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模拟题: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单选题
1.小球在水平面上移动,每隔秒记录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每一段运动过程分别以甲、乙、丙、丁和戊表示。试分析在哪段,小球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 )
A.甲
B.乙
C.丙
D.丁
2.如图所示,在以大小为,方向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里,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与轻质弹簧的右端相连,弹簧左端与车壁连接,此时弹簧水平,细线与水平方向成夹角,细线、小球、弹簧相对静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细线对小球的拉力等于
B.弹簧对小球的弹力等于
C.弹簧对小球的弹力等于
D.剪断细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3.如图所示,轻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A、B与轻质板的动摩擦因数(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g取。当作用在A上的水平力时,物体A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4.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游泳时为了更快向前进,应当( )
A.双手向前划水,双脚向前蹬水
B.双手向后划水,双脚向后蹬水
C.双手向前划水,双脚向后蹬水
D.双手向后划水,双脚向前蹬水
5.树德中学的运动会上,教师队的拔河比赛很受同学们欢迎,图(1)是比赛的精彩瞬间。现将情景简化成图(2),假设甲乙两队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认为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拔河所用绳子的重力不计,两队的拉力都水平沿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队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队取得胜利,说明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
D.若甲队的质量比乙队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6.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同车道的前后车辆必须根据行驶速度、天气和路况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面同车道的汽车因故障停止运动,于是司机紧急刹车,汽车经过停止运动。不考虑人的反应时间,汽车的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B.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0,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C.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0,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D.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0,两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7.如图所示,固定在钢梁两端的钢绳允许承担的拉力为30000
N,钢绳之间的夹角为120°,竖直起吊质量为
2×103
kg
的水平钢梁时
,加速度的最大值可达到(g=10
m/s2)( )
A.5
m/s2
B.m/s2
C.10
m/s2
D.m/s2
8.某一个物理量X的表达式为,其中是角速度,ρ是密度,G是万有引力常量,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判断( )
A.物理量X与加速度和位移的乘积是同一个物理量
B.物理量X的国际单位是导出单位
C.X与导出的(其中Ek是动能,v是速度)是同一个物理量
D.物理量X与加速度和时间的乘积是同一个物理量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M、N、P、Q四个木块,其中M、P质量均为m,N、Q质量均为2m,M、P之间用一轻质弹簧相连。现用水平拉力F拉N,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a向右运动,则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间的摩擦力变化
B.M、N间的摩擦力不变
C.M、N的加速度大小仍为a
D.P、Q的加速度大小变为
10.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牛顿(N)
B.库仑(C)
C.电流(A)
D.焦耳(J)
11.很多探险者采用乘坐热气球的方式完成探险任务。某探险小组返回到目的地上空后,乘坐的热气球正在以速度匀速下降,设热气球、探险小组成员和压舱物的总质量为M,为使探险者能够安全回到地面(到地面时速度为0),当热气球在距地面高度为h处时,将压舱物抛掉一些,则抛出的压舱物的质量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假设热气球的浮力不变)( )
A.
B.
C.
D.
12.如图所示,某快递公司使用电动传输机输送快件,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的恒定速度运行,在传送带左端A处轻轻放置一快件(可视为质点),快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传送带左端A与右端B间的距离,重力加速度大小,则快件从A运送到B所用的时间为( )
A.
B.
C.
D.
13.人字梯是用于在平面上方空间进行工作的一类登高工具,因其使用时前后的梯杆及地面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看起来像一个“人”字,因而把它形象地称为人字梯。如图所示,人字梯放在水平地面上,电工师傅站在人字梯上安装电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工师傅受到的重力和人字梯对电工师傅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电工师傅受到的重力和电工师傅对人字梯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斜撑M、N之间的夹角越大,人字梯对电工师傅的支持力就越大
D.斜撑M、N之间的夹角越大,M、N上的作用力越大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觉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
B.由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
C.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也大
D.汽车正常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产生向前的静摩擦力,就是我们常说的牵引力
15.如图所示,物体A、B质量均为m,叠放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上端和物体拴接)。对A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F的外力,使弹簧再压缩一段距离(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后物体A、B处于平衡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F>2mg。现突然撤去外力F,设两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则下列关于FN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刚撤去外力F时,FN=
B.弹簧弹力等于F时,FN=
C.两物体A、B在弹簧恢复原长之前分离
D.弹簧恢复原长时FN=mg
二、解答题
16.质量为M的木楔倾角为θ=30°,在水平面上始终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木楔的斜面上并给木块一个初速度时,木块恰好匀速下滑;如果用沿与斜面也成θ=30°角的力F拉木块,如图所示,则木块以的加速度沿斜面匀加速上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1)拉力F的大小;
(2)此时水平面对木楔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1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其中,)。求:
(1)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和静摩擦力大小;
(2)若用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稳定时的长度是多少?
18.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粗糙的水平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恒定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运动,质量的小铁块A(可看作质点)和质量的长木板B叠放在一起,A位于B的右端,在时将A、B保持上述状态一起轻放到传动带上,最终A恰好没有滑离B,已知小铁块A在的加速度大小为;长木板B在和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和0;取重力加速度。求:
(1)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
(2)时间内长木板B受到传送带对其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长木板B的长度。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C2.C3.B4.B5.D6.D7.A8.C9.C10.C11.A12.B13.D14.D15.B
16.(1);(2)0;Mg+mg
17.(1)80N,60N;(2)14cm
18.(1);(2),方向水平向右;(3)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