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 湖南师大附中
让古典诗词,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快速浏览教材 P57
①在重点知识上划横线
②“中国古代诗歌”的逐步发展经历了哪些主要时间段?每个时间段有什么主要的诗歌样式?
自读提示
先秦 ——
两汉 ——
魏晋南北朝 ——
唐代 ——
宋代 ——
元明清 ——
先秦 —— 诗骚
两汉 —— 乐府
魏晋南北朝 ——文人五言诗
唐代 —— 唐诗
宋代 —— 宋词
元明清 —— 元曲、诗词
时
期
诗歌的两大源头是什么?
思考
源头一:《诗经》
《诗经》原名 ,共收入大约五百年间的诗
歌 篇,因而又称“ ”。汉代被尊为经典,因有《诗经》之称。
《诗经》的地位:
按内容分为哪几类?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哪几类?
《诗经》的句式特点:
诗
305
诗三百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风、雅、颂
赋、比、兴
四言为主,重章复沓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投我以木桃,__________。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它山之石,________。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知我者,谓我心忧,________________。
可以攻玉
报之以琼瑶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里的
经典名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__________。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一日不见,__________
如切如磋,__________。
如履薄冰
如琢如磨
如三秋兮
《诗经》里的
经典名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诗经》里的
经典名句
源头二:《楚辞》
奠基人和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
两大源头风格上的区别:
屈原
《离骚》、《九歌》、《天问》
《诗经》:现实主义的源头
《楚辞》:浪漫主义的源头
你知道“离骚”是什么意思吗?
“离”——遭遇
“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离骚》全诗373句,2400余字。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__________。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哀民生之多艰
可以濯我足
屈
原
名
句
汉代两个重要的诗歌成就是什么?
思考
汉乐府的产生和汉代音乐机构乐府关系密切,后来人们便把乐府采集和演唱的民歌叫做 或 ,汉乐府民歌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且时有真率稚气,句式多样,以 言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
乐府诗
乐府歌辞
五
汉乐府
名称由来:
文学成就及历代评价:
因作者姓名不可考,晋代后就被称为“古诗”,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后人奉之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刘勰《文心雕龙》誉之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行行重行行,_________。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人生天地间,_________。
西北有高楼,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_________,轩车来何迟!
不惜歌者苦,_________。
生年不满百,_________。
古
诗
十
九
首
《十五从军行》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汉
乐
府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孔雀东南飞》: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_______》并称“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木兰诗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 yǐ):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duō):摘取、拾取。 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
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
(2)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2007北京
赋
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2分)
重章叠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2014湖南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1)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2011上海
A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2)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动作1分;状态1分;情绪1分;情感1分)
2011上海
自读检测参考答案:
1.曹植 《洛神赋》 《白马篇》
2.建安文学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
3.孔融 应玚
4.左思 潘安(潘岳) 潘安 卫玠 谢道韫 谢灵运和曹植 江淹
5.陶渊明 谢灵运
6.谢灵运
7.阮籍 嵇康
8.谢脁
9.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魏晋时期:
时期
作家
风格
建安
正始
西晋
东晋
刘宋
三曹 建安七子
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阮籍、嵇康
五言咏怀组诗
左思
咏史咏怀融为一体
陶渊明
田园诗: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
咏怀诗:出仕与归隐的矛盾
(田园诗派)
谢灵运
(山水诗派)
大力描写山水第一人
南北朝时期:
民歌
时期
作品
内容
风格
南朝
北朝
文人诗
后期
前期
后期
西洲曲
男女爱情
哀怨缠绵、艳丽柔婉
木兰辞
题材广泛
感情直率 语言朴实 风格刚健
鲍照
谢朓
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门阀制度的不满
“永明体”,对唐人五言绝句极有影响
宫体诗
庾信
风格浮艳
冶艳,宫体诗,“徐庾体”
刚健,南北朝诗歌艺术集大成者
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托物言志(或“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生不逢时)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伤(失意)情怀。
2010山东
1.建安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谁?他有什么代表作?
2.所谓的“建安风骨”,是指什么诗歌风格?
