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15《李清照词二首》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15《李清照词二首》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9 18:0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www.
www.
第三单元
第15课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党的队伍中的确存在为混政绩求升官,滥用职权而造成生态被永久性破坏的干部,但毕竟是凤毛麟角。
②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③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④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⑤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⑥“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伟大战略,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
C.“呼格吉勒图案”的平反,显示了政府部门彻底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冤假错案问题以及实行依法治国的决心。
D.不动产登记是摸清中国全社会不动产家底的国家级行动,将从经济到法律建设的方方面面产生难以估量的扩散作用。
(二)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蓼园词选》对这首词有以下评价:“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里“无数曲折”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词的意境,写出下列人物对话:
(1)词人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卷帘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人又纠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
7.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
第15课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党的队伍中的确存在为混政绩求升官,滥用职权而造成生态被永久性破坏的干部,但毕竟是凤毛麟角。
②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③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④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⑤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⑥“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答案】C
【解析】①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此处感彩不当。②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很忙。此处望文生义。③各有千秋:各有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④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⑤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即达到极致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此处不合语境。⑥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伟大战略,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
C.“呼格吉勒图案”的平反,显示了政府部门彻底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冤假错案问题以及实行依法治国的决心。
D.不动产登记是摸清中国全社会不动产家底的国家级行动,将从经济到法律建设的方方面面产生难以估量的扩散作用。
【答案】A
【解析】B.“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句式杂糅,改为“以……为布局”或是“围绕……的布局”。C.“治理……问题”搭配不当,可将“治理”改为“解决”。D.缺少介词,“将”后缺少“对”。
(二)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蓼园词选》对这首词有以下评价:“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里“无数曲折”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首小令,竟写出了许多层、卷帘、海棠等。可谓极尽曲折了。
4.根据词的意境,写出下列人物对话:
(1)词人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卷帘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人又纠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海棠花怎么样了?
(2)还好,还好,一夜风雨,海棠依然和昨天一样。
(3)你再细看看,应该是那红花见少,绿叶见多了吧!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片主要通过对月、桐、人声、鸿等事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6.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词反映了苏轼抑郁寂寞、孤独痛苦的心绪;同时也反映了他孤高峻洁、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三)语言运用
7.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班级分享阅读活动将分组进行,各组要确定阅读主题和书目,并完成相关作业;班内则将开展海报展示、笔记漂流等活动,并通过投票对各组阅读成果进行评比。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