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无棣县十校11-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无棣县十校11-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07 23: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一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北师大版)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下面的历史问题是为展示你这个学期的学习成果而设计的,一共35道题,全部做对可得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只要你认真审题,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也不要轻易放弃,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 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其中“全仗”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不包括
A.割占领土 B.开放口岸 C.开设工厂 D.协定关税
4.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遭受类似的抢劫还发生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战争中 D.北伐战争中
5.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葡萄牙 D.日本
6.2010年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新疆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天山南北迎来了美好的春天。无独有偶.晚清的他,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并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在辽阔的新疆完成了中华民族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材料中的“他”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曾国藩
7.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的主题之一。下列再现了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是A.《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太平天国》 D.《甲午风云》
8.“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9.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
C.巨额赔款给人们增加了沉重负担 D.清政府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
10.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黄海海战 ③火烧圆明园
④签订《辛丑条约》 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⑤④ B.①②⑤③④ C.①③②⑤④ D.①③②④⑤
11.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老四 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12.老王一家人在1890年为了谋求生路到重庆做生意,8年后他们会遇到下列那种情况
A.老大听人议论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事情
B.老王在《申报》上看到太平军痛打华尔的一则消息
C.老二从西部回来告诉家人俄国侵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D.老三在一家日本工厂打工
13.小明同学学习了“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内容后,整理的笔记中不正确的是
A.林则徐——《海国图志》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日本——割占台湾
14.奕 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15.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中国近代兴办洋务,创办海军企业,为自强而不懈努力,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他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曾国藩
16.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7.1898年,紫禁城内发生政变,慈禧太后再度出面掌政,到处搜捕被视为乱党的改革者,原被裁撤的政府部门和各类官职也重新恢复,军政大权则由太后信任的权贵控制。下列哪一项是造成此事件发生的原因?
A.自強运动 B.百日维新 C.八国联军 D.辛亥革命
18.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蒋介石
19.“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幅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
A.1898年 B.1911年 C.1919年 D.1927年
20.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l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21.在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有人说这三颗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权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生主义
22.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3.八年级的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经过讨论,他们得出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4.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25. 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你可以做些什么( )
①从《申报》上了解时事②报考京师大学堂③考中状元光宗耀祖④买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科学”的大旗,其直接目的是
A.反对旧文学 B.反对旧道德 C.反对独裁专制 D.反对迷信盲从
27.2005年122月28 日,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是
A.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B.中国人自己拍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C.电影从无声默片发展成为有声电影 D.电影界开始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和演员
28.如果你是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的上海市,你和家人联系的快捷联系方式是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电话 D.信件
29.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你认为他可能被人们称呼为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陛下
30.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兄弟聊天片段,甲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目睹过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这四人中,肯定在说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一、单项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31.(15分)知识整合
1840年至1901年的六十余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请回答:
(1)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2分)
(2)在19世纪中期的侵华战争中,与英、法相比,俄国侵华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2分)
(3)清政府在哪一次战争中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分)
(4)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既有矛盾又相互勾结。指出列强相互勾结侵华的两个例子。(2分)
(5)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你的依据是什么 (4分)
(6)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或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深刻 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5分)
32.(10分) 历史诊断题:
下面是马虎同学写的一篇《我的l912年》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我的l912年
前几天,我在家中通过电视观看了孙中山在上海举行的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仪式。不久,我收到在北京做生意的表哥来信,邀请我去玩。表哥陪我在北京街头游览一番。我们还听到一些群众的议论,听说皇帝宣布退位,清朝结束了。想去年,朝廷还把主张维新变法的袁世凯等六人杀害。在回家的途中,我顺便买了一本《新青年》杂志……
(1) 错误: ,理由 。
(2) 错误: ,理由 。
(3) 错误: ,理由 。
(4) 错误: ,理由 。
(5) 错误: ,理由 。
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3分)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2分)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1分)
34.(10分)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一中“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指的是哪四次侵华战争?(4分)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 “变法维新”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
(3)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1分)今年(2011年)是该事件发生多少周年?(1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1分)
35. (10分)历史探究
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人,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欧风东渐,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①中的人物领导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 (2分)
(2)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一律废止。式样活泼、色彩绚丽的新式服装逐渐流行起来。服饰的变化,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图②、图③是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2分)
(3)当时人们不仅服饰发生变化,而且剪掉了大辫子,请问剪辫子的法令是由谁颁布的?(2分)
(4)当时人们之间的称呼发生了哪些改变 (2分)
(5)中国人自己还拍摄了电影,你知道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当时人们把电影称什么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