洣泉初三第三次月考试题
1.下面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国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A.推翻了沙皇统治 B.彼得一世改革 C.进行了十月革命 D.废除了农奴制
2.使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命运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天皇专制 D.幕府统治
3.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是“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 。
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②南方封建经济③北方奴隶经济④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有人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下列属于“林肯拯救了美国”的原因是
A.林肯发现美洲新大陆,加强了美洲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民族间的联系
B.林肯发表《独立宣言》,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C.林肯捍卫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林肯实行了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5.工业革命后,民主政治继续发展,有的国家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些国家有①俄国②日本③美国④法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
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消除障碍
C.避免国家分裂 D.反抗殖民压迫
7.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
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
8.学习和借鉴是创新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创建科学社会主义,批判地汲取了下列哪些优秀文化成果①人文主义 ②德国古典哲学 ③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④空想社会主义 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①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9.右图的“巴黎公社社员墙”,承载着公社战士们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这种革命信念源自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共产党宣言》
10.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
11.近年来,中东、北非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积极介入,除政治和宗教因素外,主要是那里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成为重要的能源,主要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项发明
A.内燃机 B.发电机 C.汽车 D.蒸汽机
12.下列科技发明,出现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的是
A B C D
13.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四位,到1894年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其决定因素是
A.领土的扩张和西进运动 B.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C.国家的重新统一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4.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单元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甲:《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英国开始的》;乙:《美国人在空中交通运输领域取得新突破》;丙:《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5.某战场出现以下场景:
将军:“接线员!接线员!马上把指挥所的电话接到司令部!”
通讯员:“是!将军,外面的线路已被敌人炸断,我马上检查线路!”
请根据所学知识猜测,此情景最可能会出现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萨拉托加战役中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
16.三国同盟的核心国是
A.英国 B.法国 C.奥匈帝国 D.德国
17.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留给我们的教训是
①恐怖活动会威胁世界和平 ②刺杀行动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③恐怖主义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④个人英雄主义能够拯救民族危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8.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一战中为自身利益而望风使舵、背叛“盟友”的国家是
A. 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9.某同学的听课笔记中记载了以下信息:“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 马恩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2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协约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B.同盟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C.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D.塞尔维亚为民族独立而点
21.2011年,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深切关注。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
A.阿基米德的杠杆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的运动三大定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2.“生物的发展是逐渐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动物和植物品种消失了,另一些在生存竞争中最能适应的物种则从其早期的形态一步步的演化到现在。”提出并论证这一学说,从根本上推翻了“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的英国生物学家是
A. 哥白尼 B. 爱因斯坦 C. 牛 顿 D. 达尔文
23.其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文学巨匠是
A.高尔基 B.列夫·托尔斯泰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
24.《英雄交响曲》把欧洲近代史上两位伟人联系到了一起,一位是拿破仑,另一位是
A.巴赫 B.贝多芬 C.莎士比亚 D.哥伦布
25.荷兰原是郁金香的故乡,梵高却不喜欢此花,反而认同法国的一种花,为此他为这种花专门画了一个画册,并且成了他著名的作品。这部作品是
A.《蒙娜丽莎》 B.《向日葵》 C.《墨葡萄园》 D.《最后的晚餐》
洣泉初三历史试题
姓名 班次 学号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表格内,25小题,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0分,29题18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1年,俄国沙皇签署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自法令公布之日起获得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转换职业,有权经商和从事手工业,并以自己的名字签订契约等。结果,2000多万农奴获得了自由……
(1)俄国1861年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沙皇是谁?(4分)
(2)这次改革还有什么内容?对俄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 保存(旧)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福泽谕吉《脱亚论》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内容举例说明日本19世纪中期遭受过“文明的入侵”。(2分)
(2) 材料中“守旧衰老的政府”是指什么政府 后来解决这一政府的方式是什么 (4分)
(3) 新政府是指哪一个政府?他们是怎样将世界文明引进“东洋孤岛”的 (6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有成年男子都有选举权;进行无记名投票;平等选区;评论员选举废除财产资格要求;议员应有报酬;议员每年六月进行大选。 ----------《人民宪章》
材料二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国际歌》
(1)材料一是哪一次工人运动的革命纲领?工人阶级提出了怎样的要求?(4分)
(2)《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谁?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4分)
(3)材料三是为了纪念哪一次革命运动而创作的? (2分)
29.先进的思想理论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这些哲人使得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遭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原则,并打算通过这些原则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先例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
(1)材料一中“这一运动的领袖们”除了孟德斯鸠外,还有哪两个人?(4分)
(2)材料一中“他们发展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原则”包括哪些原则?(举三例,6分)
(3)他们的思想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材料二出自于孟德斯鸠的哪一部著作?其主张在哪个国家率先进行实践?(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