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1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28 13:4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类起源于什么;
2.描述人类发展的过程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
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通过讨论、分析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
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具与学具
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引入新单元
人的由来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小结:参观博物馆感想
提问:有谁记得郭沫若先生《女神》这首诗?请有感情的朗读。
这首诗描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问:关于人和地球关系,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小结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讲述:要知道人类的由来,首先要从人的起源说起。
指导阅读:书P2人类起源的文字说明
组织学生辩论
教师讲述:关于人类起源的一场辩论故事。1860年6月牛津大学的一次会议,争论的焦点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地球上的生物是进化来的,还是神创造的,我们都要用事实来说话。请看下面的证据。
资料分析:演示四种现代类人猿示意图片。观察后讨论,回答问题。
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类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教师总结
提问: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板书)
资料分析:
地壳剧烈运动使地球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影响?
古人类化石及石器反应出古人类运动方式和使用工具上有哪些特点?
拓展:你参观过博物馆吗?请谈一谈你的感想?
引导学生小结。
学生朗读
人和地球的关系
回答
阅读
分组辩论
讨论、回答
回答
分析
谈感想
小结
设计理念
运用多种教学法是组织教学: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女神》导入新课——通过辩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通过讨论,使学生逐步对人类的产生和发展的知识有所了解。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