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目标:
1.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2.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3.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教学难点:1、经济特区的“特”及作用
2、对外开放对中国带来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及小组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首批特区有哪些?特区“特”在哪里?设立特区的意义?
2、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对外开放格局?
3、加入世贸组织:时间、意义
导入新课
材料: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①“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②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
③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④“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指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为了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进行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深圳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阅读教材及P44地图:说一说,1980年我国兴办了哪些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
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
活动一:大胆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何以能实行对外开放?
外交基础: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成就
国内需要:
a.搞现代化——需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b.现状——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经验
c.开放步骤:引进——输出(如:高铁)
阅读课后活动材料,结合教材42、43页内容,回答问题
1.什么是经济特区?
2.特区“特”在哪里?
3.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作用)
指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外资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
借鸡生蛋
“特”: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作用: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深圳特区和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创造“深圳速度”。
27
1130
2256
3422
4927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980
1997
2002
2004
2005
1980-2005年深圳市生产总值增长趋势
(单位:亿元)
43页相关史实
深圳——一夜崛起之城
天津
上海
大连
秦皇岛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南通
宁波
温州
福州
广州
湛江
北海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点
线
思考:
1984年我国又进一步开放了哪些沿海城市?
活动二: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1980年,开放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增设_______________,
设立__________
综合:对外开放格局是怎么形成的?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海南经济特区
上海 浦东开发区
开放了 等14个沿海城市
广州、上海
海南
浦东
第一步
经济特区
第三步
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四步
内地(沿江、沿边、省会)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区
珠江三角洲
第二步
沿海开放城市
1992重庆
满州里
(点——线——面)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尝试
扩大
线
点
面
沿江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边
内地
省会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情况下, 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地区。
1、经济特区:
2、建立经济特区的实质:
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海南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
一
1.时间:2001年12月
2.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
活动三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机遇与挑战并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等。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放通商口岸有何根本区别?
今天的对外开放:
1)是中国为发展社会经济,主动的开放。(原因)
2)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影响)
近代开放通商口岸:
1)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屡战屡败,被迫开放。(原因)
2)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便利了西方列强侵略,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活动四:问题探究:
(影响)
让我们一起回顾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看看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1979年,中美建交
南京新街口——中华第一商圈
方便快捷的交通
2014年,第四代战机歼20试飞成功
1996年,中国发起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
亚投行
“一带一路”
G20峰会
金砖会议
开始时间: 以后, 开始起步
年,我国在广东的 、 、 和
福建的 建立 个经济特区 。
(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 ”)
作用:吸收 、 ,引进 和 ,进行 。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开放了 、 等 个沿海城市.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步骤:
(增设了 经济特区,设立 开发区,
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 和 )
对外开放格局:
形成 — — — ,
这样一个 、 、 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全会
1980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四
广州 上海 14
海南
上海浦东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
根本目的:
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1、这座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1、对外开放的窗口
2、 一夜崛起之城
3、经济特区的代表
D
练一练
2、 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练一练
C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80
B.1840
C.1992
D.2001
练一练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