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认识负数 青岛版(五四学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认识负数 青岛版(五四学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8 10: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正负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正、负数,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教学难点:对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抽象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春暖花开的季节最适合旅游。老师打算利用假期到一个城市去旅游,老师给你们提供一组信息,(出示: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请你猜猜这是哪个城市。
生:……
师:对,就是新疆的吐鲁番,通过“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我们感觉吐鲁番的日温差特别大,今天我们就通过观察温度计上气温的变化,(师:手拿温度计并比划一下温差变化)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两个新朋友——正负数(板书课题“认识正负数”)。
二、自主探究,理解意义
(一)在温度计上初步认识正负数
1、读信息并提出问题。
师:指名读信息,要求学生和我们这里的气温对比一下,进一步感受吐鲁番的日温差大。
生:3月份日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左右,日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
师:零上13℃和零下3℃是什么意思?(板书:零上13℃ 零下3℃ )下面我们借助温度计来研究。(课件出示温度计)
2、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及0度的含义。
师:说明:要表示温度首先要明确温度计上的0刻度线,请你根据0刻度线的位置猜一猜
零上13℃和零下3℃应该在什么位置?你为什么这么想?
生1:我认为在0℃以上往上数13个格就是零上13℃。在0℃以下往下数3个格就是零下3℃。
生2:……
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零上13℃和零下3℃的位置)看来0℃就是一个分界线,( )和( )的分界线?
生: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师:你感觉零上和零下正好怎么样?
生:相反。(学生回答时,教师做一个相反动作)
师:谁再来说一说?(0℃就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3、数学化表示正负数
师:知道了零上13℃和零下3℃的位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这两个温度吗?
学生动脑思考表示方法,并小组交流。
预设: ①只写13℃,3℃
②零上13℃,零下3℃
③↑13℃,↓3℃
④画温度计的方法表示
⑤+13℃,-3℃
班内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符号表示的意思,其余学生评价并补充。
师:同学们的方法很有创意,你的方法你明白,我的方法我明白。数学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如何让大家都明白呢?其实这里就有一种与数学家一样的表示方法。(板书:+13℃ -3℃)
师:零上13℃记作+13℃ 零下3℃记作-3℃,介绍+、-号和+13℃ -3℃的读写。
说明: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板书:正数 负数)
学生学会读写正负数
出示两个温度计,学生用正负数表示:-9℃ +14℃。(订正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写?)
4、正数可以省略“+”号,完善正数的定义
师:了解了吐鲁番春季的气温,我们再来看看吐鲁番夏季的气温。
(说明:为什么称为热极,读的时候大家注意感受一下)
生:读信息。(课件出示)
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记录这三个温度吗?
生:+38℃、+49℃、+82℃
师:为什么只用“+”表示?
生:因为这三个温度都表示的是零上气温。
师:下面大家看着,老师把这三个温度写下了。(板书:38℃、49℃、82℃)
生:错了,老师漏写了“+”
师:刚才老师是故意不写,目的是让同学们记住,“+”号可以省略不写。这样,大家想一想,我们以前认识的小数、分数、自然数1、2、3……都可以说是省略“+”的正数。
(二)在海拔高度中再次认识正负数
师:了解了吐鲁番春季和夏季的气温,《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大家都很熟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出示课件:火焰山比海平面高831.7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31米,)
师:火焰山和吐鲁番盆地都和谁比的?
生:海平面。
师:那么我们就把海平面作为分界线“0”。海平面以上是比海平面高的,海平面以下是比海平面低的。高和低正好相反,所以我们就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这两个数。
生:+831.7米、-155.31米
(三)生活中进一步认识正负数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好多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下面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6个练习题)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情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生:尝试表达。
总结: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课件出示)
师:介绍负数的历史。(课件出示)
(四)理解正负数和0的意义
1、讨论0的意义
师:了解了负数的历史,知道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在有个数字“0”着急了,它不知道在什么位置,是正数还是负数还是……
师:同桌讨论后班内交流。
得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线。(板书:“0”写在正数和负数的中间,进一步让学生明确0是正、负数的分界线。)
2、讨论0与正负数的大小关系
师: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那么它与正负数的大小关系怎样?(课件出示)
师:同桌讨论后班内交流。
得出:正数>0>负数。(板书)
3、快速找出正数、负数。(出示课件)
师:为什么只留下“0”呢?
生: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初步感知负数的大小
师:给你一组正数相信同学们能正确区分大小,如果给你一组负数,你还能区分它们的大小吗?下面我们借助温度计来研究。(课件出示:温度计)让学生写出它所表示的温度,根据温度计上液柱的高度,你感觉-10℃和-15℃哪个大?不借助温度计你认为-10和-15哪个大?随口说几个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大小。
得出:负号后面的数字越大,这个负数就越小。
说明:小学阶段我们只是初步感知负数大小,到初中我们还要具体研究。
三、联系生活,巩固正负数
生活中的数学
师:其实,正负数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大家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课间老师发现同学们玩的游戏——剪刀、锤头、布,就可以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记录,老师把小卫的游戏过程记录下来,请你把它填完整。
(1)如果小卫从0点向东行3米,表示为+3米,那么从0点向西行4米,表示为 米。
(2)如果小卫现在所在的位置是 +5 米处,说明他向 行走了 米。
(3)如果小卫现在所在的位置是-7米处,说明他是向 行了 米。
(4)如果小卫从0点先向西行6米,又向东行5米,这时小卫的位置表示 米。
四、课堂总结,反思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你表现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