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轴对称图形人教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轴对称图形人教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9 06:23:26

文档简介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笫三単元《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凡是轴对称图形,都有一条对称轴,这条轴到底在哪里,图上并没有画出来,需要孩子们仔细观察,如果找到对称轴,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左学习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孩子们就可以判断它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找不到,就无法判断它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除此之外,还需要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分析
二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但空间想象能力并不丰富,对于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能否完全重合,部分学生还不能完全想象出来,必须借助于直观的课件演示,或者动手操作才能感知出来。
教学方法
注重丰富学生对形象的感知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直观演示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议一议、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感知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情境图并让学生观察,游乐场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件岀示对称图形,让孩子感受对称美,并引导他们发现这些图形旳特征。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每个图形的两边有什么特点?
生: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数学上把一个图形两边都一样,叫对称。老师板书(对称)。对称是自然界一种普遍的现象,不少动、植物物都有这种对称的形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称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吧。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导入新课,既陶冶了情操,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老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对称现象?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生活中间,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
2、动手操作,在老师的指引下剪一剪。
老师提出操作要求:
折纸
画图
剪纸
剪完后,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对于剪的好的作品,老师进行表杨,对于剪的不好的作品,小组讨论一下出错的原因。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课堂氛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调节,把学生作品贴到黑板上,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课件出示图案,让学生观察下面图形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
(目的是不仅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特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引出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概念。
5、课件出示:让学生找一找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在哪里,同桌并相互议一议。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判断能力。)
6、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让学生想一想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说一说下面哪些数字是轴对称出图形?
?
2
3
4
5
6
8
9
0
2、让学生说一说下面哪些汉字是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来判断,目的是加深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
和感悟,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欣赏大自然中的对称美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自然地美,对称美,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培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热情。)
小结
小结
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我学会了怎样准确判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会找一个图形的对称轴。还知道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还看见了生活中有许多轴对称图形,正是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美丽。轴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P28~29页例1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或剪纸(如窗花),也可用电脑上网收集各种各样轴对称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给大家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
小结:你瞧,这个游乐场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滑梯、飞机,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可高兴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仅好玩,还藏着好多数学知识,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知识。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出示青蛙、蝴蝶、天安门、京剧脸谱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4)教师和学生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2、认识对称现象,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青蛙、蝴蝶、天安门城楼、京剧脸谱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3、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例说说。
(2)、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欣赏对称的图形。
4、动手操作,剪一件上衣。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张白纸,跟老师一起剪一剪。
①剪一件衣服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完成,好吗?
②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③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2)、出示衣服、松树、心形、葫芦。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折痕叫做对称轴。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说一说下面的数字图案,哪些是轴对称的?(0——9)
2、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讲解圆形、和正方形的对称轴。引出对称轴还可以横着画或者斜着画。
3、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动脑筋想一想这三个图形的对称轴有几种画法。
(1)、拿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折一折。
(2)、汇报结果: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形无数条。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
五、布置作业:
1、第29页“做一做”。
2、第33页练习七,第1题。
六、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两边都一样,中间有一条折痕。
对称轴(虚线表示)班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图形的运动


新授课
上课人
学习目标
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会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
学习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会判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学习难点
如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对轴对称现象并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抽。
学法指导
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修订栏
学习流程
一、从生活中感知1、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2、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二、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教学“对称”
??
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轴对称”,这些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3、剪一剪。




?①
先讨论有没有简单的办法,再动手。(先对折一下,再剪,注意剪时从折痕边下剪。)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②
小组活动后,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剪的轴对称图形。
???③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找一找(对称轴)
??①指出刚才剪出图形的对称轴.
??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圆呢?折一折,画一画。
??④学生小组合作折图形,然后交流汇报。
三、拓展练习。
书上29页的做一做。
书上33页1、2、3。四
、课后延伸: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五、全课总结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想说的?
???
请闭着眼睛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左右对称的呢?……好了,慢慢地张开你对称的双眼,我们下课
教学反思
反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