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三次月考科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简答题(每空1分,共34分)
26、(1) _(2) _, 。
27、 , , _。
28、 , , _。
29、 _。
30、(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31、 , _。
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33、(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34、 , , _。
35、 , , _。
36、 , _。
37、 , , _。
38、 , _。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39、(1)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
40、(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B B C A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D D C A B D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C C D
简答题(每空1分,共34分)
26、(1) 太阳 _(2) 木星 _, 金星 。
27、 假设 , 冷热程度 , 热胀冷缩 _。
28、 短 , 地球公转 , 365.256 _。
29、 150 _。
30、(1)_____E______(2)______A______(3)_____C_______。
31、 2.70 , 0.1788 _。
32、(1) 测温泡碰到烧杯底部 _(2)___偏高_________(3)___69_____。
33、(1)____日食__________(2)___初一_________(3)___B_________。
34、 魏格纳 , 六 , 软流圈 _。
35、 草鱼、鲫鱼 , 鳍 , 鳃 _。
36、 蕨 , 孢子 _。
37、 光 , 温度 , 水 _。
38、 88 , 384 _。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39、(1)____C_(2)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微生物生长(或“25℃比6℃更
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答成“微生物的生长与温度有关”给1分)
(3) 低温保存(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
40、(1) 天平 (2) 调短 _(3)_测钟摆来回摆动n次的时间t,时间就是
t/n (答案合理即可) 。
41、(1)_______四_______(2)__B__________201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三次月考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上海世博会上出现的下列“明星”,属于生物的是( ▲ )
2.作为初中生的你,对自己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
A.身高约170毫米 B.质量约500千克
C.体温约37℃ D.立定跳远达到5米
3.下列天体系统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B.银河系→太阳系→宇宙
C.银河系→太阳系→星系 D.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
小科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和蕨归为另一类。想一想,他分类的依
据是(▲ )
A.有根或无根 B.有种子或无种子
C.水生或陆生 D.有果实或无果实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是一个气态星球
C.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D.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
6.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大鲵是属于我国保护的珍稀水生动物,它们分别属于( ▲ )
A.鱼类、鱼类、两栖类、两栖类 B.哺乳类、鱼类、爬行类、爬行类
C.哺乳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 D.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两栖类
7.下面四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是1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 ▲ )
A.27.8分米 B.5.8厘米 C.217.80毫米 D.2.70厘米
8.2011年11月3日(农历十月初八)凌晨1点30分,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在外太空成功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突破,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三个独立掌
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据此判断当天晚上出现的月相应该是( ▲ )
A. B. C. D.
9.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
A.甬江中哪种鱼蛋白质含量最丰富 B.宁波花卉市场哪种花最美观
C.四明山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冬季开花 D.月湖公园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 B.在地球上通常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叫环形坑
11.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会改变的是( ▲ )
A.一块铝变成铝壶 B.一块冰熔化成水
C.一台仪器被宇航员带到月球 D.自行车轮胎日久磨损
观察右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 )
A.都是胎生动物 B.都是陆生动物
C.都是恒温动物 D.都是脊椎动物
13.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5月12日,意
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埃特纳”火山喷发……。下列关于火山和地
震的叙述,错误的是( ▲ ) (第12题图)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处
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过程
D.地震发生时躲到高楼和高压线下避险
14.据报导,最近市区一些花店用“黄莺”来插花,经证实是有“植物杀手”之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这种植物的强大繁殖力是通过根和种子两种方式进行。专家提醒市民观赏后,不要随地丢弃。否则,生根、开花、结子,成熟的种子可能随风飘散,对城市绿化造成破坏和危害本土植物。它是属于 ( ▲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5.科学家称2012年人类将重回“黑暗时代”,届时会有一次“超级太阳风暴”,太阳风暴指的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的剧烈爆发活动,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干扰电磁波的传送和接收,干扰地磁场,引发干旱、洪涝、地震等灾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 )
A.太阳活动剧烈可能会干扰手机通信 B.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是11年
C.日本、汶川发生的地震都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引起
D.太阳活动剧烈可能会使指南针不能正常指示南北
阅读右侧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B. 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狗的近
C.其中,猫与虎长得最相像
D.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17.宁波市一年中正午竿影最短的一天是( ▲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第16题图)
大家都知道松树和松鼠一种是植物,一种是动物,那你能从下列四个答案中选出它们之间
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吗 ( ▲ )
A.松树固定生活,松鼠能运动 B.松鼠能繁殖生小松鼠,松树不能
C.松鼠能发出声音,松树不能 D.松鼠摄取食物获得营养,松树自己制造营养
19.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老师布置同学们画“地球运动示意图”。下面四幅图是四位同
学的作业,正确的是( ▲ )
20.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方法是( ▲ )
A.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B.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C.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D.取出最小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21.读月球运行轨道图,正确的选项是( ▲ )
A. c处为满月,可能发生月食
B.b处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 (第21题图)
C. a处为满月,可能发生月食
D.d处为下弦月,为农历的初七,初八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 )
A. 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月球的自转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
放有100g和5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6克,则物体的质量为 ( ▲ )
A.156克 B.150克 C.144克 D.154克
2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和环境相适应的是( ▲ )