3.建安七子除了教材中所列的五位(王粲 刘祯 徐干 陈琳 阮瑀),还有两位你能说出来吗?
4.魏晋南北朝名士辈出,“洛阳纸贵”“掷果盈车”“望尘而拜”“看杀”“咏絮”“才高八斗”“江郎才尽”分别是谁的典故?
5.魏晋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是哪几位?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脚著谢公屐”的“谢公”是谁?
7.正始文学的代表是哪几位诗人?
8.“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小谢”是指哪个诗人?
9.成语“谢家宝树”的意思是什么?
自读检测
自读检测参考答案:
1.曹植 《洛神赋》 《白马篇》
2.建安文学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
3.孔融 应玚
4.左思 潘安(潘岳) 潘安 卫玠 谢道韫 谢灵运和曹植 江淹
5.陶渊明 谢灵运
6.谢灵运
7.阮籍 嵇康
8.谢脁
9.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华中师大附中 戴建业(1956~)
自读检测:
1.初唐四杰是哪四位诗人?
2.“韩孟诗派”中,“孟”是指谁?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谁的诗句?
4.“小李杜”是指哪两位诗人?
5.盛唐除了李杜,还有哪两种诗歌群体特别引人注目?
6.想象奇特,荒诞阴幽是哪位中唐诗人的风格?
7.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哪几位代表?
8.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有哪几位代表?
9.你知道诗仙、诗圣、诗佛分别是谁吗?
10.唐代大力倡导新乐府诗歌的诗人有哪几位?
11.将爱情诗写得优美动人,并开创无题诗的诗人是?
12.唐代“花间派”的代表词人是哪几位?
自读检测:
1.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2.孟郊
3.陈子昂
4.杜牧 李商隐
5.上水田园诗 边塞诗
6.李贺
7.李白 李贺 李商隐
8.杜甫 白居易
9.李白 杜甫 王维
10.白居易 元稹
11.李商隐
12.温庭筠 韦庄
思考:
唐代诗歌分为哪四个时期?
每个时期的主要作家、流派、和主要文学贡献是什么?
沈宋
初唐诗人沈佺期同宋之问的并称。二人之所以著名,主要因为他们在律诗形式方面所做的贡献。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初唐:
初唐四杰: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初唐:
代表作家
作品内容
文学贡献
初唐四杰
陈子昂
男女爱情、江山之美、边塞之情
关心社会生活和政治问题
风格由纤柔变为明快清新
使初唐诗歌建立起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_________。
胜作一书生
长安古意(节选)
卢照邻
寂寂寥寥扬子居,
_____________。
独有南山桂花发,
飞来飞去袭人裾。
年年岁岁一床书
咏鹅(七岁时作)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__________。
今日水犹寒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象征手法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品行高洁但不被理解的愤懑
2020月考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作家
称号
文学成就
李白
杜甫
诗仙
诗圣
唐代五、七言绝句之最
律诗为唐律之最,中国诗歌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诗人
流派
作家
诗歌内容
诗歌形式
山水田园
边塞
王.孟常.储
隐逸情怀、自然幽静和生气美
多采用五古和五律的形式
高.岑李.王
边塞战争题材,边塞风情、军中苦乐、建功立业
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
盛唐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謦音。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水田园诗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_____________。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_________。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边塞诗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古来征战几人回
列国自有疆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家
作品特点
中唐:
韩愈
孟郊
多为“不平之鸣”,喜押险韵窄韵,意象壮伟瑰怪,诗境奇崛雄豪。
元稹
白居易
诗风走向平易,用语质朴明白,音调琅琅上口。
刘禹锡
怀古诗和政治讽刺诗,语言平易,寓意深远。
李贺
诉怀才不遇的悲愤,想象奇特,构思不拘常法,语言峭奇艳丽,诗意诡谲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孟郊(751-814) 唐代诗人。字东野。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64岁时贫病而死。与贾岛齐名。苏轼曾经评价说:“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____________________。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811年,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晚唐李洞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他是文学史上著名的“苦吟诗人”。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题诗后》
元稹(779—831),字微之。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名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晚唐:
作家
文学贡献
李商隐
杜牧
温庭筠
《无题》,典雅华丽,哀怨绵渺
七绝最著,咏史诗
“绮才艳骨”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基调哀怨,典雅精工,意境迷离,是其诗歌特色,无题诗尤为著名。但有些作品过于隐晦艰深,难于理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贾 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_____________。
不问苍生问鬼神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____________________。——《乐游原》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
……
——《无题》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心有灵犀一点通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咏史》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晚晴》
桐花万里关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呈畏之》
老天爷同情幽僻处的小草,
世间也珍惜傍晚时的晴天。
