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
铁凝,出生于1957年,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文坛,“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文学流派雨后春笋般涌现,对那个疯狂年代的反思和追忆成了文学的重要内容。但是铁凝却另辟蹊径。于是,在1982年,她把自己心里的女孩形象写出来,就成了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淳朴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小说获当年优秀短篇小说奖。
从香雪开始,一个个女性形象被她塑造出来。她描写生活中的普通女人和她们的心理,反映她们的理想和追求、矛盾和痛苦、生存和斗争,这成为她小说一贯的主题。她被贴上“女性主义写作”的标签。
小说三要素:
小说 = 环境 + 人物 + 情节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小说讲了什么故事:
环境 ——
人物 ——
情节 ——
大山里的偏僻小村台儿沟
一群山村少女
看火车,和乘客做生意,和“北京话”热烈讨论,换铅笔盒,走三十里路回家
概括故事情节: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火车在台儿沟停靠,交代背景
姑娘们与乘客做生意
香雪渴望铅笔盒
香雪交换铅笔盒
香雪夜归
大山和火车象征着什么?
闭塞落后的环境
开放、文明
思考:火车开进深山后,香雪与凤娇们的表现有何异同?
同:对山外世界的关注;对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异:
凤娇们——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
们注意到的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圈,比指甲盖还
小的手表,发卡、纱巾、色彩繁多的尼龙丝袜。
香雪——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关注的是
学生书包,自动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
物质追求
精神追求
思考: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呢?
直接原因:初中生的身份;小木盒和自动泡沫塑料铅笔盒的鲜明对比。
根本原因: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与别人的需求不一样,正因为她的追求更高,因此她比别的姑娘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要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课文22段:
尽管姑娘们对香雪的发现总是不感兴趣,但她们还是围了上来。
兴趣点不同
性格不同
分析人物——香雪
清纯美丽、文静腼腆、执着、朴实、自尊自爱
分析人物——凤娇们
大胆直率、性格泼辣、关爱朋友
衬托
如何看待香雪对“自动铅笔盒”的渴求,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吗?
原文: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
象征
铅笔盒 = 学习文化知识
有了铅笔盒 = 有了知识
香雪追求文化的勇气
香雪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香雪带着铅笔盒走三十里夜路回家时,她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惊慌害怕
平静
期待
内疚
坚定
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
小说题目“哦,香雪”其实正是来自于结尾姑娘们和群山对于香雪的共同呼唤,这一声呼唤意蕴复杂而丰富。
①是为香雪的安全归来而发出的惊喜——“哦,香雪,你终于回来了。”
②是对香雪登车举动的感叹——“哦,香雪,竟然为了一个铅笔盒冒如此大的风险。”
③是对香雪追求精神发出的由衷赞美——“哦,香雪,为了心仪的铅笔盒,什么也不怕,如此勇敢。”
④是大山在为自己子女的勇气和进步而高兴,从心底里支持子女走上更远更高的奋斗旅程——“哦,香雪,你终将离开我的怀抱,愿你有更灿烂的明天。”
⑤是作者的期待和愿望——“哦,香雪,祝愿你和凤娇们尽快走出贫穷和落后,走进富裕和文明。”
老作家孙犁说:“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你能从几方面印证他的评价?
1、台儿沟少女清纯美丽的形象,凤娇对“北京话”朦胧纯净的感情,这些都构成了小说中如诗如画的风景线。
2、小说描绘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台儿沟人的生活、台儿沟山区的景色、无不纯净自然,没有掺杂人世的尘污。尤其香雪行三十里夜路,香雪的心理活动和台儿沟人的生活、山间自然景物交融糅合,像诗一样,动人心弦。
3、小说的语言清丽流畅、朴素自然,给读者清新之感。
一、《哦,香雪》这部短篇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细节描写,需要我们仔细揣摩,用心体会其精妙之处。
自选课文中的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写一则短评。
(短评写在《练透》15页18题处,原18题不做)
示例
原文:热情的“北京话”还告诉她,他爱人有个亲戚就住在站上。香雪并没有住,更不打算去找什么亲戚,他的话倒使她感到了委屈,她替凤娇委屈,替台儿沟委屈。
委屈里的丰富内涵
“北京话”对香雪的关心,反而让香雪感到委屈,这似乎不太好,其实不难理解。“北京话”所说,表示他已经有了妻子,这样“凤娇”对他的朦胧感情只有播种而没有收获,所以香雪为凤娇委屈,这体现了凤娇的忠贞。而“北京话”爱人的亲戚住在离台儿沟三十里外的西山口,足以见台儿沟偏僻闭塞,远离文明,香雪为台儿沟委屈,这是渴望文明和富裕的体现。
二、易卜生有一部戏剧作品《玩偶之家》,结局是娜拉出走,离开家庭,剧本在娜拉出走后戛然而止。那么娜拉出走后会有什么出路呢?关于这一问题,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学院文艺会讲上针对“娜拉走后怎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香雪走出台儿沟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香雪走后怎样”为主题,展开合理想象,为香雪的故事续写结局并陈述理由,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