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分析
小说最主要的三个人物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宝玉是个不想长大的少年,对成人的世俗世界有着本能的排斥;他心思细腻,善于感知人世间一切温情;他对所有年轻女性都心怀敬意,是自觉的女权主义者,潜意识中有着对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的追求。
黛玉是“一个诗人气质的少女,一个少女气质的诗人”(蒋和森语),她多愁善感而又坚强不屈,孤标傲世而又温柔体贴,天真聪慧而又心直口快。
宝钗容貌丰美,举止娴雅,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小试牛刀
以下的外貌描写各写的是谁?分别表现了每个人怎样的特点?
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②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③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如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答案: ①贾宝玉:潇洒英俊、善良多情
②王熙凤:刁钻狡黠、谄上欺下
③林黛玉:聪慧灵秀,体弱多病
林黛玉形象分析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子, 分析黛玉的外貌特征。
提示 (1)众人眼里的黛玉
(2)王熙凤眼中的黛玉
(3)宝玉眼中的黛玉
众人眼里的黛玉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客观地介绍了黛玉的不俗气质和病弱身体;
王熙凤眼中的黛玉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用对贾母的奉承心理去发现、感受黛玉的自然美;
宝玉眼中的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全面真切深刻地感受黛玉。
表现黛玉的共同点: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尤其怕“哭”与“泪”,不但照应第一回中的“木石前盟”,又为以后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 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是林黛玉进贾府的生活信条,小说中是怎样表现的?她为什么这样要求自己呢?
要求:
分组活动。找出黛玉进贾府后语言动作的描写,并讨论分析。
1、大舅母留她吃饭时;
2、在王夫人那里择座
3、在贾母房里吃饭的时候
4、对读书的回答
步 步 留 心 时 时 在 意
林 黛 玉
尖酸刻薄、心胸狭窄
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各位姑娘,迎春、探春等都忙停下手中活计,欠身道谢,而黛玉在看到周瑞家的送花来,也只瞟了一眼周瑞家的手中的花,话里有话地问了句:“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当听说这是送剩的最后两朵时,顿时翻了脸,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不给我”。
? 一次,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洒杯时,不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便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暗中摸索他的话!我平时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尖酸刻薄、心胸狭窄
“哎哟,我来得不巧了!早知道他来了,我就不来了。”
宝玉一时高兴把身上的所佩之物都给了众小厮们,林黛玉知道后,以为自己送给他的“荷包”也给了小厮们拿走了,就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要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完就赌气回房,把原来正替宝玉做的香袋儿“拿过来就咬”。后来宝玉跟她解释过后,她也知道了那“荷包”宝玉珍藏在怀里,可还是生气,当宝玉向她赔不是时,她还边哭边说:“你不用对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最后禁不住要宝玉“好妹妹长、“好妹妹”短的短赔不是。
追求真爱的执著
林黛玉在贾府十分孤立无援,她惟一的知己是贾宝玉。对贾宝玉的爱情,是她生命之火,一旦失却这爱情,生命也就终结。?林黛玉不能离开贾宝玉,更不能失去贾宝玉的心。但是,在初恋阶段,他俩若即若离,互相试探,都不肯把真心掏出来。尤其是林黛玉,她在对贾宝玉的真心还没有充分了解之前,不肯轻易地流露出自己对贾宝玉的恋情,因为她很自尊自重。这时的贾宝玉,对纯洁少女有一种泛爱,对才貌双全的薛宝钗、史湘云,更有着明显的感情波澜,这使林黛玉无法容忍,她直率地对贾宝玉说:“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给忘了。”
林黛玉(电视剧人物像)
林黛玉
体弱多病,美丽多情的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细心、多虑、自尊是她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字“颦颦”,名号“潇湘妃子”。此字是借宝玉之口给她取的,而潇湘妃子是根据她住的屋子命的名。
贾宝玉
本文对宝玉的描写,主要有哪三个重点?
1、出场前的侧面勾勒
2、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3、《西江月》二词的总结
出场前的侧面勾勒
贾 宝 玉
王夫人: “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黛玉: (听母亲说)“衔玉所生”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幼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出场前的侧面勾勒
贾 宝 玉
王夫人: “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黛玉: (听母亲说)“衔玉所生”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幼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西江月》二词的总结
贾 宝 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贾 宝 玉
反映黛玉的客观观察: 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非常眼熟,产生亲热感。
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贾 宝 玉
反映黛玉的客观观察: 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非常眼熟,产生亲热感。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bèi)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宝黛初相见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哦,原来在这里。”
张爱玲
两人初见,宝黛各有何表现?
黛玉:黛玉一见,便吃了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如此!”
宝玉: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两人初见,宝黛各有何表现?
黛玉:黛玉一见,便吃了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如此!”
宝玉: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两人初见,能反映出两人性格怎样的特点 ?
内向、谨慎——直率、率真
收尾·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