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2-08 08:1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导学设计
主备:裴尔兵 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
一、 学习目标:  
1.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2.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3.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了解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4.通过对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了解,感受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  
5.通过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等活动,增强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分析云、雨、雹、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增强学生环境的意识和节水意识 。  
2.云、雨、雹、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形成,涉及到多种物态变化,正确区分并合理解释它们的成因,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 学习过程:  
1.情境: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呢 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呢   
2.然界自中的水循环  
①地球上的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大气层的?----------------- ②大气中的水又通过什么途径回到地球?--------------------
③如果自然界没有水循环将会出现哪些后果? --------------。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进人大气的水是纯净的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过程不仅是水的气态、液态、固态之间的物态变化,更重要的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  
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一) 阅读教材图及相关文字说明,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明确这些过程中有哪些物态变化。 ------------------。  
(二) 完成下列练习: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____________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后,遇冷时,有的____________成小水滴,有的____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___________;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____________。  
(三) 陆地和海洋的水不断 ------,空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就 ----成极小的水珠或---- 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 空中,就形成了 -----.  
(四)云中的小冰品和小水珠,如果凝聚,会越聚越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下降.如果下降过程中, 冰-------成水珠,这就是 -----。  
如果水珠在下降过程中,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于是水珠便快速 -----成冰珠,在上升气流带动下上升,冰珠越结越大,下落时,就是 -----。  
如果冰晶在下降过程中,没有完全熔化,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其结合 -----形成六角形的小薄片,这就是 -----夜晚或早晨,当地面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水珠就形成 -----.水蒸气 ----成小水珠附在草木、屋瓦上,便是 ------..  4、 水是珍贵的资源  
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那地球上的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如:(1)地球上的水97.2%是海洋咸水,人类实际可直接利用的淡水不到0.03%;(2)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超过了水资源自然更新的速度;(3)生产、生活对水体的污染,加剧水资源的短缺;(4)破坏森林,造成水土流失;(5)富营养化引发“赤潮”……  
5、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  
(1) .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的污染,而污染水资源的源头则是来自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  
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是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赤潮是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是因有机物和营养盐过多引起的.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水里爆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的因此染红了海水,导致潮. (2) 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很多,如污水处理,循环使用;农业喷灌,节约用水;科技处理,海水淡化等.  
四、 知识应用。
1:吉林省著名的“引松入长"212程采用的是管道输水,从节水角度看,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 —————— 。  
解析:“引松入长”就是将松花江的水引入长春市.采用管道输水,一方面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另一方面减少了水分蒸发.  
2: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 )  
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B.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C.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D.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解析:凝华现象是物质由气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固态,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固体,因此B选项正确;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是一种液化现象.雾和云的形成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D选项是凝固现象,它是水达到凝固点,再放热形成的.  
3:2002年12月下旬全国普遍偏冷,广西北部下起了“冻雨”(俗称“米雪”)和雪花(俗称“棉花雪”),下列关于“冻雨”、“雪花”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冻雨是水珠凝固而成的,雪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冻雨是水珠凝华而成的,雪花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c.冻雨和雪花都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冻雨和雪花都是水珠凝固而成的  
解析:在初冬或冬末春初,人们可以看到,当空中的雨落在近地面很冷的电线,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就凝结成冰了,于是电线就变成了粗粗的冰条,地面上也积了一层薄冰,这就是冻雨,因此冻雨是水珠凝固而成的.陆地和海洋的水不断蒸发,空中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就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水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如果相互凝聚,越聚越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下降.如果冰晶在下降过程中没有完全熔化,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其结合形成六角形的小薄片,这就是雪.由此可见,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4: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解析:在阳光下,植物会发生蒸腾作用,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塑料袋再液化为小水滴.  
五、课堂测评  
1.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A.雨 B.露 C.霜 D.冰  
2.曾经“其水澄澈,冬夏不减”的罗布泊,现已干涸无水,附近曾繁华一时的楼兰古国早已被茫茫沙漠所吞没。造成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 )  
A.自然蒸发 B.无节制的引流灌溉  
C.土地沙化 D.过度放牧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到处都是水,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上水的0.03%,
C.保护水资源,只要减少污染就行了  
D.只要节约用水,就能保护好水资源  
4.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成小水滴,有的 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白态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