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西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学校 四 年级 冀教版 版本 设计人: 日期:
课题: 小数的认识(P68-P69) 课型:新授
教材与学情分析 “小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分数和对生活中的小数已经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本套教材第二次安排小数的知识。教材首先选择学生喜爱的有关鸟类的知识为素材,设计了优美的图画情境,了解“鸟中之最”中的小数。接着,通过一只老虎的身长,买一瓶饮料和一个面包所需要的钱数等实例,说明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常常用小数表示,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小数是由于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产生的。最后,通过具体数的举例,说明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小数,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交流“鸟中之最”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信息的实际意义。另外,为了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要使学生了解整数的概念。关于整数的概念,不要做更多的介绍,只要让学生知道以前学过的自然数都是整数就可以了。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认识小数并理解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板块 课堂预设 课堂记录及原因分析
第一版块: 检查或铺垫,融入课堂阶段
(3分钟)
第二版块:
情境+提
问,认定问
题阶段
(8分钟)
第三版块:
自主+合作,探索尝试阶段
(10分钟)
第四版块:
反馈交流,达成共识阶段
(6分钟)
第五版块:
巩固拓展,提升发展阶段
(10分钟) 一、检查或铺垫,融入课堂阶段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们都见过那种鸟?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呢?(指名回答)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动物世界里的鸟类王国(出示课件中的视频介绍)。
2.我们都学过那些数?举例说明。(整数、分数)
3.你还见过那些数?(小数)你在那里见过?(学生举例,教师可以适当出示:如出租车的计价牌、商场的价签等。)
5.你对小数还有那些了解?你想知道有关小数的那些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小数的意义,产生,与整数、分数的关系等)
二、情境+提问,认定问题阶段
1.教学小数的产生.
人们在测量或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而常常用小数来表示。如:
老虎的身长是2米65厘米,可以写成2.65米
买一瓶饮料和一个面包需要3元3角,可以写成3.3元
三、自主+合作,探索尝试阶段
现在我们来做以下两个活动,做完之后你就明白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了。
① 口算:10÷10 = 1÷10 =
100÷10 = 1÷100 =
1000÷10 = 1÷1000 =
教师提问:你能说说两组题有什么特点吗?
②学生活动:分组测量课桌的长与宽.(利用直尺)
教师提问:从测量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除了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另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就是小数.
四、反馈交流,达成共识阶段
以前学的数,像0、1、2、3、……都是整数,现在学的数,像2.65、5.3、0.002等都是小数。
小数由三部分组成,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是整数部分,左边的是小数部分。
五、巩固拓展,提升发展阶段
1.出示2.65,5.3,0.002三个小数,请学生回答。
2.处理练一练
板书设计: 小数的认识
以前学的数,像0、1、2、3、……都是整数,
现在学的数,像2.65、5.3、0.002等都是小数。
小数由三部分组成,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是整数部分,左边的是小数部分。
教学反思: 虽然同学们是第一次学习小数,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已经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小数,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既然是初步认识,那么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呢?本节课,我将教学的重难点落在:能认、读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整节课,从“生活情境”起始,引领学生走进 “数学里的生活课堂”。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与他们所学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本节课通过鼓励学生读小数和启发探究式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基础知识,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本次课堂中发挥了积极的正迁移作用,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同时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米和分米,厘米间的进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经过“观察-猜想-尝试-初步认识-运用-总结-深化理解”这一系统过程,顺利完成了由整数、分数到小数的自然过渡。并通过拓展练习,提高了学生将理论认识升华为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小数,感悟小数。在生活实际中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体现了数学回归生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