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提纲
课题
17.1
第1课时
勾股定理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总课时数
1
上课日期
学习目标
1.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了解关于勾股定理的一些文化历史背景,会用
面积法来证明勾股定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难点
重点:用面积法来证明勾股定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难点: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
札记
情境导入
1.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着“人”呢?为了探寻这一点,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如地球上人类的语言、音乐、各种图形等.据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发射”一种勾股定理的图形。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点1:勾股定理的认识及验证
活动1
问题1:2500年前,毕达哥拉斯去老朋友家做客,看到他朋友家用等腰三角形砖铺成的地面,联想到了正方形A,B和C面积之间的关系,你能想到是什么关系吗?
:
问题2:在网格中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以它的三边为边长的三个正方形A、B、C
是否也有类似的面积关系?(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单位1)
思考
你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什么规律?你能结合字母表示出来吗?
猜测: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________.
活动2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以前的数学家们用拼图法来证明活动1的猜想.
证法
利用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的“赵爽弦图”
总结: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公式变形:
探究点2: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问题1
.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若a∶b=3∶4,c=75cm,求a、b;
(2)若a∶c=15∶17,b=24,求△ABC的面积;
(3)若c-a=4,b=16,求a、c;
(4)若∠A=30°,c=24,求c边上的高hc;
(5)若a、b、c为连续整数,求a+b+c.
方法总结: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关系和第三边的长求未知两边时,要运用方程思想设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三.典例导学
(一)勾股定理的证明
1.下列选项中,不是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
2如图,霍彩河的一个侧面ABCD倒下到的位置,连接,设AB=a,BC=b,AC=c。这样可以用来说明我们学习过的定理或公式是(
)
勾股定理
B.平方差公式
C.完全平方公式
D.以上三个答案都可以
(二)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3如图,在Rt△ABC中,
∠C=90°.
若a=b=5,求c;
若a=1,c=2,求b.
4.在Rt△ABC中,
∠C=90°.
若a:b=1:2
,c=5,求a;
若b=15,∠A=30°,求a,c.
5.求下列图中未知数x、y的值:
四.目标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则a2+b2=c2
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C.在Rt△ABC中,∠C=90°,所以a2+b2=c2
D.在Rt△ABC中,∠B=90°,所以a2+b2=c2
2.Rt△ABC中,斜边BC=2,则AB2+AC2+BC2的值为(
).
A.8
B.4
C.6
D.无法计算
3.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x,则x的值可能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Rt△ABC中,∠ACB=90°,AC=3,BC=4,将边AC沿CE翻折,使点A落在AB上的点D处,再将边BC沿CF翻折,使点B落在C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分别交于点E、F,则线段B'F的长为
(
)
A.
B.
C.
D.
5.若直角三角形中,有两边长是5和7,则第三边长的平方为_________.
6.求斜边长17cm、一条直角边长15cm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7.如图,在△ABC中,AD⊥BC,∠B=45°,∠C=30°,AD=1,求△ABC的周长.
四、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知识方面
方法和数学思想方面
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