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单元复习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前奏 —— 重庆谈判
1.时间:
2.蒋介石的动机
3.毛泽东的意图
4. 谈判结果:
1945年8月
签订“双十协定”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骗取人民的信任。
材料一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 蒋中正 1945年8月14日
材料二
《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蒋介石的做法有何不同?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战争的进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南京
武汉
图说历史
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毛泽东转战陕甘宁
解放军为什么首先进攻大别山地区?
A
B
C
三大
战役 指挥员 作战的中心城市 各战役的
作用
辽沈
平津
淮海
锦州
沈阳
长春
北平
天津
徐州
解放东北全境
奠定解放长江
以南各省的基础
华北全境基本
解放
林 彪
罗荣桓
粟裕、谭震林、
陈毅、刘伯承等
图片能够传递历史信息。请你根据下列图片所呈现的历史信息,简介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片断:攻占锦州 解放军渡江作战
西安事变能得以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A. 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B. 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 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
A
材料一:内战爆发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
军队数量 武器装备 拥有人口 拥有地区
国民党 430万人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3亿多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共产党 130万人 基本上是步枪 1亿多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材料二: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民工 543万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只
筹粮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1)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出什么
信息?
(2)中国共产党能彻底而迅速地打败国民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说明。
陈毅在淮海战役之后,感慨地说:“战争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独轮车
中共胜利的原因
1.中共代表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拥护和支持;
2.中共中央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3.人民解放军作战勇敢,不怕牺牲;
4.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5.国民党指挥不当
右图是原国民党政府总统办公室的一张日历。日历上的时间应是公元
A.1938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
C
对下图(《国民党军赴内战前线》图和《重庆谈判毛蒋合影图》)同一时段发生的两个历史场景的解读,哪项是不正确的
A.国民党积极准备内战
B.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C.当时中国面临着内战危机
D.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毛泽东
军队数量 武器装备 拥有人口 拥有地区
国民党 430万人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3亿多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共产党 130万人 基本上是步枪 1亿多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