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一课 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插入剪贴画和图片。
2、学会设置图片大小、样式和环绕方式等格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学习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的习惯。
2、在合作学习中,养成乐于与同伴交流的良好品质。
3、在实例的学习中,增强主人翁理论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插入剪贴画和图片
教学难点:设置图片格式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自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常规基本功练习 汉字录入练习
导入: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六山一水三分田,山地丘陵分两边”这句话呢?很多人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辽宁富饶美丽的景象。作为辽宁人,你对家乡了解多少呢?本单元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辽宁我们的家,借助WORD2007软件对文字进行编辑和排版,让更多的人了解辽宁、喜爱辽宁。那么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城市是朝阳,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这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十分丰富,迄今为止发现了最早的鸟类化石和开花的植物化石,被誉为“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好,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课——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
新授:
任务一:插入剪贴画
?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对图片的操作,那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形态各异的化石图片。(出示化石图片)
? ?提出:同学们想不想用这些精美的图片修饰你的文档呢?
? ? 设计意图: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肯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板书】插入剪贴画
? ?提示学生注意关键词的输入。
? ? 教师巡视指导
? ? 指名学生演示插入剪贴画的操作方法。
? ? ? 学生活动:个别学生演示,其他学生观察纠错
? ? 设计意图:学生在找错的过程中引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任务二:插入图片
? ?同学在插入剪贴画时,很多同学都没有找到与文章相对应的图片,是不是?那么还可以通过哪些手段寻找到自己想要的图片呢?
介绍收集图片的方法,并提出那么如何将收集的图片插入到文档中呢?
?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将老师收集的化石图片插入到文档中。【板书】
? ?教师巡视指导
? ?
?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任务三:设置图片格式
? ?教师讲解演示图片的大小、环绕方式、样式的设置。【板书】
? ?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指名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 ?设计意图:本部分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所以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反复练习的方法,带领学生实破重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练习】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任务四:
1、完善“朝阳化石文化”,对其进行修饰。
? ? 2、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对“美丽的辽宁”进行美化修饰,比一比,看谁设计的美观。
? ?文件路径:桌面——“美丽的辽宁”
???????学生自由创作、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熟练的知识点完全放手,给学生探究完成任务的机会,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交流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巩固新旧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
3、展现风采,盘点收获
? ? 1、利用教学软件展示学生的作品
? ? 2、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 ? 3、组织回答“成果篮”中后两个问题。
? ? ?4、引导学生对本课学习进行总结与回顾
? ?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回顾总结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点,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四、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学生活动:欣赏、观察作品,体验图片给文档带来的生动效果
学生欣赏图片
学生思考,结合教材自主探究练习插入剪贴画的方法。
指名学生演示插入剪贴画的操作方法。
学生介绍收集图片的方法
指名学生演示插入图片的操作方法。
学生观察并识记步骤,掌握查找与替换的使用方法,自由练习。
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学生上机操作
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回答总结
1、学会插入剪贴画和图片。
2、学会设置图片大小、样式和环绕方式等格式。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 学生学会了插入剪贴画和图片、学会了设置图片大小、样式和环绕方式等格式。在合作学习中,使学生养成乐于与同伴交流的良好品质,养成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的习惯、增强了主人翁理论和历史使命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学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