A.仙人掌的叶变成针刺状 B.槐树到冬天就掉树叶
C.人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而呕吐 D.经常遭受暴风袭击的岛屿上昆虫大部分是无翅的
小科同学得到一个未标刻度的温度计,把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
液柱上端对应处做上标记A,然后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液柱上
端对应处做一标记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相距25厘米。现在,小科用它来测量一杯温
水的温度,发现液柱上端所处位置在B点以下10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是( ▲ )
A.200C B.300C C.400C D.600C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4分)
26.2011年5月,天空出现百年一遇的水星、金星、木星、火
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六星连珠”天文奇观。仰望星空,这六
大行星大致处在一条线上。
(1)“六星”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着 ▲ 公转。
(2)其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是 ▲ ,与地球最接近的行星是 ▲ 。
27.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男同学精神不振,显得很疲劳,同时伴有咳嗽,她推测该同学可能
体温不正常,要求该同学去医务室测量体温。上述的信息中,老师的推测在科学探究过程
中属于 ▲ ,物体的 ▲ 称为温度,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 ▲ 原理制成的。
学校的作息时间一般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也随之进行着调整,主要考虑白昼时间的长
短。我们今天所处的季节的白昼时间比夏季要 ▲ ,造成一年中白昼时间长短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 (填“地球的自转”或“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周期是 ▲ 日。
眨眼是人类最快的一个动作,所以人们常用瞬间来形容时间的短暂。根据精确的测量,人
眨一次眼的时间平均是0.4秒,那么1分钟可以连续眨眼 ▲ 次。
30.生物特征是识别生物的重要依据。根据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描述,选择相对应的生物种
类,并将其字母填在括号内。(供选生物:A.蚯蚓 B.虾 C.马尾松 D.海带 E.蕨)
(1)生活在阴湿环境,具有根、茎、叶,没有种子的植物: ▲
(2)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潮湿土壤,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 ▲
(3)能形成种子,但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
31.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如图(a)物体的长
度为 ▲ 厘米,(b)图物体的质量 ▲ 千克。
( a ) (b)
32.小科同学在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右图所示:
(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
▲ 。
(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偏 ▲ 。
(填“高”或“低)
(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
的温度是 ▲ 。
(第32题图)
33.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
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
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
(1)这种天文现象是 ▲ (填“日食”、“月食”或“极光现象”)。
(2)这种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是农历 ▲ 。
(3)发生这种现象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是 ▲ 。
科学总是在不断发展之中,1910年德国科学家 ▲ 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后来又有
了“板块学说”,与“大陆漂移说”不同的是:板块学说认为岩石圈可以分 ▲ 大板块,
板块都在 ▲ 上“漂移”。
35.鲸鱼、甲鱼、鳄鱼、草鱼、鲫鱼中属于鱼类的是 ▲ ,鱼类的运动器官是 ▲ ,
呼吸器官是 ▲ 。
36.每年的5月到6月间是杨梅的旺季,我们宁波的慈溪、余姚一带是杨梅的盛产地,小科发
现在卖的一筐筐杨梅上面都盖着一种草(如图),这种草有明显的根、茎、叶分化,叶呈
羽状,叶片背面长有许多小囊,不开花,没有果实与种子,这类植物属于 ▲ 类植
物,靠 ▲ 进行繁殖。
37.根据以下材料填空:
材料1:松树、柳树需要较强的光照,冷杉需要较弱的光照。
材料2:灯光诱杀昆虫。
材料3:鸡能在短期内忍受—40℃的低温约3小时。
材料4:水稻生产1克干物质,需消耗400—700克水。 (第36题图)
阅读以上材料,可以知道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有 ▲ 、 ▲ 、 ▲ 。
下表是从温州开往上海南站的3102次动车时刻表,由表可知列车从宁波东站出发到达杭
州站所需的时间为 ▲ 分钟,宁波东站到上海南站的距离是 ▲ 千米。
停靠站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千米
温州 09:41 0
宁波东 11:25 11:33 270
杭州 13:01 13:09 441
上海南 14:58 654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39.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条件,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1小时,然后用
脱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骤二:把A锥形瓶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为6℃。
锥形瓶 观察结果
A +
B + + +
C —
步骤三: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四: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
室温是25℃。
步骤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结
果记录在右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观察
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 +”表示;微生物很多用“+ + +”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步骤三、四,你认为实验中的变量是 ▲ 。(填选项字母)
A.温度 B.水分 C.是否有活的微生物
(2)通过A、B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3)根据以上实验,请你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 ▲ 。
40.小科注意家里摆钟(如图所示)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
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小科想
到这样一个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称周期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他的猜想: 猜想①:可能跟小球摆动的幅度有关;
猜想②:可能跟小球质量有关;
猜想③:可能跟绳子长度有关。
(1)为验证猜想②是否正确,小科同学已准备了秒表、刻度
尺,还缺少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它的名称是 ▲ 。
(2)为了验证猜想③是否正确,小科用同一小球做了大量的实
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摆长l/m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周期T/s 1.1 1.3 1.4 1.5 1.7 1.8 1.9 2.0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如果家里的摆钟变慢了,为了调准,应该把摆长 ▲ (“调长”
或“调短”)。
(3)从表中可以看出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为
了减小误差,小科应该怎么做 ▲
41.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常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
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
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
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
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
乙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
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形都很庞大。
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
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
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
(1)乙学者所提到的论点四至论点七中,论点 ▲ 与甲学者所提到的任一论点没有形 成针对性反驳。
(2)若乙学者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而提高体温,他所持有的理由是 ▲ 。
A.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故不需要阳光
B.恐龙能随季节作迁移
C.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