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8 11:5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宝鸡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 (首页)
年级 高二 学科 语文
周 次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 者 赵豫平
课题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课 型 阅读 课 时 3 累计课时 1
教学目的 1、学习和归纳重点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感悟韩非子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哲理,体悟其对社会人生洞察和思考之深。
教学重难点 感悟韩非子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哲理,体悟其对社会人生洞察和思考之深。


一、导入: 堤溃蚁穴,价重连城,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买椟还珠,自相矛盾;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汗马功劳、华而不实、路不拾遗……这些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教会我们洞察社会人生,思考世间万象的真谛。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去重温那些经
典的寓言故事吧,一起分享韩非子的《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参照注释读懂文意。梳理积累文言字词。
通假字
⑴鱣似蛇。(“鱣”通“ 鳝”)
⑵而亡其富之涯乎。(“亡”通“忘”)
⑶曩者使女狗白而往。(“女”通“汝”)
一词多义
太宰因弗复见也。(连词,“于是”, “就”)
因 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介词,“趁机”)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通过)
其族人曰:“晋近,奚不之晋?”(代词,“他的”)
其??虽远越,其可以安乎?(副词,“难道”)
绍绩昧醉寐而之其裘。(代词,“自己”)
鲁患其不救乎?(副词,“恐怕”)
特殊句式
⑴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判断句
⑵焉往而不美。??宾语前置
⑶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状语后置
⑷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被动句
三、合作探究:
课文讲述了哪些寓言故事,分别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以抓阄的方式确定一个故事为本组主要研究内容,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深度解读,可以联系现实予以拓展,写出本组研读报告。
四.布置作业:
1、以组为单位完成韩非子寓言报告
2、完成《优化设计》“基础梳理”
补充修正体会
宝鸡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 (首页)
年级 高二 学科 语文
周 次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 者 赵豫平
课题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课 型 阅读 课 时 3 累计课时 2
教学目的 1、学习和归纳重点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感悟韩非子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哲理,体悟其对社会人生洞察和思考之深。
教学重难点 感悟韩非子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哲理,体悟其对社会人生洞察和思考之深。
教学方法 诵读和梳理 合作探究
一、复习回顾,导入:
二、合作探究,理解故事内涵:
1、课文讲述了哪些寓言故事,分别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各组轮流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对故事深刻含义的理解和阐释。同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质疑,老师指正)
明确:⑴“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子圉只知道孔子比自己强,可是没有料想到孔子比自己强这么多,不知道在第三者眼中自己和孔子比较会差这么多。他“见孔子”只是想讨好和立功,却并不想孔子远远超越自己,威胁到自己的声名地位。商太宰也是这么想的,经子圉点破之后坚定了不见孔子的决心。揭示人性的丑恶主要指嫉贤妒能,不顾公义。
⑵“子胥脱珠” 讲的道理是关键时刻,人往往出于生存的渴望而迸发出巨大的智慧力量,借助于机敏灵巧的机智摆脱困境。
⑶“庆封走越” 这个故事反映的道理主要是,一个人想要远祸全身只有洗心革面才是根本之道,一味地逃避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仅从“行”上考虑“避难”是治标,从“心”上改弦易辙才是“治本”之策。
⑷“绍绩昧巧谏宋君” 在于劝谏国君凡事节“度”的。传达给当政者一个理念:一味酒池肉林,荒淫无度,必亡天下。连酒都可以亡国,其他声色犬马,各种诱惑多了去了。韩非只不过是拿酒说事而已。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玩物丧志”。
⑸“远水不救近火” 它的寓意很清楚,是指在外交关系中,一定要注重搞好近邻的关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不应该舍近求远。人们做事情应该有长远打算,不应该只顾眼前利益。还可以概括为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人们要分清各种事物之间的利害关系,辩证关系,关注各个因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建立战略眼光,这样决策才不会目光短浅。
世界是矛盾的,事物是复杂的,但事物之间又有机联系在一起。人们只有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够正确处理问题。
⑹ “卫君论剑。” 一个人对别的人行为动机要做清醒分析、准确判断。“从他人做事是基于‘义’还是基于‘利’的前提考虑”。
⑺“见微知萌”这个故事的寓意是,看到事情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它告诉我们要善于从生活的细节中,从事物微小的方面及时发现问题,看到了事物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类似的成语还有:叶落知秋、见微知著、睹微知著。
⑻“鲁人徙越”。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盲目求新而脱离了这种条件,会使自己走上死胡同。
三、布置作业:完成《优化设计》训练题
补充修正体会
宝鸡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 (首页)
年级 高二 学科 语文
周 次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 者 赵豫平
课题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课 型 阅读 课 时 3 累计课时 3
教学目的 1、学习和归纳重点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感悟韩非子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哲理,体悟其对社会人生洞察和思考之深。
教学重难点 感悟韩非子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哲理,体悟其对社会人生洞察和思考之深。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点拨启发
一、复习回顾,导入:
二、合作探究,理解故事内涵:
1、课文讲述了哪些寓言故事,分别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各组继续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对故事深刻含义的理解和阐释。同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质疑,老师指正)
⑼“毁树容易种树难”。 它的寓意是进行破坏容易,而进行建设就困难得多。研读这则材料,发现惠子劝诫陈轸“必善左右”,不能仅仅“贵于魏王”。说明寓意中含有人应该搞好同事关系,注意和睦群众,不能光走上层路线。
人际关系是一个复杂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快速性变化性。人,生于社会,长于群体之中,离不开对这个人际关系系统的依存和建设。任何人不尊重甚至破坏这个系统的运行和生存法则都会付出沉重代价的。请同学们注意放开眼界看事物,不要仅局限于小的集体,只注重眼前与当下。
⑽“杨子论美” 在生活中人们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行贤”就可以了,不要去想评价的事,更不要自我夸耀沾沾自喜。因为评价永远是他人做的更客观、更公正。
⑾“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它讽剌的是在利益驱动面前,人们可以变得胆大无比。在追逐利益的时候,有的人失去了平时判断是非的标准,有的人失去了固有的价值观。
⑿“杨布打狗”。它的寓意是人们要善于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里跳出来。这则材料也有讽刺狗的意思。 或者借狗不识人讽刺有的人看问题只看表面现象,或被表面假象所迷惑,不重内在实质,结果闹出笑话。
⒀“知足之足”。它寓意深刻,讨论的是二个永恒话题,一个关于财富,一个关于满足。故事合二为一,表达出追求无止境,一切满足皆自于心的观点。尤其对今天人们形成正确的财富观有指导意义。
⒁“三虱食彘”。它讽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能从近处看到自己跟别人有利益冲突,而不能从远处看到自己跟别人有共同利益,更不能认识到这共同利益往往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所以总跟虱子一样争来争去。客观事物往往是有机联系的,这则故事的寓意和“远水不救近火”是一样的。
三.小结:(幻灯片呈现)
1、《韩非子》一书体现了韩非子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他用冷眼直面社会人生,用寓言故事巧妙地表现社会人生
2、读孔子—— 一颗爱心构建和谐社会
读孟子—— 一股正气平治天下
读墨子—— 一腔热血救助苦难
读韩非—— 一双冷眼直面人生
四、作业: 补充修正体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