诗人韩偓年仅十岁,脱口成诗,李商隐因而题诗赠其父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他秉性刚直,有政治抱负,但屡受排挤,终身不得志。《全唐诗》存诗八卷。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
牧
诗
歌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______________。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______________。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青。
日暮东风怨啼鸟,______________。
杜
牧
诗
歌
卷土重来未可知
无人知是荔枝来
落花犹似坠楼人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______________。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______________。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______________。
杜
牧
诗
歌
卷上珠帘总不如
赢得青楼薄幸名
替人垂泪到天明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刘禹锡一生坎坷,四处漂泊。刘禹锡说自己是“客居江南”,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有“诗豪”之称。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_____________。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_____________。
道是无晴却有晴
白银盘里一青螺
温庭筠(约801—866),唐代花间派词人。字飞卿。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年轻时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蘋洲。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___________。
双双金鹧鸪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
②鸊鹈泉bìtí :泉水名
碛:qì
2012湖南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诗。(2分)
【答案】(1)边塞
译文:破讷沙沙漠上,大雁正在高飞,在鸊鹈泉上战胜了敌军的将士们刚刚归来。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战士的盔甲被映照得寒光闪闪。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
②鸊鹈泉bìtí :泉水名
碛:qì
2012湖南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2)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2017全国卷3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
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
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
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
新排十五卷诗成。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1.C D
2. 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
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
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
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
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
新排十五卷诗成。
译文
一篇《长恨歌》多么有文采风情,
十首《秦中吟》则是匡时济世的正声。
常常被元稹学去了我诗中的格律,
李绅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歌行。
世间的富贵我大概没有缘分,
身后文章才会留下我的声名。
别笑我口气粗,满口大话,
新编的十五卷诗集已经完成。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
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
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
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
新排十五卷诗成。
教育部《高考试题分析》
思考:
宋代诗歌的特点及主要作家。
整理宋词的发展过程。
特点:
北宋作家
南宋作家
宋诗:
以文为诗,追求平淡,好议论,重理趣
苏 轼
黄庭坚(“江西诗派”)
杨万里(“诚斋体”)
陆 游(南宋诗坛盟主)
宋词:
词,原名 。
按篇幅长短分 、 、 。
“曲子词”
小令
中调
长调
时间
词的发展过程
盛唐
民歌
中唐
民间词
晚唐、五代
花间词(温庭筠、韦庄)
南唐
冯延巳、李煜
北宋前期
晏殊、欧阳修
柳永、苏轼
柳永慢词、苏轼题材广泛
周邦彦
解音律,善创调,讲究谋篇
李清照
情景交融
辛弃疾
以文为词,善于用典,爱国激情
姜夔
词风清空幽冷
苏
轼
名
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枝上柳绵吹又少,
_____________。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_____________。
天涯何处无芳草
多情却被无情恼
拣尽寒枝不肯栖,
_________。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一蓑烟雨任平生。
欲把西湖比西子,
____________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粗缯大布裹生涯,
_____________。
苏
轼
名
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寂寞沙洲冷
淡妆浓抹总相宜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____________。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飞入菜花无处寻
陆游
(1125年-1210)
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
游
名
句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
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陆游名句
寄黄几度
我居北海君南海,
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称黄豫章,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也是著名的书法“宋四家”之一。
柳永?(约980--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悒郁不得志,终身潦倒,独以词著称于世,是北宋婉约派词人。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________。
——《望海潮》
