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12.3.1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性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2-07 21:3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每个人的长方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按要求和步骤制作出一个三角形。
你发现了什么
探索:
1、所制作的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3、所制作的三角形的对称轴是什么?
做一做:
2、所制作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动手做一做
A
C
B
△ABC是什么三角形
看一看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A
C
B


底边
顶角
底角
底角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
两边都叫做腰.
另一边叫做底边.
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
概念就像螺丝钉——微小但非常重要!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为3cm,底为4cm,则它的周长是 ;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另一边长为4cm,则它的周长是 ;
3、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另一边长为8cm,则它的周长是 。
10 cm
10 cm 或 11 cm
19 cm
小试牛刀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A
C
B
D
AB=AC
BD=CD
AD=AD
∠B = ∠C.
∠BAD = ∠CAD
∠ADB = ∠ADC
等腰三角形除了两腰相等以外, 你还能发现它的其他性质吗
大胆猜想
猜想与论证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ABC中,AB=AC
求证:∠B= C
分析:1.如何证明两个角相等?
  2.如何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猜想
A
B
C
D
如何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A
B
C
则有∠1=∠2
D
1
2
在△ABD和△ACD中
证明: 作顶角的平分线AD,
AB=AC
∠1=∠2
AD=AD
(公共边)
∴ △ABD≌ △ACD
(SAS)
∴ ∠B=∠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
B
C
则有 BD=CD
D
在△ABD和△ACD中
证明: 作△ABC 的中线AD
AB=AC
BD=CD
AD=AD
(公共边)
∴ △ABD≌ △ACD
(SSS)
∴ ∠B=∠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
B
C
则有 ∠ADB=∠ADC =90
D
在Rt△ABD和Rt△ACD中
证明: 作△ABC 的高线AD
AB=AC
AD=AD
(公共边)
∴ Rt△ABD≌Rt△ACD
(HL)
∴ ∠B=∠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猜想与论证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ABC中,AB=AC
求证:∠B= C
分析:1.如何证明两个角相等?
  2.如何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性质1
(简称:等边对等角)
A
B
C
D
猜想
用几何语言表示为:
在△ABC中,
∵ AC=AB(已知)
∴ ∠B=∠C (等边对等角)
⒈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外两个
角为_____ __;
⒉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
为___________________;
⒊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
为___________。
75°、30°
70°、40°或55°、55°
35°、35°
小试牛刀
想一想:
刚才的证明除了能得到∠B=∠C 你还能发现什么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A
B
D
C
AB=AC
BD=CD
AD=AD
∠B = ∠C.
∠BAD = ∠CAD
∠ADB =∠ADC
=90°
等腰三角形的 “三线合一”
A
B
C
C
B
A
想一想
在上述问题中,折痕AD
D
是等腰三角形ABC的怎样的线?
线段AD的还具有怎样的性质?
D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
线段AD是底边BC的中线
∠BAC的平分线
底边BC上的高
在△ABC中
(1)∵AB=AC,AD⊥BC,
∴∠___=∠___,____=____;
(2)∵AB=AC,AD是中线,
∴∠_=∠_,____⊥____;
(3)∵AB=AC,AD是角平分线,
∴____⊥____,____=____。
C
A
B
1
2
D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1
2
BD
CD
1
2
AD
BC
AD
BC
BD
CD
例1、如图,在△ABC中 ,AB=AC,点D在AC上,且 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A
B
C
D
x

2x

2x


2x
分析:
1、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三个:△ABC、△ABD、△BCD)
2、可以得到哪些角相等?
①∠ABC= ∠C= ∠BDC
②∠A=∠ABD=∠CBD
3、若设∠A= x,你还能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哪些角?
∠ABC =∠C =∠BDC =2x
∠ABD =∠CBD =x
解:∵AB=AC,BD=BC=AD,
∴∠ABC=∠C=∠BDC,∠A=∠ABD (等边对等角)
设∠A=x °,
则∠BDC= ∠A+ ∠ABD=2x °,
从而∠ABC= ∠C= ∠BDC=2x °,
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
解得x=36,
∴∠A=x=36°,∠ABC=∠C=2x=72°
答:△ABC个角的度数分别为36°、72°、72°.
1、已知:△ABC 中,AB=AC,D 是
BC 边上的中点,DF⊥AC 于F ,
DE ⊥ AB 于E . 求证:DE=DF.
A
B
C
D
E
F
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
思路是什么?
证明: ∵DE⊥AB,DF⊥AC(已知)
∴∠BED=∠CFD
又∵D是BC中点(已知)
∴BD=DC
∵AB=AC(已知)
∴∠B=∠C(等边对等角)
在△DBE与△DCF中
∠DEB=∠DFC(已证)
∠B=∠C(已证)
BD=DC(已证)
∴ △BDE ≌ △CDF(AAS)
∴DE=DF
已知:△ABC 中,AB=AC,D 是BC 边上的中点,DF⊥AC 于F,DE ⊥ AB 于E .
求证:DE=DF.
A
B
C
D
E
F
思考:还有其它证明思路吗?
方法二:连结AD .
∵AB=AC,BD=DC(已知)
∴AD是∠BAC 的平分线(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又∵DE⊥AB DF⊥AC
∴ DE= D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知识的拓展
(1)若上题中DE、DF 分别是
AB、AC上的中线, DE =DF 还成
立吗?
(2)若DE、DF 分别是∠ADB、∠ADC 的平分线,DE =DF 还成立吗?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1、本节主要教学知识是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内容
几何语言
性质1
A
B
C
性质2
A
B
C
等腰三角形的
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平分线、底边上的
中线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合。
∵AB=AC(已知)
∴∠B=∠C (等边对等角)
①∵AB=AC,∠1=∠2(已知)
∴BD=DC,AD⊥BC(三线合一)
② ∵AB=AC,BD=DC(已知)
∴ ∠1=∠2, AD⊥BC(三线合一)
③∵ AB=AC, AD⊥BC (已知)
∴ ∠1=∠2, BD=DC(三线合一)
D
1
2
2、本节课学习了数学思想及方法:分类讨论和一题多解,方程思想
3、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方法:
(1)根据三角形全等;(2)根据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及其逆命题;
(3)等边对等角。
谈谈你的收获!
课外作业:
一、P51
练习 12.3 第2,3题
二、预习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