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8 22:28:42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章内
容易导致
兑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现象
述错误,原
知主义立场成为道德分歧问题研究的重要路径”表明非认知主义致
道德分
2.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并没有全盘否认非认知主义的作用。非认知
局限性,但并非没有作
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
项,原文表述为
从根本
大,而不是“扩大了道德分歧,无法达成道德
类具有道德认知的能力”表述错
对人类的道德认知能力心怀疑虑”意思是对道德认知水平心存疑虑。D项,才能真正消除分歧”说
4.C【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成为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说法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
整体上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如东部地区普
原文只是说“这些新型的集体经济形式尚未得到全面普及和广泛运用
要在生产经营实
断地创新发展集体经济
形式。②坚持集体所有制,以保证其集体所有和特
健全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由材料一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的
发展”材料二的“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是坚持集体所
有制,而不能解散集体经济”,材料
般来说,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健全,通过支部
员带富、群众致富,能够为村级集体经济注人动力”等内容可分析概括出答案
C【解析】本题
解和对作品主要艺术
赏的能
为林道静觉得这个瘠
度”说法错误,从文章中两人
未体现出这个瘠瘦的女人对林道
友好的态度,林道静选择“逃
女人却无法帮助这个女
①小说描写了小柴棍一样的孩子与海滩上喝牛奶的小狗,像黄蜡般的瘠瘦的母亲与穿着各式各样顔色鲜
的游泳衣的
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映

及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慘遭遇。②小说描
前“华人与狗不得通过”的木牌,反映了旧中国落后、饱受列强欺凌的社会现实。(每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
所谓社会环境
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
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分析
社会环境特点首先找寻人物活动的所有场所,看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
透过人物活动的场所,弄清
际关系的特点,并结合人物的生活、工作状态和心境特点理解社会环境的
到海滩上避暑游泳的人群、小狗
和被打骂的女孩,林道静感到
松愉快了,反映了林道静内心的正义感。②看到“华人
通过”的木牌后,林道静“向这旗杆和旗
反抗意识。③看到凄
瘠瘦的母亲的讲述,林道静内心像针似的刺了一下子,反映了林道静内心的悲悯与同
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3006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删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当以贞阳侯易景,景意不安,必图祸乱。(5分)
(2)岐圆执宣城王嫡嗣之重,不宜许之。乃遣石城公大款送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永定寺喜辟强夜至韦应物
子有新岁庆,独此苦寒归
夜叩竹林寺,山行雪满衣。
深炉正燃火,空斋共掩扉。
还将一尊对,无言百事违。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将友人的热闹与自己在永定寺孤身一人处境进行了对比。
B.“夜叩竹林寺”写友人在黑夜里穿过竹林来到永定寺看望“我”。
C.“雪满衣”表明了出行的艰辛,衬托了两人之间友情的深厚。
D.后四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燃烧着柴火的炉灶旁把酒共欢的情景。
1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和列子都未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因为宋荣子
”,而列子“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指出,不只是圣贤有“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之心,而是
▲”,只是“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以刘裕曾居住过的地方的冷落荒凉表达兴衰
之感慨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博物馆
免费开放后,更多观众走进去参观,不过,这仅仅是第一步。要让观众看
得懂、有所得,博物馆▲换个思路办展览,以更开放的心态融入百姓生活。
般情况下,博物馆的策展人都由专业人士担任,观众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局面正在悄
然改变,越来越多的展览在策划之初便充分吸纳观众意见,甚至有一些展览专门请观众参与策
展。专业的内容用观众的视角来呈现,用普通人听得懂的语言来讲述,从而拉近了与观众的
距离
营造良好的观展体验也是博物馆努力的方向。借助科技手段,博物馆推出了有互动性和参
与感的展览。如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心灵的畅想
验”等,(▲)。
—凡·高艺术沉浸式体
除了▲吸引观众走进来,博物馆也在主动“找”观众。近年来,博物馆纷纷走出去,
进社区、进校园,进养老院、孤儿院和偏远农村,将部分藏品搬出去展览,让那些鲜有机会走进博
物馆的公众得以亲近博物馆。这既保障了人们的公共文化权益,也在▲中培育着人们
逛博物馆的习惯
从博物馆提供什么、观众就接受什么,到如今观众需要什么、博物馆就提供什么,博物馆和
观众越来越近。恰如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所阐释的“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我们
期待,通过持续创新博物馆可以常看常新,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好地起到传丞
文明、弘扬文化、记录历史的功能。
高三语文试卷第
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