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白毛女》剧照
《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喜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请回答:
歌剧《白毛女》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这种状况如何得到改善?
土地改革前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这幅图所反映的正是当时四川一个农民贫苦
生活的情形。身后的草棚就是他们的住处。
阶级
项目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占有总耕数
不到7%
57%以上
50%以上
14%
材料一:
广大人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4%
93%
占有土地比例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7%
86%
地主
农民
当时农民最强烈的愿望是什么呢?
广大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获得土地。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土地改革的原因
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或指导文件: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颁布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2、主要内容:
1950年6月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朗读课本第14页“材料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结合文献内容,说明此次改革主要是改什么?改的目的是什么?
1、改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目的是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补充: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有何异同?
(提示:从土地占有者、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关系、产品分配等方面考虑)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产品分配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地主阶级
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土地改革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呢?
1、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2、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这次土地改革有什么特点?
分批进行,区别对待;既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又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同时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性色彩,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P14《相关史事》
材料三: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对富农经济和小土地出租者采取保护性策略;对地主阶级,只惩办那些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恶霸地主,而且交付人民法庭依法惩处;对一般地主则不加惩处,并分给农民同样的土地;对地主阶级中的开明绅士,还吸收参加政府工作。
对不同地主采取不同的政策对土地改革的进行有什么积极影响?
有利于孤立少数地主,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尽快地把地主阶级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
土地改革这种区别性的措施有什么好处?
正是这种区别性的措施,使土地改革实现了四个心:贫雇农得地开心, 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
此次土地改革的效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果?
到 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时
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农民分到劳动工具
农民分到了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在土改中,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
土地改革-烧地契.
分得土地的农民兴高采烈.
资料1: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这是一次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资料3: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资料2: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巩固了人民政权;
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翻身做主,得到土地;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材
料
读
研
土地改革的意义
1(政治)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2(政治)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经济)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翻身作了主人,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这给我们今天的建设和发展有什么启示?
拓展延伸
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制度,解放生产力,才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发展。
◆易错警示
1.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主要是因为:完成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前是地主土地所有制(私有制),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私有制),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有变。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实现了土地公有制。
巩固练习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B、A、C、D)
1.刘少奇称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制度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D.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A
2.1950年,我国进行土地改的根本原因是( )
A.建立了新中国,开始进行新的改革
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C.农民没有土地,生产力落后
D.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
B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占农村70%-80%土地阶层是( )
A.贫雇农 B.中农
C.小资产阶级 D.地主、富农
D
4.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 )
A 安徽 B 浙江
C 甘肃 D 西藏
D
5.建国初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
归纳: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建立和消亡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辛亥革命
土地改革
建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秦始皇统一中国
时间
历史事件
意义
1949年
1950-1953年
1950-1952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回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国家赢得独立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提高了
国际地位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彻底废除封建
土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