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内容标准】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了解并认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收集、阅读和讲解有关抗战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和分析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
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和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主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开始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
本课重点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意义。
三、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观看部分影片中对抗日战争已有较多的了解,学习起来容易接受。
让学生收集相关图片、资料,进行展示、讲述。
教师补充材料,让学生对今日的中日关系有所了解,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埋头苦干的中国人,将尽我们的力量所至,抵抗到底。我们将奋斗到最后的胜利,或最后的惨败。纵使大好河山,悠久历史,都被鲜血染红,或毁灭在熊熊的火眼之中,亦在所不惜。”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我们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多媒体出示课题
(新课学习 )
一、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通过三个部分来学习,先是观看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场图片,然后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自主探究,再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加强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环节一:展示图片
多媒体出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图,让学生感受庄严、隆重的场面。
环节二:自主探究(多媒体展示答案 )
1.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
2.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环节三:分组讨论: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形势下召开的;(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统一的政治路线——人民战争路线:统一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3)极大的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因此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探讨历史意义过程中加强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二、日本无条件投降
本目通过三个环节来学习,先阅读教材自行分析,然后观看视频,最后分组讨论。
环节一:学生阅读教材自行分析:
1. 哪些因素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东北的日军,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模反攻)
2. 结合下列时间,说一说日本投降的过程。
① 1945年8月15日 ②1945年9月2日
③1945年9月9日
学生结合小字部分内容作绘声绘色的描述,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二:观看视频,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1)播放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录像,
思考:你知道投放原子弹有哪些危害吗
(2)展示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的图片。
(3)展示各解放区军队展开大反攻的图片,然后播放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影片。
(4)展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图片并播放日本天皇投降的视频,中国人民欢庆胜利的场面,形成直观的历史感受。
环节三:分组探讨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扭转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以往屡战屡败,归根结底在于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军备空虚,部分军事指挥人员贪生怕死等。
而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这是因为:日本——小国、人少、兵少、侵略战、非正义、失道寡助,而中国——大国、人多、兵多、物博、反侵略战、正义、得道多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和人民战争路线;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对粉碎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方针、牵制日军起了重要作用;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援助,等等。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
出示材料:
战争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
诗一首:
挥戈抗战八年多,目睹惨状竹难书。
且看东洋又拜鬼,居心叵测令人忧。
战争给人类的灾难是空前的,那么怎样才能维持长久的世界和平呢 中华民族又怎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呢
学完了本课,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想法。
在美苏军事配合下,抗日军民展开反攻,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之后台湾光复。
三、台湾光复
学生自行阅读教材:认识到台湾光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另一成果。
教师引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统一是历史的大潮,我们不应忘记祖国的统一大业。
轻松一刻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猜一猜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第几次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哪个国家向日本本土投掷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美国
哪个国家向日宣战并进攻东北的日军
苏联
你知道抗日战争打了多少年吗
八年
抗日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1937年
抗日战争结束于哪一年
1945年
被日本强行割占整整半个世纪之久,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台湾
“挥戈抗战八年多,
目睹惨状竹难书。
且看东洋又拜鬼,
居心叵测令人忧。”
“东洋”指的是哪个国家
日本
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