
3-6次
7次以上
7%
24%
69%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三:如何进行抽样调查
小亮: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生病的次数
人数
1-2次
4
3-6次
5
7次以上
1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三:如何进行抽样调查
思考、交流:
(1)你同意他们三个小组的做法吗?说明你的理由.
(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有哪些更好的方法?
(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三:如何进行抽样调查
想一想:
1、抽样调查应注意什么?
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⑴代表性:被调查的对象随意抽取的,没有人为的因素;
⑵广泛性:被调查的对象不得太少;
2、抽样方法简介(补):
⑴随机抽样; ⑵系统抽样; ⑶分层抽样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三:如何进行抽样调查
议一议:
抽样调查具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因而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缺点:但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准确.
课堂练习:
1. 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
A. 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B. 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
C. 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
D. 了解某班学生对“扬州精神”的知晓率
D
课堂练习:
2.下列调查中,取样合适的是(  )
A.在运动场调查当代青年业余时间娱乐的    主要方式
B.在大学文学院了解市民对古典名著的理解
  程度
C.在北京市调查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情况
D.调查班级学号是奇数的学生,以了解全
  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情况
D
课堂练习:
3.为了调查全校同学的近视率,小明在校园内调查了4名同学,结果有一名同学近视,由此得出,全校同学的近视率是25%,小明的判断正确吗?    
(填“是”或“否”)
原因是 :


调查对象太少,样本不具有广泛性.
课堂练习:
(1) 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4.为了解“五一”黄金周期间游客在宁旅游满意率,小王在多家旅游公司共调查了100名导游,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左图;小张到一个景点调查了6名游客,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右图.
课堂练习:
4.为了解“五一”黄金周期间游客在宁旅游满意率,小王在多家旅游公司共调查了100名导游,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左图;小张到一个景点调查了6名游客,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右图.
(2) 你认为应该怎样收集数据?
课堂练习:
5、设计一个方案,了解你所在地区所有八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科.
分析:(1)确定调查目的 (2)分清总体、个体 (3)抽取样本 (4)设计调查表收集数据 (5)由样本特征数估计总体.
课时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的困惑:

3.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
课后作业:
1.课本P163 习题6.2 1~5
2.选用课后同步练习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