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旋转
1.明确旋转的含义,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3.通过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观察和抽象,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画出简单图形按要求旋转后的图形。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主题图。
师:你还记得这是什么现象吗?
生:旋转。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由教师指名说一说。
二、探索新知
1.认识旋转的含义。
(1)教师课件演示例1中指针从“12”旋转到“1”。
师:指针从“12”到“1”是怎样旋转的?
学生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先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指针的旋转过程,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正确表述: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师:你怎么知道是旋转了30°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指针绕点O旋转一周是360°,从“12”旋转到“1”旋转了360°的,就是30°。
(2)教师课件出示例1题目。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分别填一填。然后指名汇报,说一说旋转的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含义,认识旋转的三个基本要素。强调在叙述物体旋转时,应说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度数。
2.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1) 课件出示例2,演示直角三角尺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过程。
提问:①刚才观察直角三角尺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②直角三角尺旋转后,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有什么变化?
教师再次演示直角三角尺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a.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b.旋转后的直角三角尺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c.直角三角尺上的每个顶点、每条边都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并且相对应的点到点O的距离都相等。(学生汇报时教师注意引导)
3.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师:怎样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a.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点O的距离是4格;b.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c.然后把点O、A′、B′、O依次连接起来。
(2)组织学生在教材上画一画,然后互相交流检查。
(3)归纳画法。
第一步:确定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第二步:确定关键点到旋转点的距离;
第三步:确定关键点的对应点,对应点与旋转点所连线段的夹角和所旋转的度数一致,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
第四步:把描出的对应点按顺序连线。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84页上面的“做一做”。
组织学生观察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2.完成教材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在视频展示台上汇报,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