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课外阅读指导
人生三恨:
一恨海棠无香,
二恨鲥鱼多刺,
三恨红楼未完。
——张爱玲
新闻:
新版《红楼梦》署名改变
续写作者成“无名氏”
讨论:
为何不再是“曹雪芹著,高鹗续”?
《红楼梦》版本系统:
《红楼梦》最初以抄本形式流传,留下各种版本。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伟元、高鹗第一次整理出版一百二十回活字版,从此有了印刷本;1792年又修订一版。为了区别,前者通称“程甲本”,后者称“程乙本”。
脂砚斋评点本(80回)和程伟元活字印本(120回),程本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补写。
例:《红楼梦》第八回,贾宝玉跑到梨香院看薛宝钗,两人比通灵。宝钗要看宝玉脖子上的宝玉,宝玉要看宝钗脖子上的金锁,正互相欣赏时,林妹妹来了。
程甲本里写到“丫头喊林妹妹来了,只见林黛玉摇摇摆摆地走进来”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上写的是“只见黛玉摇摇地走了进来”。
清人说: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毛泽东:
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将艺术扩展到了文学之外的广袤空间,如服饰、化妆、器用、建筑、园林、饮食、医药、戏曲、音乐、美术、游艺等,几乎涵盖了所有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红楼梦》有4个别名:
《石头记》《情僧录》
《风月宝鉴》《金陵十二衩》
《红楼梦》版本系统:
“四大名著”广为流传,版本复杂。“《红楼梦》有多少种?有1000多种版本。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印次最多、印量最大、流传最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傅承洲说。
脂砚斋评点本(80回)和程伟元活字印本(120回),程本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补写。
王蒙评析《红楼梦》书名
红者:
女性也,闺阁也,女红、红颜、红妆、红粉。
楼者:
大家也,豪宅也,望族也。
梦者:
罗曼斯也,沧桑也,爱情幻灭也,依依不舍而又人去楼空也。
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先是汉人,后入满族正白旗,成了皇家的“包衣”(奴才)。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家庭,从他曾祖开始相袭做了六十年江宁织造。曾祖曹玺的妻子曾做过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姑母都入选为王妃。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住在江宁织造署。
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年间,他 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1728年曹家又被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见《红楼梦》第一回),“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芹圃》)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见《红楼梦》第一回),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锦衣玉食,晚年却卖画为生。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是促成《红楼梦》创作的一个因素。
曹雪芹像
《红楼梦》以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讲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由富贵走向衰败的历史。贾宝玉与表妹林黛玉是青梅竹马,志趣相投的一对恋人,但在封建家长干涉下,贾宝玉最终娶了志向不合的表姐薛宝钗,林黛玉含恨而死。
《红楼梦》的读法
要读懂红楼梦,必须从前五回入手,记住两张表,一个是贾府的地图,看的过程中可以按图索骥;一个是人物关系图;前五回里包含的信息相当丰富,包括人物的命运,写书的缘起,贾府的政治经济学等等。
第1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写出了贾宝玉林黛玉的降生和生前姻缘.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女娲补天
作者描写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宝玉一起降生,又为宝玉随身佩带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的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改变。
女娲补天图
木石前盟
黛玉前世是绛珠草,宝玉是神瑛侍者,照顾绛珠草,神瑛侍者因凡心偶动下凡历劫,绛珠草愿随他下凡,以一世泪水偿还。而五色补天石因缘际会,随了神瑛侍者转世(也就是宝玉出生时所带的那块),见证了这一段缠绵之事,故成了红楼梦。故木石前盟,指的是绛珠草要以一世泪水还恩。
贾演-贾代化
贾 敷
贾 敬
贾 珍
贾惜春
秦可卿
贾源-贾代善
史太君贾 母
贾 赦
邢夫人
贾 琏
王熙凤
巧 姐
贾迎春
贾 政
王夫人
贾 珠
李 纨
贾 兰
贾元春
贾宝玉
贾探春(赵姨娘生)
贾 敏
林如海
林黛玉
宁国公
荣国公
贾 蓉
尤 氏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红楼梦》中的“护官符”
护官符:旧指地方上权贵的名单
一)贾家: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二)史家: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zh一个史;
三)王家: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四)薛家: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红楼梦》正是以宝黛爱情为线,来讲述四大家族荣辱兴衰的故事的。
红楼之隐喻
《红楼》是一座迷宫,其隐喻体现在:
姓名、诗词、建筑、服饰等诸多方面。
?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 薛宝钗 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李纨 王熙凤
秦可卿 妙玉 史湘云 贾巧姐
一、谐音解析
“林黛玉”谐音“宁待玉”。“宁待玉”所指的含义其实就是指林黛玉的心只属于贾宝玉,日后非贾宝玉不嫁。
二、寓意解析
“黛玉”是一种未经雕琢的墨玉,这种青黑色的玉在自然界中极为罕见,在众多玉色中有鹤立鸡群之感,不同凡响。曹雪芹以此为女主人公命名,凸显了她的天真率直,任性而为的性格。名如其人,黛玉天真率直,不谙人情世故,任性而为,不正是一块天然未凿、世所罕有之玉。再有黛是冷色,也极符合黛玉不幸的遭际,忧郁的性情,冷嘲的语言,不同流俗的行止。
林黛玉名字解析
第三.文化解析。
孙虹先生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找到了“林”的原始意象。其中记载了夸父追日的典故,《山海经》上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谓,河谓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孙虹先生认为:“这是一个执着追求而不能实现理想的寂寞跋涉者形象,也是‘林’所具有的内蕴。”
别号:颦颦 潇湘妃子
潇湘妃子:
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泪洒斑竹的典故
颦颦:
贾宝玉初见黛玉时见她“眉尖若蹙”而取的表字。
典故:
娥皇、女英,中国古代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帝舜为妻。
传说,帝舜执政三十九年以后,曾到长江一带巡视,不幸死在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上。两位夫人闻此噩耗,便一起去南方寻找舜王。二女在湘江边上,望着九嶷山痛苦流涕,他们的眼泪,挥洒在们竹子上,竹子便挂上斑斑的泪痕,变成了现在南方的“斑竹”,“斑竹”也称湘妃竹。舜死了,娥皇、女英痛不欲生,便跳入波涛滚滚的湘江自尽,天帝因为姐妹的痴情而怜悯她们,依生前身份的不同,舜帝被封为湘水之神,号曰“湘君”,娥皇女英则为湘水女神,号曰“湘夫人”。湘江边沾着这对姐妹思夫泪痕的斑竹,因此被称为“湘妃竹”。
人名隐意
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
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
贾宝玉——假宝玉
林黛玉——怜待玉
薛宝钗——削宝拆
贾 府— 假 府
甄士隐——真事隐
甄英莲——真应怜
贾雨村——假语存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抱琴,司棋,侍书,入画---- 琴棋书画
(抱琴--元春的大丫头,司棋--迎春的大丫头,侍书--探春的大丫头,入画--惜春的大丫头)
贾政、贾敬——假正经
抱琴 暴寝 "原"春暴毙
司棋 死凄 "应"春惨死
侍书 事殊 "叹"春远嫁
入画 入化 "息"春出家
得到湘云“绛纹石戒指”的四个大丫鬟:
袭人 鸳鸯 金钏儿 平儿
谐音:昔怨今平或昔冤今平
判词
分析
黛玉
宝钗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钗雪里埋。
凤姐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舰,千里东风一望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粧。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