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一章第1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一章第1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28 21:1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事实是对事物客观的描述,观点是根据事实作出的主观判断或推测。下列关于“北京猿人”起源和进化的陈述,属于事实的是(  )
A.“北京猿人”已具有了制造一些复杂工具的能力
B.“北京猿人”是生活在大约距今50万~20万年前的直立人
C.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了“北京猿人”使用的石器、骨器
D.“北京猿人”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
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认为新物种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
C.人类进化的历程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D.生物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3.下列有关生命的演化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米勒实验证明了无机物可以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原始的哺乳类是由某些原始的爬行类演变而来的
C.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D.人类进化发展的阶段是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4.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B.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C.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
D.从化石可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5.人类学家研究表明,人类起源于………………………………(

A.类人猿
B.黑猩猩
C.森林古猿
D.南方古猿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但与古猿没有本质的区别
B.人们普遍认为“北京猿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C.经常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进化成了现代人类
D.长期生活在森林中的森林古猿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
7.南方古猿的脑容量约为
ml
A.500
B.800
C.1000
D.1500
8.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关键阶段和发生的最显著变化之一是
A.南方古猿
后肢粗壮
B.能人
奔跑飞快
C.直立人
脑容量增加
D.智人
群居生活
9.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直立人变化的是(

A.学会用火
B.直立行走
C.制造石器
D.语言交流
10.观察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东非人”及其遗物,从石块的形状可推测“东非人”具有了一定的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直立行走的能力
B.大脑较发达,有初步的思维及语言、文字能力
C.有捕猎和御敌的能力
D.有制造简单工具并使用工具的能力
11.下列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
A.森林古猿
B.北京猿人
C.金丝猴
D.黑猩猩
12.人类起源于古猿的最直接的证据是(  )
A.化石
B.DNA
C.血型
D.外貌
13.在人类进化历程中,生理上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脑容量的变化
B.后肢能够直立行走
C.被迫下地
D.能使用和制造工具
1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起源于(

A.森林古猿
B.猕猴
C.猩猩
D.长臂猿
15.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不一样
B.古人类化石不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
C.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比金丝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
D.古代森林的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发展没什么关系
16.促进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  )
A.在树上活动范围小
B.天敌增多
C.森林大量消失
D.喜欢地面生活
17.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A.下肢骨增长
B.直立行走
C.骨盆变短增宽
D.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18.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身体结构非常相似,两者的胚胎在五个月之内也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A.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来的
B.现代类人猿是由人类进化来的
C.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D.现代类人猿将来可以进化成人类
二、综合题
1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地球上的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旱了,森林减少了。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寻找食物,
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人类。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逐渐能够直立行走,而前肢则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取得食物,防御敌害。在运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它们逐渐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1)1000万~2000万年前,森林大量消失,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当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_____________不得不下地生活。他们下到地面上生活,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逐渐能_______,学会了__________,加上火的使用,营养得到进一步改善,______逐渐发育和发达,以及_______________,最终进化成人类。
(2)古人类直立行走与人类适应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_______使前肢解放出来,_________,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使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逐渐___________复杂多变的环境。
20.通过对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的化学结构的测定与比较,发现它们都含有104个氨基酸,序列很相似,但有所差别。下表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别的数目,这种结构上的差异程度又恰好与它们的亲缘关系远近相对应。请据表回答:


黑猩猩











向日葵
酵母菌
差异
0
1
10
12
13
23
25
35
38
44
(1)
表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_______,最远的生物是_______。
(2)
这一事实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说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3)
表中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各种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_______
和或远或近的_______关系。
(4)
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从_______水平揭示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
参考答案
1--10CCDCC
AACDB
11--18DAAAC
CBC
19.森林古猿环境的改变自身形态结构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大脑语言的交流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适应
20.黑猩猩
酵母菌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祖先
亲缘
分子