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雨霖铃》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__________。——《鹤冲天》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十里荷花
换了浅斟低唱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名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辛
弃
疾
名
句
六、元明清
思考:
元代小令的发展
元明清诗词的发展
元代小令:
时期
代表作家
作品风格
前
期
后
期
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
质朴自然接近民歌
张可久、乔吉、睢景臣
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辞藻,内容也开始远离现实
元明清诗歌:
时代
作家、作品风格
元
杨维桢的竹枝词和乐府诗(“铁崖体”)
明
高启诗风豪迈,前七子、后七子成就不大
明末清初
“江左三大家”
吴伟业诗成“梅村体”
清
“国朝六家”;“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龚自珍;“诗界革命”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元明清词:
作家
文学贡献
元好问
萨都剌
金元时期颇有成就
陈维崧
“阳羡词派”(词仿苏辛)
清初三大家
朱彝尊
“浙西派”宗师(推崇姜夔)
纳兰性德
以清新自然的小令著称
(崇尚李煜)
张惠言
创“常州词派”,主张词有比兴寄托
纳兰性德(1655-1685):
为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生恰如三月花 一片伤心画不成
先秦 —— 诗骚
两汉 —— 乐府、古诗十九首
魏晋南北朝 —— 文人诗
唐代 —— 唐诗
宋代 —— 宋词
元明清 —— 元曲、诗词
诗歌发展过程
作家
文学贡献
先秦
《诗经》、《楚辞》
两汉
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魏晋
南北朝
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左思、东晋刘宋两大流派、南北朝民歌文人诗、及后期诗风
唐代
初唐、盛唐诗人流派、中唐晚唐作家
宋代
宋词特点,宋词发展过程
元明清
小令(前期、后期)
诗歌发展、词发展
课件连接
点击右下角相关图片可返回
按内容分:
“风”: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又称 。
“雅”:周王朝统治地区的音乐,
分为 和 。
“颂”: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
分为 、 、 。
《诗经》的精华在于 ,主题为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
十五国风
大雅
周颂
鲁颂
商颂
十五国风
小雅
《诗经》表现手法:赋、比、兴 。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朱熹的解释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现在的解释
赋就是铺陈直叙,直接表达
比就是譬喻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排比铺叙
比喻
联想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青青河边草
悠悠天不老
野火烧不尽
风雨吹不倒
青青河边草
绵绵到海角
海角路不尽
相思情未了
萧统(501~531),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梁武帝萧衍长子。萧衍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萧统2岁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万卷,编集成《文选》30卷。《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
1935年,巴黎大学,中国年轻的留学生陆侃如正在进行博士论文的答辩。一路应答如流,主考官很满意。突然,主考提出一个怪问题:“《孔雀东南飞》这首诗第一句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呢?”
凡是学习过古文的都知道,诗文中很多方位词意义是虚化的,不可望文生义,但如果这样回答,势必显得呆板。陆侃如思考了一下,就答:“因为‘西北有高楼’。”这句话引用的是古诗十九首的名句。“西北”刚好跟“东南”相对,西北的楼高,孔雀飞不过,只好改道东南飞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进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与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生命的定格,也是美好的停留;也有人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一种无奈的奢望,也是一种懦弱的逃避。
上述说法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人生若只如初见”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kè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ān)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yān)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xíng)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约651—?),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他的传世之作是《代白头吟》,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尤为脍炙人口,受到广泛的热捧。宋之问是武则天钦点的词臣班头、文场魁首,听说刘希夷得此佳句,便欲剽窃归己。外甥不肯,为舅舅的一怒之下,居然将他置于死地。在唐、宋笔记小说中,都有不同版本的传奇。
水
仙
已
乘
鲤
鱼
去
“江湖夜雨十年灯”
刘心武称这是自己梦中所得的佳句,并专门为此做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华读书报》的《家园》版上,叙说他如何梦中得句,如何在梦醒后苦思下句而不得。
刘心武
《钟鼓楼》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
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
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
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
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
一帘疏雨,
梦里寻春去。
【2009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秦诗之理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词之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
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帘疏雨,
梦里寻春去。
参考答案
(1)秦诗之理趣: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及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天的怅惘意绪。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